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記住,人類的曆史從來不是潔白無邪,大西洋奴隸貿易這件事絕非特例。像是前一章提過的孟加拉地區大饑荒,也是出於類似原因:英國東印度公司比較重視的是自己的利潤,而不是1000萬孟加拉地區人的生命。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軍事行動,後麵出錢的也是一群善良的荷蘭人,他們愛孩子,會捐錢給慈善事業,也懂得欣賞好音樂和好藝術,但他們就是沒感受到爪哇、蘇門答臘、馬六甲這些地方人民的痛苦。隨著現代經濟成長,全球各地還有無數的大小罪惡和災難正在上演。
時間到了19世紀,但資本主義的道德觀並未改善。工業革命風潮席卷歐洲,讓銀行家和資本家荷包滿滿,但卻讓數百萬計的勞工生活落入赤貧。至於在歐洲殖民地,情況更難以想象。1876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成立了一個非政府人道組織,宣稱目的是探索中非,並打擊剛果河沿岸的奴隸貿易。同時該組織也表示會修築道路、興建學校和醫院,為當地居民改善生活條件。在1885年,歐洲列強同意將剛果盆地大約230萬平方公裏土地撥給該組織管理使用。這片土地足足有比利時全國75倍大,從此稱為剛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隻不過,從來沒有人問過這片土地內足足有兩三千萬人民的意見。
在很短的時間內,這個所謂的人道組織就成了商業機構,真正的目的隻是成長和獲利。他們壓根兒就已經忘了學校和醫院這回事,整個剛果盆地遍布著礦場和農業莊園,多數由比利時官員掌控,而且無情地剝削著當地人民。其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橡膠產業,當時橡膠迅速成為大宗商品,橡膠出口也成了剛果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負責收集橡膠的非洲村民被規定上繳的產量越來越高,而且一旦少繳,就會被斥為“懶惰”,遭到嚴厲懲罰。有時候比利時官員會把他們的手臂砍掉,有時候甚至全村的人都遭到屠殺。就算是最保守的估計,從1885年到1908年之間,在剛果追求成長和利潤的代價,就足足讓600萬剛果人命喪黃泉(至少占當時剛果人口的兩成),甚至有些人估計慘死人數高達千萬。{94}
1908年以後特別是1945年以後,部分出於對共產主義的恐懼,資本主義的貪婪稍微受到控製。然而,不平等的情形仍然猖獗。時間到了2013年,雖然全球經濟的大餅已經遠大於1500年那塊,但分配的方式卻是極度不公,許多非洲農民和印度尼西亞勞工就算整日辛勞,能夠賺到的食物還比不上500年前的先人。然而,就像農業革命一樣,所謂的現代經濟成長也可能隻是個巨大的騙局。雖然人類和全球經濟看來都在繼續成長,但更多的人卻活在饑餓和困乏之中。
麵對這種指控,資本主義有兩項響應。第一,資本主義已經把這個世界塑造成資本主義的樣子,現在也隻有資本主義能讓它繼續運行下去。唯一另一個足以和資本主義相抗衡的,就隻有共產主義。在公元前8500年,就算有人對於農業革命深感後悔,但為時已晚,已經無法放棄農業。同樣,雖然我們現在可能並不喜歡資本主義,但它也已經不可或缺。
第二,資本主義也認為隻要再多點耐心,天堂就一定會降臨人間了。確實,過去我們犯過一些錯,像是大西洋奴隸貿易,像是剝削了歐洲的勞工階級,但這一切都讓我們學到教訓,隻要我們再等等、再等餅變大一點,就能讓人人都分到夠大的一塊。雖然說分餅的時候永遠不可能達到公平,但至少能做到“足夠”,讓男女老幼每個人都能滿足,甚至在剛果也不例外。
事實上,我們確實已經看到一些正麵的跡象。至少就純粹的物質標準來說(例如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熱量攝取量),雖然人口在過去百年間激增,但2013年的平均數值都明顯高於1913年。
然而,這塊經濟大餅真的能無限製變大嗎?每塊餅都需要原材料和能源。但早有先知預言警告,遲早智人會耗盡地球上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這會在什麼時候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