第44章 為爭鋒節外生枝,使手段氣煞老雷(1)(3 / 3)

李壽文非常生氣,便揶揄一句:“你知道‘福祉’當什麼講?”

村主任毫不示弱,反唇相譏:“怎麼,你身為作家竟然連‘福祉’二字都不明白?那還不趕緊回家查字典去?”

二李無話可說,悻悻地離開了村委會。李壽武埋怨哥哥:“他根本沒文化,你跟他論個什麼勁兒?當初誰讓你簽那個協議?如果是村主任簽的,現在著急的還會是你嗎?”

以村主任現在的情緒看,他是不可能同意李壽文把石碑運回來的。而買石碑的錢已經交了,不運回來又怎麼辦?李壽文也想過,要把石碑穩在他的六角亭裏。但六角亭那樣的建築,屬於敞開式,你是沒法限製旁人來觀賞的,因此你是沒法收費的。你能為了區區一個六角亭建一道圍牆,圈起來嗎?那不是讓天下人笑掉大牙,說你們李家人想錢想瘋了嗎?

下一步應該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一時間二李愁眉不展。

蘄陽市旅遊局那邊此時突然節外生枝:餘有轍得知雷金橋為了狼山石碑的事花出去很多錢,他便產生了很多聯想。現如今雷鋒叔叔已經漸行漸遠了,天底下還有為了工作掏自己腰包的嗎?你雷金橋難道是活雷鋒?而且,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花錢,花出去那麼多?餘有轍絕對不相信。他猜測雷金橋是在哪個下屬公司報了銷。

這件事說起來也怪雷金橋不夠冷靜,你對餘有轍這樣的領導說那麼多幹什麼?你明知道餘有轍跟你不是一路人,為什麼還把事情的底牌交給他?這就是雷金橋的性格問題了,或者說,是他的局限性了。雷金橋是個性情中人,輕易不會發火,但真正發起火來的時候就不管不顧。尤其是他覺得餘有轍是自己的主管領導,自己為工作無端地花出去那麼多錢,不跟餘有轍說跟誰說?

說了,就惹事了。餘有轍找到機關審計處,說:“現在有人跟我反映,說下屬公司花錢如流水,什麼錢都花,連去洗浴中心找小姐全報銷。你們立馬起草一份通知發下去,近期進行財務審計。對不符合規定的開支要嚴肅處理。我就不信刹不住這股歪風!”

餘有轍並不主管審計處。但審計處的人都知道,一把局長麵臨退休,而餘有轍又在副局長裏年紀最輕,將來接班的可能性很大。他們對餘有轍不能不高看一眼。話說回來,就算餘有轍沒有升為一把局長的可能,現在餘有轍提的是合理化建議,審計處該采納也應該采納。尤其他畢竟是副局級。

審計處立馬就將通知起草出來了,請一把老局長簽了字就下發了。老局長現在工作不是很積極,一般不主動安排什麼。但各處室主動幹的工作,他也大力支持。

審計處首先就派了兩個人到丁曉麗的旅遊公司來了。恰巧這些日子丁曉麗到外省開會,不在公司,事情就變味兒了。旅遊公司的賬上有好幾萬現金支出去了,因為沒返回來發票或收據,還一直在“應收”帳上趴著,財務科長沒做處理。審計處的人問起這些錢的去向,財務科長也支支吾吾說不清。這就麻煩了。審計處的人把這件事寫成報告呈給了一把局長,而一把局長又批給了餘有轍。

餘有轍又暗笑了。旅遊公司丁曉麗的老公周幼軍就在二處,是雷金橋的左膀右臂。他們之間的關係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這比寫的還準。以往這方麵出問題的事例太多了。沒錯了,雷金橋花出去的錢肯定是要請丁曉麗報銷的。餘有轍邊笑邊在審計處的報告上批示道:“繼續追查,如果這筆錢是花在個人身上,立即由本人還回付清,下不為例。否則,送交司法機關處理。”

看上去還真夠寬宏大量的,沒有一上來就趕盡殺絕一棍子打死。但旅遊公司的財務科長拿到這份報告,看了餘有轍的批示以後,愁得夠嗆。審計處那邊一天打八個電話催問這件事的處理進度,這邊丁曉麗遲遲不回來。打手機還關機。難道非得等丁曉麗回來再做處理嗎?財務科長不得不找到公司副經理協商這件事。副經理不知道這筆錢出在誰的身上,但他做事又不越線,就對財務科長說:“我也不管是誰拿走的這筆錢,你隻管追回來就行了。記住領導的話,下不為例。”

財務科長當然知道這筆錢是花在雷金橋身上的。說確切了,是花在那塊石碑上了。但因為沒有回執和憑證,隻能記在雷金橋的賬上。於是,財務科長就給雷金橋打電話說這件事。而且,強調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及時把錢歸上,會送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