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關鍵時老雷翻臉,旅遊局急轉直下(1)(1 / 3)

當然了,地點不能在村裏的莊稼地裏,要把廟宇和墓地建到北山根上,那裏是一大片開闊地,正前方是後河,真正的麵南朝北、依山傍水。隻要把廟宇修得漂漂亮亮的,必要的話就‘請’幾尊佛來,再加上裏麵的文字說明翔實可靠,前來朝拜的人必定成群結隊,藉此便可以典賣廟宇後麵的墓地。三平米一個基座,一個基座可以賣兩萬塊錢,好位置、豪華裝修的還可以翻番。翻一番或翻兩番、翻三番,甚至翻十番,全憑你怎麼定了。整個北山根得有多少平米?保守地說,是百十萬平米,真正去量的話,隻怕遠遠打不住!

村主任越想越興奮,便請李壽文喝了一次酒。說:“我打算在村後北山根修建廟宇和墓地,為李家莊謀福祉,但這件事需要你的幫忙。因為我文化有限,這裏麵深層次的事必須由你們文化人來做。比如招商引資問題,廟宇的設計構思和布局,以及尋根祭祖的主題策劃問題,這裏麵的門道太多了。還有,這麼大的舉動需要多少錢?找誰出資?我這點膿水是說不清也辦不成的。”

李壽文非常吃驚地看著村主任,這個五十開外的中年人。說起來全是親戚,是那種出了五服的李家人,但因為李壽文早年考上大學然後畢業分到K縣當老師,與這個李家人素無交往。這個村主任是個複員兵,當村主任已經當了二十年。二十年來李家莊沒有大變,依舊窮得叮當響。每當人們說起村主任,沒有不嘬牙花的。李壽文也背後貶低過村主任,說他隻會喝酒打麻將,讓他在李家莊當村主任純屬胡鬧。想不到真正接觸起來,卻是個明事理識大局的人。從他同意李壽文在村裏建六角亭,李壽文就對村主任非常有好感,眼下見村主任又拿出一套致富方案,真是讓李壽文喜出望外。敢情以往對村主任的看法純屬誤解。村主任的工作打不開局麵肯定是有原因的。現在李壽文突然諒解起村主任來了。

李壽文答應了村主任的一切要求,舉凡設計構思廟宇問題,尋根祭祖的文字策劃問題和最難辦的招商引資問題,他全答應了下來。他信誓旦旦地對村主任說:“我這輩子除了與文化文字打交道,沒幹過別的,正想在晚年為家鄉做點貢獻。好吧,我就拿出最大努力,發揮最大能量,把這件事落實了。”

村主任非常興奮,一下子連幹三杯。李壽文又說:“但我有兩個請求,你如果不答應,我就不跟你合作了。”

“哦?什麼請求?”村主任趕緊給李壽文滿酒。李壽文道:“這兩件事都不是難事,但都需要你來落實。”

“別兜圈子了,你趕緊說吧,隻要不違法,我絕對辦。”

“這一,要在墓地為我和弟弟李壽武留兩個好位置。我們哥倆比你年歲大,肯定要走在你的前麵,我們的後事就托付給你了。”

“我以為什麼難事了,就這呀,辦,保證辦。回頭我給你寫保證書。”

“這二,是你要組織一些人跟我去一趟蘄陽市狼山,把山上那塊石碑運來。將來安放在咱們的廟宇裏麵,再加上咱們自己立的碑和文字說明,這就是萬金難買的活廣告。剩下的事你就隻等好兒了。前來朝拜的人們如果不是踢破了門檻子,我這李壽文三個字倒著寫!”

“我操,說了半天得跟你去弄那塊石碑?”

村主任對前些日子村子裏鬧騰石碑這件事耳熟能詳。雖然他沒有直接出麵了解這件事,但村裏向他打小報告的人很多。有攛掇他製止的,也有攛掇他幫忙的。後來鄉派出所還給他打過電話,讓他關注這件事。他是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來對待這件事的,因為李壽文畢竟是本家,而且,也算不上違法亂紀,管那麼多幹嘛?於是他就裝聾作啞來回推諉,坐山觀虎鬥。直到李壽文求到他門上,他沒法推諉了,才支持李壽文,辟了一塊地。

“主任啊,你不要聽人們的瞎猜瞎說,那塊石碑的事並沒有違法。現在狼山既沒有規劃,也沒人管理,是旅遊經濟的空白,是鄉鎮管理的盲點。運走那塊石碑和運走一塊石頭沒什麼區別。而那塊石碑卻是咱李家人抗擊燕王,浴血奮戰,英勇捐軀的有力證據。我們尋根祭祖,尋什麼根?祭什麼祖?不就是尋這樣的根,祭這樣的祖?想想看,是不是這樣?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把石碑運回來?”

村主任又連幹三杯。他確實是個很能喝酒的人。據李壽文所知,凡是村主任,都能喝。但像李家莊的村主任這麼一喝就連幹三杯的,他還沒見過。眼看一瓶酒就見底了,村主任把嘴一抹,說:“是這話,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