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鄉間祭樹碑建亭,字字血聲討朱棣(3)(3 / 3)

大家便悄然站起身來,看著狼群,慢慢後退下山。直到越走越遠,看不到狼了,方才出了一口氣。當他們坐上大卡車以後,便徹底放下心來,誇獎狼群很通人性,竟然對大家沒有發動攻擊。仿佛發生一場惡戰才是正常的。

李壽文把弟弟安排住院了。不住也不行了。李壽武不光是外傷,還有中度腦震蕩。醫生說,至少要躺一個月進行觀察和恢複。李壽武蘇醒以後非常難受,首先出現了意識障礙,雖然程度較輕而且時間短暫,僅僅是幾秒鍾或幾分鍾的事,但仍然讓李壽文非常害怕。還有近事遺忘的症狀,清醒後對當時受傷的情況及經過不能回憶,但對受傷以前的事情卻能清楚地回憶。這真讓李壽文糟心。其他症狀比如頭痛、頭暈、惡心、厭食、嘔吐、耳鳴、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應遲鈍等等,李壽武都有。這不是遭了罪了?

李壽文守了弟弟兩天,便趕緊找了一個護工替下自己。他趕緊尥回K縣李家莊了。那邊還在蓋亭子,還在雕刻石碑。眼見得這邊這塊石碑弄不回去了,那邊建亭子還有什麼意義?他驀然間突發奇想,何不把揭露和詛咒燕王朱棣的石碑改為“李氏家族為什麼會聚居在這裏”的內容呢?

於是,李壽文找到石匠,讓正準備雕刻文字的石匠停下來,換上他自己撰寫的關於李氏家族的現實居住情況和曆史沿革。也許不夠嚴謹和確鑿,但他就自己調查了解的情況,力所能及地予以闡述。他的文中寫道:“河北一帶原來正常居住著一部分李氏家族的人,在靖難之變中,整個河北的軍民對燕王朱棣作了拚死抵抗,於是,燕王朱棣對河北人進行了殘暴的大肆屠戮,幾乎沒留活口。後來,社會安定以後,當了皇帝的朱棣心滿意足,為朝廷需要,開始發展生產,極力恢複河北一帶的經濟。但河北一帶人煙稀少卻是問題。於是,永樂初年,山西人申處山等上言:‘請分丁於真定、南宮一帶占籍為民’。於是便在山西洪洞縣建立一個移民機關,專門辦理移民事宜。致使大量的山西人移民到河北。相傳此處有一棵老槐樹,故河北的老百姓中流傳著‘要問祖先來何處,洪洞縣裏老槐樹’的說法。以此推論,我們李家莊一帶的人,應該來自山西。現蘄陽市遠郊三百裏處有一座狼山,山上有一塊600年前立的石碑,石碑上記載了當年李家先祖抗擊朱棣英勇捐軀,連狼群也憤而參戰的悲壯史實,是對李氏家族先祖的一支支脈生存狀態的一個旁證……”

石匠恰巧也是李姓人,便對這段史實非常感興趣,他說:“我刻完這塊石碑以後,一定要到蘄陽市狼山去一趟,我要親眼看看那塊石碑,我要給先祖燒香磕頭。”

完了,完了,誤導了。李壽文一聲長歎。他這篇碑文等於為狼山的石碑做了廣告,成為引導人們去爬狼山的誘因。他感覺這樣的碑文寫得不成功。但一番冥思苦想以後,卻又找不到比這篇碑文更合適的表述。

一個月後,六角亭建起來了,石碑也穩上了。李家莊多了一景。落成當天,村主任、李壽文和好幾百村人圍著六角亭喝了慶功酒。接著,方圓左近的人們都來拜謁。不知是哪個李姓的人弄來了一個鐵鑄的香爐擺在了六角亭裏石碑的前麵,裏麵還有現成的沙土。於是為燒香磕頭的人創造了條件和氛圍。於是乎,很多李姓的人率先來此燒香磕頭。接下來,李姓以外的人也來燒香磕頭。因為大家從這塊石碑知道了這一帶村民的先祖是來自山西,也對這塊石碑產生了深深的感情。可見想尋根的人是大有人在的。加之方圓左近還沒有一座廟宇之類的燒香拜佛的去處,這裏就名副其實地成為被人朝拜、尋根祭祖、寄托情感、祈求好運的精神家園。李壽武還沒出院,李家莊的六角亭卻已經橫空出世地火了起來。

這時,村主任就突然眼前一亮。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產生了把河北人尋根祭祖這篇文章做大的念想。因為,他也是李氏家族後人,他對尋根祭祖也非常熱衷,否則的話他不會千方百計為李壽文弄出一塊地來。這塊地說起來不大,但也仍然免不了被村人嚼舌頭。是他力排眾議,堅持辟出一塊地方給了李壽文。想不到,這個六角亭驀然間成為他發展村落經濟的試金石和藥引子。於是,他順理成章地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李家莊是個窮村。祖祖輩輩已經窮了多少代。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村裏買了汽車的農戶卻屈指可數。太磕磣了。

他想圍繞六角亭修建廟宇和墓地。他從報紙和電視上看到有些地區賣墓地都賣瘋了,有一爿墓地賣了上千萬的天文數字!雖然,媒體上披露的消息是作為反麵教材來說的,他卻看到了正麵效應。我為什麼不能搞?我不賣天價不就得了?我非要這麼貪心嗎?要想讓全村致富,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我還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