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遠說:“張大叔,今年收了有多少稻穀?”
“少說也上了十萬斤了!”老張說。“看到這麼多的糧食,隊裏老老少少那個高興勁兒,就別提了。這些天,我家的門檻都要被踏斷了!大家都來看你和楚娜的相片,對著相片鞠躬行禮。”
楚娜進來聽見了,說:“張大叔,那這對您家的幹擾也太大了!”
“幹擾?一點兒也不!”老張說。“這是你和唐教授的光榮,也是我家的驕傲呀!”
“受過饑餓煎熬折磨的人,知道糧食對人意味著什麼。”尹書記說。“張隊長,你們這是新開的稻田,能有這樣的收成很不錯了。稻田是越種越肥,產量還會逐年提升的。”
“尹書記,看來你也是個內行。那位水稻專家就是這麼說的,他說增產的潛力還很大。”老張說。“看來這水田,就是比旱地產量高。一畝水田的產量,要頂過旱地好幾畝呢!”
誌遠說:“咱們這稻田,有那長流不斷的眾多山泉水,就是遇上天大旱,照樣豐收。有了這些稻田,以後大家不用再擔心會挨餓了。”
“所以,大家才對你和楚娜那麼感激呢!”老張說。“咱們這次栽種的是桃花稻穀,蒸的米飯特別好吃,這次給你們帶來了兩袋。”
“明軍上次帶給我們的大米還沒吃多少呢,您又帶來兩袋,有些多了。”誌遠說。
“你說多,我六叔還嫌太少了。昨天為這事當眾罵了我一頓,說應該送兩大麻袋!”老張邊說邊笑,大家都笑了。
“那可真的太多了,吃不及就都生了蟲子了!”尹大媽說。
“老馬昨天也幫忙往袋子裏裝米。他給我六叔解釋說,農場的卡車經常回城裏,每次帶一兩袋,吃新鮮的才好呢。”老張說。“唐教授,老馬的好運氣來了!前幾天,有人給他說了個對象。人長得不錯,年紀輕輕的還有文化,隻有三十來歲。”
“張大叔,您看這事有把握嗎?”誌遠問。
“這事已經定了。”老張說。“這女的結婚十多年了,一直沒有生孩子。因此婆家一家人都待她很不好,那男的動不動還打她。這最近一次打重了,打得住了醫院。娘家人不答應鬧起來,離了婚了。介紹人領她來村上,看了咱的果園、稻田和快建好的魚塘。和老馬見了兩次麵,兩人都願意。老馬把禮金都給了人家了,很快就要結婚呢!”
“老馬叔這才是苦盡甘來了!”誌遠說。“可是,老馬叔現在連自己的房子還沒有呢。”
“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老張說。“咱的魚塘,以後夜裏不能沒有看守的人。張場長給我提了一個建議,讓隊裏在給魚塘蓋飼料和工具倉庫的時候,在旁邊多蓋幾間房子,讓老馬結了婚住。這樣,隊裏也不用派人值夜了。至於老馬結婚,張場長說了,先在農場給老馬準備一間房子。”
誌遠說:“現在這樣安排是最好的方法。等我老馬叔以後有了經濟力量,再給自己蓋房也不遲。”
“人家老馬想得開,說隻要有房住就行。”老張說。“隊上以後有老馬看守魚塘,大家都很放心。老馬對這樣的安排也很滿意,因為離農場近,兩頭都不耽擱。唐教授,我給你搭把手,咱把外麵的東西拿進來。”
尹書記說:“張隊長,這不合適,你是客人。”
楚娜也說:“張大叔,您歇著,我和誌遠去搬。”
“我勞動慣了,老坐著也不舒服,還是活動兩下好。”老張說著站起來,和誌遠來到外麵。
誌遠說:“這次送的東西可真不少!”
“我親家怕突然大雪封山,所以把你們今冬明春的臊子肉、清油、香油都給你們帶來了。”老張說。“這六七個罐子裏,是今年的新蜂蜜。這些紅薯和土豆,你最好用幹土埋住,保存的時間長一些。”
尹書記說:“這些好東西,都是大家輕易見不到的呀!”
老張說:“所以我說把這些東西趕快拿屋裏去,讓別人看見了,不太好。”
楚娜幫尹大媽卷起竹簾,小聲說:“這蘋果和梨的香味,左鄰右舍可能都聞見了。”
“那就先把水果筐子拿進去。”老張說著,搬起一筐水果進了屋。
忙了一陣子,大家拍打拍打身上的土,回到屋裏。
老張說:“唐教授,我依照你指點給我的那些方法,果然咱這果子色香味不同一般。今年咱這果園初步開始掛果,收入就很令人滿意了。一天鄭縣長帶領一些幹部,來幫咱收割水稻,我讓人從果園摘了些果子招待他們。沒想到這些人回城裏後,替咱做了宣傳工作。城裏人一群一夥的,坐班車來咱果園買果子。有些人買了一回又來買第二回,一買就是幾筐。咱不用費力往城裏拉,守著果園就把果子賣了!”
“明年來買水果的人會更多。”尹書記說。“酒好不怕巷子深嘛。”
楚娜用盤子端來一些洗淨的梨和蘋果,放在茶幾上說:“張大叔,您也吃吧。”
“好,我吃。”老張說。“尹書記,你嚐嚐咱這果子。”
尹書記拿起一個蘋果咬了一口,說:“真的很不錯!果香濃鬱,酸甜爽口。老婆子,你那梨怎麼樣?”
“從來沒吃過這麼酥甜好吃的梨!”尹大媽笑嗬嗬地說。
“張隊長,我和你定個口頭協議。”尹書記說。“明年果子成熟,請你給我們學校留一部分。別人給你多少錢,我一分不少你的。”
“尹書記,這不成問題。”老張說。“至於價錢,肯定還是要讓一讓的。要不然,我六叔和隊裏人,就把我罵死了!”
“張大叔,價錢還是我爸爸說的,一分錢都不能比別人少。”楚娜說。“這是學校給教職工的福利,由工會買回來發給大家,您別把這事和我們家聯係在一起。”
“買賣公平,單位不可以占老百姓的便宜。”尹書記說。
誌遠說:“張大叔,您要知道,現在一般的城裏人,就是有錢也很難買到這些水果。您能讓我們單位買到這麼好的水果,我們已經享受了特權了,價格上當然就不可以再享有特權了。”
“好吧,咱就這麼辦。不過,我肯定是要挨罵的了。”老張說。“尹書記,你看給留多少合適?”
尹書記說:“我們的教職工有將近二百人。每人五斤蘋果五斤梨,這樣算下來,那就各樣一千斤吧。到時候讓張場長把東西拉回來,然後由他把錢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