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為爭鋒節外生枝,使手段氣煞老雷(1)(2 / 3)

再說李壽文將三百萬賣房子錢交給狼山鎮以後,就有幾分後悔。他感覺自己身為一個六十歲的作家,已經活了一個甲子的文人,怎麼這麼容易衝動,容易熱血沸騰啊?為了尋根祭祖,竟然一下子花出去三百萬,值嗎?現如今人們都是想辦法往口袋裏耬錢,有幾個冒冒失失地往外掏錢的?而且一掏就是三百萬?你把自己當大款了?你連大款的邊也不沾啊!人家大款向慈善事業捐款,那也是手裏有一千萬,才可能捐一百萬,手裏有一個億,才可能捐一千萬,這也隻說是“可能”,甚至還到不了十分之一的比例,對不對?誰像你這麼傻?現在兒子和侄子都到了結婚年齡,你卻找了借口將他們的房子賣了,不是大款冒充大款,你不是傻是什麼?他越想越後悔。

過去毛澤東在分析知識分子特點的時候,說他們做事以前容易瞻前顧後,左右搖擺。這話似乎讓李壽文應驗了。他現在就開始搖擺。

他帶著滿腹懊悔來到醫院看望弟弟李壽武。這些日子忙得他腳後跟朝前,一直顧不上到醫院來。此時一走進病房,正看見李壽武收拾東西,打算出院。他便問:“怎麼,你全好了?”李壽武道:“一陣陣的還是惡心,但已經好多了。現在我心裏著急,不能再住下去了。這幾天我天天做惡夢,就說是你被別人算計了。”

李壽文幫弟弟拿著東西往外走,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說明你牽掛自己的傻哥哥唄。”李壽武對這句話聽出門道了,說:“長期以來,你以聰明人自居,現在怎麼這麼自卑?你肯定是讓人家騙了!”

李壽文便將這些日子的情況原原本本告訴了李壽武。他不能不告訴,因為李壽武的兒子的房子也被他賣出去了。李壽武聽了他的訴說,自然非常生氣,差點沒氣得背過氣去。

“是不是你真盯著那一百萬了?”

“咱倆已經簽了合同,我當然要盯著。我可以不要那筆錢,但這件事我不能不盯著。”

“現在事情還沒結束,你為什麼提前行動,而且根本不和我商量就把我兒子的房子也賣了?涉及經濟問題,親兄弟也是需要簽合同的,這點道理你不懂嗎?”

“我把大侄子的房子賣了隻是借錢用,並不是真的攫走。”

“老話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你倒好,你一造反一個月就成。因為你造的是你弟弟的反。——你怎麼也得等我出了院商量一下再動啊,那麼多錢哪能說掏就掏出去了?”

“我那陣一衝動就把事做了。”

“你呀你!”

氣氛緩和了。眼看就到中午了,他們沒去餐館,而是來到麥當勞。李壽文說:“你吃點巧克力新地和薯條抹番茄醬吧,這東西爽口。”

還是親哥哥哈,對弟弟此時的口味一清二楚。李壽武這些天什麼都不想吃,隻是想吃點麥當勞的東西,而李壽文點的兩樣也正是他所想往的。

兩個人吃著東西,李壽武就突然一拍腦門,說:“我想起來了,石家莊企業家協會有我一個朋友,也姓李。那是個真正的大款,咱們找他化點緣去,就說一起策劃李氏家族的紀念堂,估計他會感興趣。如果他肯掏錢,就告訴他,咱們手裏還有一塊花了三百萬買的石碑。咱們把石碑的文字介紹和夜間的幻影渲染一下,說不定他就掏錢買下來了。三百萬擱在咱們身上就要吐血了,而在他那兒,小菜一碟。”

說去石家莊,兩個人還真去了。他們找到了那個姓李的大款企業家,訴說了他們的打算,和這些日子的努力情況。誰知,這個企業家對他們所做的一切並不感興趣,而且,還勸他們放棄這些努力。他說:“姓名隻是個代號,沒必要這麼認真。咱們是姓李,這沒錯,但誰敢說自己的血管裏流的是李耳的血,是李世民的血?你們認為自己是李景隆和李景琛的後人,在家譜裏續一筆也就行了。建什麼祠堂廟宇?到時候還燒香磕頭?我最膩歪這些事!”

哈,談不攏。想辦法,二李隻得打道回府。他們再次回到李家莊,與村主任繼續談合作問題,說狼山那塊石碑隨時都可以運回來,但村主任應該想辦法出這筆錢。村主任一聽這話就翻臉了:“你們說到歸齊還打算把石碑運回來?縣委書記都下令了你們也不聽?人家還撥下來三百萬呢!”

李壽文感覺跟村主任簡直說不到一塊:“縣委書記撥下來三百萬是替狼山鎮贖石碑用的,難道你打算用來修廟宇?”

村主任繼續粗門大嗓道:“我當然要用這筆錢來修廟宇,我要為李家莊全體農民謀福祉!石碑的事是你們兄弟倆操作的,欠了賬與我無關,別指望我出這筆錢來還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