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嬰幼兒的智力與潛能開發方案2(2 / 3)

大運動

翻身

訓練目的:鍛煉寶寶的背部、腹部和四肢肌肉的力量,協調平衡能力,為爬和走打基礎。

具體方法:

·俯臥支撐訓練。讓寶寶俯臥,兩臂屈肘於胸前,協助寶寶將頭和前胸抬高,再讓他用一隻手支撐身體抬起頭和胸,然後鼓勵寶寶自己做。在訓練時,應讓寶寶左右手輪流進行支撐訓練,每次五六分鍾。這是一種寶寶進行自主翻身前的訓練。

·自主翻身訓練。在寶寶俯臥時,父母可以拿著玩具從寶寶身體上方一側慢慢轉向另一側,逗引寶寶自己翻身去取,如果寶寶對玩具感興趣的話,甚至會伸出手去,這樣的動作會帶動寶寶身體慢慢地轉過去。當寶寶側臥後,就完成了從俯臥自行翻到側臥的轉移。這時,父母應輕輕拉動一下,幫助寶寶再翻成俯臥位,鍛煉寶寶從側臥翻到俯臥;也可以用雙手抓住寶寶的腳,慢慢轉到另一方向,由下往上帶動身體翻轉,最後再把玩具放在寶寶的上方,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反複訓練。每天訓練3~4次,左右翻身各1~2次。直到寶寶能不用大人幫助就可以自主地翻過身來。

媽媽抱起寶寶,讓寶寶與自己的身體保持一段距離,最好不要讓寶寶貼著媽媽的胸部。與寶寶講話,逗寶寶玩樂,吸引寶寶看著媽媽的臉。這樣可以訓練寶寶支撐頭部的力量,鍛煉頸肌,可以幫助寶寶翻身。

非常提示:寶寶大部分時間仰臥在床上,當寶寶開始練習翻身時,一、定要注意看看小手觸及的地方有沒有危險物品。以防寶寶隨意抓握被弄傷,更要防止寶寶將物品放入嘴中造成窒息。剛剛學會翻身的寶寶,喜歡嚐試新事物帶來的快樂,喜歡翻來翻去,如果安全措施沒有做好,寶寶很有可能從床上滾下受傷,所以寶寶床的護欄作用不可輕視。處於翻身階段的寶寶,媽媽一定要細心照看,最好不離開寶寶。受運動能力的限製,寶寶很有可能翻過去就翻不回來了,沒有大人的幫助,很容易導致寶寶窒息,希望媽媽細心謹慎。在對寶寶進行俯臥支撐和自主翻身訓練的時候,父母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要知道“欲速則不達”。協助寶寶訓練時,動作要輕柔,並與寶寶進行語言交流,一步一步地把做法講給孩子聽,對寶寶的每個動作都要給予鼓勵和讚揚。

6~8個月的寶寶,脊部、背部、腰部已漸漸長壯,所以從翻身到坐起是連貫動作的自然發展。通常寶寶會先靠著呈現半躺坐的姿勢,接下來身體會微微向前傾,並以雙手在兩側輔助支撐。但是如果寶寶傾倒了,就無法自己恢複坐姿,一直要到8個月大時才能不需要任何扶助自己坐直。

訓練目的:主要是訓練寶寶腰、背部肌肉和脊柱的力量,開闊視野,使寶寶的活動範圍更加擴大,有利於感覺的發展。寶寶能獨立坐穩後,脊柱開始形成第二個生理彎曲,即胸椎前突,對保持身體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體方法:

一般來說,寶寶4個月左右時,媽媽就可以用手支撐寶寶的腰背部,維持短暫的坐姿。到了6個月開始學習坐立時,媽媽可以在寶寶麵前擺放一些玩具,引誘寶寶去抓握,前傾的力量可以鍛煉寶寶的坐立能力。也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訓練:

·拉大鋸:這是一種原始而有效的練習坐立的遊戲。訓練時寶寶仰臥,大人站或坐在寶寶的腳前,握住寶寶的小手,或讓寶寶的小手握住大人的拇指,大人同時用手握住寶寶的小手腕,慢慢向上提,讓寶寶借助大人的力量將頭、肩膀從床麵抬起,這時,寶寶會試圖屈肘用力坐起來,保持這個姿勢五六秒鍾,再讓寶寶輕輕躺下。可重複做2~3次。做以上訓練時,可同時唱兒歌“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

·靠坐訓練:將寶寶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有靠背扶手的小椅子上,在寶寶的背後放上枕頭、棉被,讓寶寶靠坐著玩。以後逐漸減少寶寶身後靠的東西,使寶寶僅有一點支撐就可以坐住。每日練習1~2次,每次練習2~3分鍾。

·獨坐訓練: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或飯時,可以把寶寶豎抱起來,讓寶寶坐在媽媽的腿上;也可以在晴朗無風的天氣裏,讓寶寶坐在嬰兒車內,推著寶寶到外邊散步。

非常提示:

(1)如果寶寶被拉起來以後,手無力屈肘,頭部低垂,這表示還不宜I進行“拉大鋸”的遊戲,應先進行俯臥訓練,強化頸背部肌肉及上肢肌肉I的力量。

(2)讓寶寶練習坐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保護,以免受到傷害。由於寶寶小,每次隻練習3~5分鍾即可。每次練習後,要用手輕輕撫摸寶寶的背部,這樣既可以放鬆寶寶的背部肌肉,又可以增加親子關係。

(3)寶寶剛開始獨坐時,可能協調不好,身體前傾,需要用雙手撐住床麵,這時坐立時間不宜過長,3~5分鍾就可以,以免寶寶的脊柱受到過大的壓力,應慢慢延長坐立時間。此時寶寶的脊椎骨尚未發育完全,長時間坐立,對脊柱的發育不利。

(4)寶寶坐著時,不要讓寶寶跪坐,兩腿形成“w”狀或將兩腿壓在屁股下,容易影響腿部發育。最好的姿勢是雙腿交叉向前盤坐。

(5)不可讓寶寶單獨坐在床上。如果將寶寶置於床上,床麵最好有與其身體呈垂直角度的靠墊圍在側麵和後麵,以防有外力或寶寶動作過大而摔下床。此外,媽媽可將寶寶坐的空間用護欄圍起來,裏麵放些玩具以增加寶寶的興趣。

寶寶站跳

訓練目的:通過站跳訓練,練習腿部支撐力和全身運動的協調能力。

具體方法:

父母扶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在床上、桌子上、地毯上,或者父母的雙腿上練習站和彈跳。父母可以用溫柔、親切和富有節奏的語言伴隨寶寶做動作。

非常提示:父母自始至終要牢牢扶住寶寶的腋下,以保證寶寶的安全。同時注意不要讓寶寶長時間站立或活動,以免寶寶過度疲勞。

趴臥(俯臥)

訓練目的:通過趴臥(俯臥)訓練,可以讓寶寶避免睡成扁平頭,促進寶寶的抬頭、翻身、坐和爬的協調能力。

具體方法:

在寶寶醒著的時候,幫助寶寶翻過身來趴著。這種姿勢會促進寶寶整個身體的穩定性、四肢的協調性和頭部的控製能力。而且,不斷地讓寶寶練習趴臥,還會提高寶寶抓、夠物體以及翻轉身體的能力,從而為爬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讓寶寶趴在你的身上或者趴在你的大腿上,堅持幾分鍾,讓寶寶慢慢熟悉這個姿勢。如果是寶寶剛剛吃完奶,不要進行這個訓練,趴臥對小肚肚的壓力會導致寶寶吐奶。

讓寶寶趴在一個平坦幹淨的平麵上,例如毯子或者鋪有墊子的地板上。如果寶寶不停地動或者哭鬧,試著再加一層墊子或者把一個小毯子塞到寶寶的肚子下麵。

躺在地板上,和寶寶麵對麵,發出滑稽的聲音,露出愉快的表情,或者唱歌給寶寶聽。也許你會感覺很傻,但是寶寶卻很喜歡,在這種氛圍中,就不會亂踢亂叫了。

分散注意力。把寶寶放在一麵鏡子前麵,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或者把一個色彩鮮豔的絨毛玩具放在寶寶觸手可及的地方。玩具可以消除寶寶初學“趴臥”時的煩躁和不安,分散注意力。

非常提示: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趴臥訓練”了!這一時期。寶寶已經開始學著轉頭了,頸部肌肉更加強韌,更具協調能力。把寶寶放在鋪有毯子的地板上,每天訓練5~10分鍾。滿4個月時。寶寶就會支撐著胸部離開地麵,靠著肘部,抬起頭,甚至胳膊也能離開地麵,拱起背部,練習踢腳。當寶寶在地麵上又踢又動的時候。難免會突然間身子傾斜,翻過身去,不要著急。這很正常。到了五六個月時。寶寶開始腹部向下,練習轉圈,能用小手去抓夠前麵或側麵的東西了。讓“趴臥”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單純的訓練。要不斷地指導寶寶,千萬不要讓寶寶單獨度過“趴臥時間”,寶寶趴的時候,大人一定要在場,以保護好寶、寶的安全。當然,這一時期,還是要讓寶寶躺著睡覺。

精細動作

被動抓握

訓練目的:通過被動抓握能力訓練,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

具體方法:

·父母將自己的食指塞人寶寶手中使其握住,並輕輕搖晃,保持片刻。

·準備一些抓握玩具,如搖鈴、撥浪鼓等。使寶寶從抓、握開始,然後發展到搖、捏等精細動作。非常提示:遊戲前大人應洗幹淨雙手,剪去指甲,同時要注意保證玩具的清潔,寶寶每次抓握完後,都要把玩具認真清洗幹淨。

主動抓握

訓練目的:練習主動夠取和抓握的能力。

具體方法:

讓寶寶躺著或者靠著坐墊坐著,大人用橡皮筋或鬆緊帶綁住一個寶寶感興趣的玩具,讓玩具正好落在寶寶頭的上方(寶寶可以伸手抓到)。鼓勵寶寶用手抓玩具,當寶寶抓住玩具時,大人輕輕拉動橡皮筋或鬆緊帶並鼓勵寶寶也用力拉。在寶寶試著拉幾次以後,就把玩具交給寶寶,以資獎勵。

非常提示:此遊戲適合4~6個月的寶寶。大人應注意引導寶寶伸出左、右臂交換拉取玩具,使寶寶的雙臂肌肉都得到鍛煉。需要注意的是大人不能用力拉橡皮筋或鬆緊帶,要隨著寶寶的勁來輕輕地拉,以免拉傷寶寶;另外大人要把橡皮筋或鬆緊帶抓牢固,不然的話,寶寶用力一拉,橡皮筋或鬆緊帶就可能從大人的手中滑脫,這樣會傷害寶寶。

玩手腳

訓練目的:練習玩手、玩腳,能夠提高嬰兒手的動作靈敏性,促使嬰兒手腳運動協調,促進觸覺、肌肉和關節的協調發展。

具體方法:寶寶仰臥在床上或搖籃裏,大人幫助寶寶把兩手握在一起,然後放手讓寶寶自己玩自己的小手。大人還可以輕輕提起寶寶的一隻腳,讓寶寶用同一側的手能抓住自己的腳,看寶寶如何表現,看寶寶是否能把自己的腳放到嘴邊。

非常提示:此遊戲適合3~6個月的寶寶。天氣比較暖和、寶寶穿著單薄時進行,便於寶寶靈活地進行活動。如果在室內,溫度應在26°以上。

認知能力的訓練與潛能開發

視覺

光線移動

訓練目的:練習視覺追蹤,增強視覺能力和感受周圍環境的能力。

具體方法:

事先準備手電筒一個。晚上,在一個有窗簾的房間裏,寶寶仰臥於床上或坐在母親的腿上。把燈關上後,母親用手電筒照射天花板,並用手指指向被手電筒照亮的地方,逗引寶寶觀察。等寶寶發現亮光以後再移動手電筒,讓寶寶的視線跟著光線移動,培養寶寶的視覺追蹤能力。也可以照射寶寶感興趣的玩具或物品,以引起寶寶的注意,讓寶寶看玩具或物品,邊看邊與寶寶說話。如照到玩具熊時,媽媽就說:“這是寶寶的小熊嗎?寶寶最喜歡了,是不是呀?”

非常提示:這項訓練應在晚上進行,可以安排在寶寶睡覺前。在遊戲開始時,可將房間的亮度調至稍暗一些,也可以關上燈,以突出手電筒的光線。在進行訓練時,不要用手電筒照射寶寶的眼睛,否則,會傷害寶寶的視覺。如果寶寶感到害怕,可以打開房間的小燈。

認識電燈

訓練目的:感知實物,使寶寶頭腦裏建立起聲音和形象的聯係。

具體方法:抱起寶寶,父母用手指著電燈,連續按開關,使燈忽明忽暗,指燈的同時告訴寶寶這是燈,使寶寶從注視父母的口型到注視變化的燈。每天重複幾次這樣的練習,以後一說“燈”,寶寶就會用眼睛去注視燈,這是條件反射,也是寶寶理解詞語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