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第二天就從NetLabs公司辭職。後來,我在蓮花公司(Lotus Development)找到了一份工作,這份工作可以讓我很好地顧及自己的家庭生活。我不再隻關注自己,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家庭生活,我開始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改變自己。

網景公司

我在蓮花公司上班時,有一天,一位同事給我看了一款名叫Mosaic的新產品,該產品的研發者是伊利諾伊大學的幾名學生。Mosaic實質上是互聯網的一個圖形化界麵,以前隻有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使用。這項技術令我驚歎不已,它代表了未來,而我則一直在浪費時間,沒把時間用在對的地方——互聯網。

幾個月後,我了解了網景公司(Netscape)的一些情況,該公司由矽穀圖形公司創始人吉姆·克拉克和Mosaic發明者馬克·安德森共同創建。我立即決定去該公司麵試。我給一個在網景公司工作的朋友打電話,問他能否幫我安排一次麵試,他欣然應允,我則開始著手準備。

在前幾輪麵試中,我見到了產品管理團隊的所有成員。原以為麵試會很順利,可當我晚上回到家裏,卻發現費利西婭眼淚汪汪。原來,網景公司的招聘經理曾打電話來,告訴費利西婭,我不可能得到這份工作,因為他們團隊要找的是具有斯坦福大學或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高才生。費利西婭建議我重返校園獲取學位,但考慮到我們還有三個孩子,這一建議並不現實,因此她才百般糾結地哭了起來。我解釋說,他們招聘的又不是經理,雖然我沒有他們所需要的商學院背景,但他們沒準兒會考慮我的。

第二天,招聘經理又打電話告訴我,他們想讓我接受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馬克·安德森的麵試。馬克當時隻有22歲。

回想起來,人們很容易認為,網絡瀏覽器和互聯網是大勢所趨,但是如果沒有馬克的貢獻,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可能會完全不同。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為,隻有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才會使用互聯網。人們認為,互聯網過於神秘難懂,不夠安全,不符合真正的商業發展需求。即便在引入了世界上第一個瀏覽器Mosaic之後,幾乎還是沒有人認為,互聯網會在科學研究領域以外產生重大影響,那些重要技術產業領域中的領導者們尤其這樣認為,他們一直都在忙著創造專有替代產品。他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與諸如甲骨文和微軟這樣的行業巨頭在專有技術領域展開競爭,並在競爭中牢牢占據主導地位,創造所謂的信息高速公路(一個將所有商業活動和消費者連接在一起,創造一個無障礙商業世界的網絡)。他們的各種傳奇故事令商業媒體極盡想象之能事。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大多數公司都不運行TCP/IP(互聯網的軟件基礎)協議,而是用網絡協議,例如可路由協議組(AppleTalk)、網絡基本輸入輸出係統(NetBIOS),以及係統網路架構(SNA)。直到1995年11月,比爾·蓋茨寫了一本書《擁抱未來》。他在書中預測,信息高速公路將順理成章地成為互聯網的接班者,主宰未來。蓋茨後來將引用的信息高速公路改成了互聯網,但那並非他的原創性預見。

這一合理預見蘊含著一些對商業或消費者不利的暗示。在諸如比爾·蓋茨和拉裏·埃裏森這樣的遠見者心裏,無論哪家公司擁有了信息高速公路,該公司都會通過“抽頭”的方式對每筆交易收稅,時任微軟首席技術官的南森·麥沃爾德當時就曾提到這一點。

要高估信息高速公路所具有的強大推動力並不容易。Mosaic瀏覽器誕生之後,一開始,就連馬克與其合夥人吉姆·克拉克都計劃要通過信息高速公路而非互聯網開展一項視頻分享業務。直到該計劃逐步深入之後,他們才清晰地看到,通過改進瀏覽器,使其更安全可靠、功能更完善、操作更簡便,他們能夠使互聯網在未來獨占鼇頭。這因此成了網景公司的使命——一項他們終將光榮完成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