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肚子疼的結果(1 / 1)

高考終於結束。分數沒有公布,林鬱自己已經知道結果。考得是一塌糊塗,這是必然,也是他個人的有意為之。平時最好的一門外語,他居然交了白卷,一個字沒有寫。進了考場在發卷子時,他的肚子突然痛得厲害,監考老師陪他去了廁所,隻聽見他蹲在那是嘩啦啦地泄便。這個拉稀的狀態,肯定是沒法繼續考試。

離開考場後,他竟然手舞足蹈,之後對同學說過一句話:“我是中國人,幹嗎要學外國文?”

總分出來後,林大偉還能對這個兒子怎麼樣?隻有歎氣!獨生子女,也是人類發展到這個時候的一景,上有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疼著,還有姑姑、姨們惜護,下又沒有兄弟姐妹與其爭鋒,隻落得一個小皇帝龍種樣。

方蓓要林大偉給兒子安排個事做。林大偉正要去落實呢,林鬱卻不樂意了。

“老爸和老媽,我正式通知你們,我的事,自今日起,用不著你們操心了。我已經是大人,我要自己去找工作。”

“兒子,如今,鐵飯碗不是好端的。”母親可是說話了。

那時,剛剛出來一個名詞:鐵飯碗。

鐵飯碗成了流行語。既然有鐵飯碗,就有泥飯碗。林鬱的身心有被解放的感覺,說出的話也有跟大人叫板的意思了。

“其實啊,鐵飯碗真的是不好。因為是鐵的,端上了,就不容易碎,想摔也摔不碎。泥飯碗好,弄碎了,不心疼,再重新找一個。再碎,再找。反正泥飯碗有得是。”不上學,有了大人感覺的林鬱口才見長,以前並不善於言辭的他,現在說出的話常常是叫一雙父母目瞪口呆。

要說林鬱這是悖論,也不一定啊。方蓓在和林大偉探討兒子所說的話時,竟然有些欣賞的意思在裏麵。

“大偉,你有沒有覺得,兒子突然地成熟起來了。他的關於飯碗一說,換一個角度來看,有點道理。我們認識的人中,同學也好,同事也好,有的人,從參加工作到退休,恐怕一生就是做那一個事,中間幾乎就沒有換個事做。這樣,人的一生,是不是有點委屈。有些人,就是才能不對路。”

兒子不在家,夫妻倆談心說這事。林大偉也就點了頭,竟然也就有了沉思的樣子。如果兒子在麵前,他斷然不會這樣。

林大偉說:“是啊。是講量才錄用。可是,有太多的條條框框,沒法辦啊。我們廠裏有個人,嗓子特好,歌舞團要她,可是不行啊,身份不對,她是工人身份,進不了歌舞團。還有一個小子,筆杆子厲害,文化局創作研究室想要他,也不行,弄了有一年了,還沒有弄成,也是身份問題。文化局是幹部編製,可他是工人。”

方蓓說:“我們醫院有個小年輕,對電腦可是入迷了,院方卻是不高興了,說他這是不務正業。醫院裏沒有幾個人會搗鼓那玩藝。我和這個小夥子談過,他說他對當醫生沒有興趣,當初是父母逼著他考的醫學院。他說他的興趣點在電腦方麵,生下來就是奔電腦去的。他想換個工作環境,調動辦起來卻是很難的。他又沒有背景,我看他,很難調走,有個領導說了話,說是看也要把他看在醫院裏,不會讓他的好夢得成。”

兩口子正談在興頭上,兒子回來,話頭也就此打住。

林鬱滿臉的興奮,進門就向父母敬了一個禮,搞笑的動作,說:“報告老爸和老媽。我的工作找到了,到汽車修理廠當醫生。”

方蓓呆住,不相信啊,怎麼可能。兒子的醫學知識還沒有進幼兒園呢,怎麼可能叫他去當醫生。再說了,當醫生要有職稱,要有資格證的。

林大偉可是反應過來了,說:“好啊。你小子行!為人,在世,第一條就是,自信!今後,我們廠的汽車有了毛病,我叫幾個師傅就去找你。小子,別給我出洋相。”

林鬱說:“我可以保證,半年入門,一年出師。”

方蓓這才明白過來,說:“兒子,感情你是做了修理工啊。”

林鬱說:“我要先學會修車,然後呢,就是開車。這一生,我要把所有的好車都摸一遍。”

方蓓說:“早知道這樣,打小,我就不該給你買那麼多的汽車玩具。”

林鬱徑直進了自己的房間。方蓓是眼睛倍兒亮。

“大偉,你說這怪不怪啊。兒子變了個人似的,活潑了,不再是成天低著個頭大姑娘似的。”

林大偉說:“你別高興太早,我看,你這個兒子,不,兒子早晚要犯怪了。”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方蓓望著林大偉,想著他說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