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不能鋒利,就做鈍器2(2 / 3)

乙和甲比起來,就理智多了。看到升職無望,立馬申請調到了技術研發崗位,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和鑽研,取得了好幾項科技成果,在全國都拿了大獎,上級領導對此很重視,點名在多個會議上表揚乙,不多時,乙就升了。

同樣是升職,甲不裝南牆,乙則選擇了迂回戰術。甲陷入了泥潭,乙則站在了山巔。

還有一個故事,發生在我朋友丙身上。

前幾年,雞蛋大漲價。丙瞅準時機,一下子從外鄉的販子那裏買了不少雞苗,打算通過養雞生蛋撈一筆,不料,三個月後,他傻了,販子賣給他的全部都是公雞。再打販子的電話,早已經關機,上哪裏說理去。

無奈之下,丙到集市上考察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考察回來以後,他手舞足蹈地回來了,他不僅沒有舍棄那些公雞苗,還給它們添加了不少營養價值高的飼料,並趁著間隙,從田間農民那裏收購了不少土蠶和豆蟲,專門喂養這些公雞。

許多人都感到不理解,買錯雞苗也就罷了,丙還發瘋似的下那麼大血本喂養這些不會下蛋的公雞,該不會是神經了吧。

不料,端午節一到,公雞價格大漲,再加上,丙養的都是紅公雞,且都是純天然,野生放養,價格一下子比別人將近高處一倍,幾天內,丙的公雞被搶購批發一空。他粗略算了一下,喂公雞的價格,將近是母雞的三倍還多!

大道若水,不能直行,就要迂回。硬碰硬的攻取固然激動人心,暗暗地包抄和巧取更讓人稱道!生活在我們每個人麵前各打了一道圍城,這些看似陰森的圍城其實是可以從各個方向擊破的。

她有一把清澈的吉他

在2011年的快樂女聲總決賽中,我一直看好一位女生,她算不上漂亮,抱著一把大大的吉他,留著鍋蓋頭,一副沒有鏡片的黑框眼鏡,小虎牙,時不時露出甜美而羞澀的笑,她就是段林希。

先前的段林希在雲南的一家小酒吧唱歌,她說,她所唱歌的那家酒吧是附近生意最好的,平日裏不斷幾十人前來碰她的場。她覺得很滿足,也很幸福。

提及前來參加本屆快樂女聲的目的,段林希的目的很簡單,她說,她的目標是闖進成都賽區50強,這樣,她再回到那家小酒吧唱歌,生意就會更好一點。然而,令她想都不敢想的是,就是這位略帶羞澀的“鍋蓋頭”小女生現在已然闖進了全國12強。許多評委都被這個抱著大吉他,唱著清澈的歌的女生征服了,化作了她的粉絲。

有人預言她會是本年度的快樂女聲冠軍,她聽得眼眶濕潤,說,哪怕就是走到現在,現在就要退出舞台,她也沒有遺憾了,生活給她的遠遠比她想要的還多,她很知足。

段林希真是個簡單的女生。往往命運從不虧待心靈簡單的人,即便他們所求不多,往往到了最後,得到的遠遠超出自己的預料。與之相反,那些為了達到目的焦頭爛額、不惜一切手段的人,最終卻常常事與願違。

段林希擁有一把清澈的吉他,從她的吉他裏發出來的音樂,從她口唇之間吐出來的動聽嗓音,如山泉汩汩,舒適地掠過評委們的雙腳,慢慢撓癢評委們的心坎。

我覺得不管最終段林希能不能折冠,這已經不重要了,隻要她抱著那把快樂的吉他,在生命的旅程裏超前走,就夠了!

這個抱著吉他安靜唱歌的女生,常常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明朝時候,一位考生就要前去參加科考了,他問自己的老師有沒有什麼要交代的。

老師隻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就把科考當成一個屁給放了吧!留著它,除了傷身,別無它用。

後來,這位考生按照老師的話去做,輕鬆應對,洋洋灑灑地寫下了自己對於治國平天下的政見,最終,紅紅的榜單上,赫然出現了他的名字。

生活即時一場科考,總抱著“中狀元”的心態上路的考生,多數都被“狀元”的重壓壓垮在趕考的路上……

抱著一把清澈的吉他上路,大海的波瀾會如暗河,於無聲中收納在自己的心底。

不能鋒利,就做鈍器

在外人看來,他是一個苦命的孩子。由於早產,在媽媽呆了7個月,他就來到了人間,出生時,他的頭蓋骨都還沒有長嚴,手臂隻有常人的拇指大小,體重僅僅隻有3斤多,當時,醫生已經把他斷定為注定要夭亡的孩子,是媽媽堅持把他養了下來。

由於身體虛弱,發高燒是正常的事,所以,小時候的他最常去的不是遊樂場,而是醫院。

5歲的時候,他才學會走路,到了八歲,他才能勉強說一些簡單的話,這時候,父母似乎發現了兒子的不對勁,到醫院一查,才發現,他先天性缺了一塊腦髓,智商僅為58,看到孩子這個樣子,父母很著急,千方百計找了多家醫院,給他做了3次手術,他才學會說話。

由於殘障,他不能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學,10歲那年,父母把他送到特殊學校就讀。那是一段不堪的歲月,鄰居都叫他傻子和小啞巴,父母聽在耳邊,痛在心裏,命運對他的眷顧打了折扣,父母的深愛卻絲毫沒有打折,反倒更加當做心頭肉來疼惜。

特殊教育學校裏,老師們發現了他的運動天賦,就對他格外重視,15歲,那年,他進入了省特奧羽毛球隊,他訓練得很認真,也很執著,整天除了訓練以外,幾乎沒有別的事情,由於他的成績出色,經過3年訓練,他在2007年,參加了第十二屆夏季特奧會,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此次代表國家隊參賽,竟然獲得了羽毛球單打銀牌,雙打銀牌以及混雙金牌的好成績。後來,在雅典舉行的特奧會上,他又拿到了籃球項目的第一名。

許多人也許會認為,拿到國際性大賽的金牌一定吃喝不愁了,實際上不是這樣,特奧會的精神是重在參與,一塊金牌的獎金也就是5000元,運動隻不過是一塊起跳點,最終,他還是要回歸到生活的“沙坑”裏。

他是個勤快的孩子,閑下來的時光,就幫父母打理一下小店的生意,更多的時間,他都在忙於自己的工作——不是特奧會的訓練——而是在一家賓館的花房做一名插花的小夥計。花房裏的他,每天和鮮花作伴,他心情很舒暢,自然也很快樂。看到他的實在和勤快,同事們都願意和他交往。

他是一名特奧會的羽毛球和籃球冠軍,他卻有一個很普通的名字——陳曉山。如今,陳曉山依然過著普通人的生活,花房如一個國度,在這樣一個可以很自我的區域裏,他是一個單純而快樂的插花王子。

對於智障的孩子,也許,我們不應單純這樣的詞彙來形容他們,但是,至少我們可以說,上帝並沒有遺忘他,而是提前給他們修剪了生命的枝枝杈杈,讓他們不再旁逸斜出,而是朝著一個方向生長。

歲月的爐火暖烘烘地燃燒著,在命運的鋪子裏,他也許注定成不了一柄銳利的寶劍,但是,命運給了他另一種可能,那就是他鑄造成一件凶猛的鈍器,更能重創厄運的鈍器。

揣著願望不必等流星

那個時候,小城裏到處都是拉著行李車賣薄荷糖的人。

“薄荷糖,薄荷糖,清涼潤喉,先嚐後買,當場試驗。”這是他們的統一吆喝。

他就是賣薄荷糖隊伍中的一員,那是17歲那年的暑假,他已經抱定了經商的念頭,打算就此和學校訣別。

他打算把第一桶金拴在賣薄荷糖上。於是,他也購置了一個行李車,在炎熱的柏油馬路上拉著,高聲喊著一致的吆喝:“薄荷糖,薄荷糖,清涼潤喉,先嚐後買,當場試驗。”

先開始,他還有些害羞,後來,毒辣的太陽把他的臉蛋曬得黝黑,他也顧不下這些了,扯開了嗓子兜售剛剛批發的薄荷糖。

那清涼清涼的薄荷糖呀,是多麼解暑,他可以免費給顧客品嚐,自己卻舍不得吃一粒。他拉著行李車,慢騰騰地在街道上走著,東張西望地等待著自己的客戶,卻很少有人關顧。

大街上,百步以內就有一個賣薄荷糖的,這個生意在一開始做還可以,後來,僧多粥少,就那麼大個市場,他再“剃度”時,別的“和尚”早就成精了。

為了改善局麵,他開始把目光瞄向小巷。

這座城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藏著小巷深處的多有機關單位,報社、電視台,還有圖書館,當他拉著行李箱來到圖書館時,一個看門的老大爺叫住了他,買了他一袋薄荷糖,並和他攀談起來。

孩子,看你的年齡,應該還在上學呀?

是的。放暑假了。

真難得呀,暑假還想著鍛煉自己,真了不起。

不是,大伯,我是不想上學了,我想做生意。

為什麼?

我也想好好讀書,將來當一位企業家,可是我家庭條件不好,我想通過做生意賺點錢,然後再讀書,然後達成宿願。

聽了他的講述。看門老大爺陷入了沉思,他說,這樣你看行不行,從今以後,如果你還上學,課後可以到這裏來看書,如果你決定從此繼續賣薄荷糖了,這裏依然免費向你開放。

他眼淚汪汪,不知道說什麼好。

老大爺摸著他的頭,和藹地對他說,我年輕的時候,也和你一樣心懷夢想,我的夢想是做一名圖書館館長,後來,我一直等這個機會,但是,好運似乎並不光顧我,我隻能做了圖書館的看門人;後來,我的兒子大學畢業不久,幫我圓了這個夢想,他成了新一任圖書館館長,而我,還在看門。兒子有一句話,說到了我的心坎上,兒子說,很多人都擁有願望,懷揣著願望,何必非要等待流星飛過呢……

那年夏天,在小城的大街小巷,總有人看著一個黝黑的小夥子,拉著行李車走著吆喝叫賣,那就是他。

暑假過後,他返回了學校,用賣薄荷糖的錢交了學費……

15年後,當年那個小夥子,成了當地著名的企業家,他開了一家服裝加工廠,主要招收下崗工人進入他的公司,同時,他還鼓勵自己的員工做家庭作坊,自己做老板。

他最喜歡給員工說的一句話就是,其實,老板是等不來的,沒有流星,願望一樣可以實現……

會打太極的傻子

我有一個給人印象很傻的鄰居,人稱“傻子”。

傻子經常遭到別人的欺負和嘲笑,偶爾,還有不拿自己當外人的鄰居,招呼傻子幫自己下地幹活兒。扛糧食,傻子雙手摁住一口袋糧食,一提勁兒就扛到了肩膀上,如抱起一個小小嬰孩。讓傻子扛西瓜的也有,傻子有把子傻勁兒,難免有力量用蠻的時候,所以,常常西瓜會爛,這時候,鄰居家婆子就要伸手啪啪地打在傻子的脊梁上,傻子一邊捂,一邊傻笑,那些爛掉的西瓜就是啥子的戰利品,活幹完了,啥子蹲在地頭幸福地吃,把西瓜水喝得呼嚕響。

傻子的父親是個舊社會落魄的私塾先生,傻子是他快60歲的時候生的,可能是老來得子,傻子在智力上有缺陷。好在父親並不嫌棄他這個老生兒,經常給傻子講故事,傻子也喜歡聽,每次都聽得入神,纏著父親讓他再講。

在父親為他講的眾多故事中,傻子最愛聽的是驢畫師的故事。

父親告訴傻子,在宋朝,有一位大畫家名叫朱子明,一開始,朱子明喜歡畫名山秀水,畫作雅致喜人,技藝脫俗,因此,也遭到同行們的嫌棄,處處詆毀朱子明,說朱子明算得了什麼畫師,他會畫什麼?充其量也隻能畫頭驢罷了!換做別人,早就惱了,但是朱子明並沒有惱怒,反倒心安理得地接下來這個綽號,閑暇的時候,朱子明也畫驢,畫得老邁滄桑。

一日,皇上需找一人畫頭驢,遍找不得,這時候,從民間傳來朱子明能畫驢的消息,皇上大喜,遂招朱子明前去宮廷,並封其為宮廷專用的畫驢畫師。弄得當初那些譏笑他的眾畫師無地自容。後來,朱子明專門備上酒席,宴請那些曾經譏笑自己的畫師,說,若不是你們,我也不會成為天下第一畫驢大師呀!

傻子托著嘴巴聽父親講到這裏,口水流得滿掌心都是,喊叫著說,我也要學朱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