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不能鋒利,就做鈍器2(1 / 3)

第一輯 不能鋒利,就做鈍器2

趕上前去,和命運打個照麵

去朋友的飯店吃飯,端菜上來的是一個年屆四旬的侍應生,戴著大黑框眼鏡,係著圍裙,很幹淨,他出門以後,我便問朋友,這是新來的主廚吧?

朋友說,不,是侍應生。

真看不出來,我怎麼看,他像個公司老總呢?比你這個老板還像?我打趣朋友。

朋友連連對我豎起大拇指說,你眼睛真毒!他以前是做藥材生意的,做得很大,我開飯店的錢都是借他的,這不,一不小心賠了,非要到我這邊來幫襯幾天,我安排大堂經理給他,他說啥也不做,非要做侍應生,真搞不懂。

我接茬說,放心吧,他在你這裏做不久的,好好待他吧。

朋友若有所思。

一年後,我再次來到朋友的飯店,問起那個戴眼鏡的侍應生,朋友說,他呀,真被你說準了,在我這幹得不到3個月就走了,我資助了他一筆資金,做起了海鮮生意,半年就鹹魚翻身了,現在又是身家上千萬的大老板了,在東北做蟲草生意呢。

聽到這些,滿桌子的人都歎服道,人才呀!這種人,是屬七星瓢蟲的,你打趴下他八次,他還照樣能反過身來。

朋友感歎說,是呀,你知道“眼鏡”在我這做侍應生的時候是怎麼說的嗎?

他說,人人都是侍應生嗎,我是在你飯店侍應顧客,同時,我也和大家一樣,都是在侍應命運。人交好運的時候,可以和命運稱兄道弟,不怕也無畏,人走背運的時候,就怕了命運了嗎?我不這樣看,我偏偏要趕上前去,和給我背運的命運打個照麵。

聽了朋友的轉述,滿桌沉靜,接著,我們共同舉杯,為敢於和命運打個照麵的“眼鏡”幹了一杯!

影子再長也是暫時的

人潮如鯽的大街上,一輛公交車在站台前戛然而止,七八個上一起向公交車門往上擠,這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閃入我的眼簾,他是我以前的老領導,被幾個年輕的小夥子擠得東倒西歪,最終踉蹌上車。上車後,老領導還未站定,車就開了,慣性把他晃得差點跌倒。

這不禁使我想起未退之前的他,專車接送,大會上、調研工作時、批示文件時,指點江山,神采飛揚,而此刻的他,被擁擠的人潮推推攘攘,滿額頭都是汗珠。

我不知道老領導自己有沒有失落感,我心底裏暗自替他感到失落。俗世的光華退盡,他如同一棵樹,遭遇了陰天,先前那個在他腳下廝守的冗長影子支離破碎,拾也拾不起來。

老領導的這種遭遇,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影子再長都是短暫的。

有沒有恒久的影子,讓我們一生都不寂寞?有沒有恒久的光環,讓我們一生都紅光滿麵?

我還看過一類人,也許他並沒有多少錢,但是,身邊總有一大幫人圍著他轉悠,出了事,有一大幫人前來幫他解圍,有了喜事,一大幫人跟他道賀,有了不開心,一大幫人前來寬慰。

這是什麼?是人格魅力!

偉大的人格是一個人恒久的影子,在這樣的影子裏,太多的人都願意前來乘涼、幫襯、賞光。

可見,一個人擁有讓其他人為其錦上添花的本事並不高深,高深的是,有人穿越千裏冰封,為你送來溫暖的炭火……

野草終將覆蓋所有的腳印

我的少年時光在農村度過。那時候,屋後就是園子,我經常和爺爺在園子裏采摘新鮮的黃瓜,西紅柿,或者用塑料薄膜給西瓜育苗。小時候的我十分頑皮,尤其是在夏日,整天整天的賴在園子裏,清晨,我會采摘一根帶著露珠的黃瓜,嘎吱嘎吱地嚼出幸福的滋味,或者是在太陽落山的時候,跳進園子旁邊的湖裏紮幾個猛子,無限的愜意。

15歲的時候,爺爺因病離我而去。我發瘋似的的哭,誰也拉不起來,直哭得天昏地暗,我在經常和爺爺共處的園子裏沉沉睡去。爺爺臨終前,有遺言,說要安息在屋後的園子裏,出殯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前往送殯的親朋好友把園子踩得一團糟,我的傷心又加重了一倍,爺爺走了,連他的園子也成了這幅樣子。

第二天,雨過天晴,天剛蒙蒙亮,我就跑到屋後的園子裏去平那些腳印。父親走到我身邊,憐惜地拉起我,說,孩子,起來吧,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就不要管了,一切終將過去的,孩子。

那這些腳印怎麼辦?我紅著眼睛問。

把這些腳印交給野草和莊稼吧,再多的腳印也終將被植物覆蓋。

爺爺已經離開我們十多年,我也早已告別了青澀的時光,參加了工作。

剛開始找工作那會兒,怎麼都不順。吃了不少苦,也跨過了許多溝溝坎坎,終於在一家企業安定下來,主要工作的編發內刊,在我的努力下,內刊形式逐漸靈活,內刊的內涵逐漸豐富,也全國的企業內刊交流會上贏得了好評。

不料,就在我所負責的內刊獲得殊榮不久,我就被從內刊主編的職位上撤下來,換成了一位新進單位的同事,並且把所有的功勞都記在他的名下,我這才意識到其中的玄機。得知這個消息後,我毅然遞交了辭呈,賦閑在家,專心寫我喜歡的東西,侍弄頤養心性的文字。

那又是一段生活的灰色期,固定收入突然消失,房貸和生活壓力泰山壓頂般降臨,這段日子,我回到了鄉下老家,一樣的老屋靜默著等待我的到來,一樣的園子,爺爺不在了,父親還在園子裏忙碌,整個園子被父親打理得井井有條。我再次想起了爺爺走後父親對我說的話:把這些腳印交給野草和莊稼吧,再多的腳印也終將被植物覆蓋。

我還年輕,我所遭遇的事情還不能算所苦難,充其量也隻是些小的挫折。父親的話如我心靈帳篷的一根柱子,支撐著我不停地往前走。兩個月後,一家媒體向我拋出橄欖枝,我找到了更加適合我的工作。

前不久,我在潛心研讀著名詩人沃爾科特詩集,在這本詩集中,我發現了一句令我意外的話:野草終將覆蓋所有的腳印。

這不是和父親當年對我說的話如出一轍嗎?在鄉下務農的父親肯定沒讀過沃爾科特的詩,唯一的解釋是,天底下所有的父親在孩子麵前,都是一位成功的詩人,那些來自父親的詩,如馬達一樣激勵我們在生命的原野裏快速奔跑……

實在夢想裏的大浪漫

夢想是個令人捉摸不定的名詞。單從造字結構上來看,夢=林+夕,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夕陽落在林梢?如此說來,夢想是件極其浪漫的景象。想=相+心,換算成上麵的表述方式,就應該是心上安放著一位宰相。這樣一看,夢想又是極其不可一世的格局。

若幹年前,在哈爾濱的一所中學裏,一堂作文課。當老師把一篇名叫《我的理想》的命題作文布置給學生們時,同學們奮筆疾書,然後,一個個宏大的理想爬滿了作文本,他們當中,有的想當飛行員,有的要做教育家,還有的要做科學家……在眾多學生當中,隻有一位與他們都不同,他的夢想很小,小到他的“夢想”剛一說出口,就遭到了大家的譏笑,他說:“我想當一名拉煤工。”老師平息了學生中的小喧鬧,小心翼翼地問,“能告訴我為什麼嗎?”他眼含著熱淚說:“我拉上煤車,媽媽就不會為過日子發愁了。”課堂裏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後來,這個男孩成了中國最棒的作家之一,他就是阿成。

多年來,我一直深愛著阿成的作品,他所寫的哈爾濱,寫的坡鎮,那裏的風物、那裏的河流、那裏的人情,還有發生在事物之間的或骨力剛強、或纏綿悱惻的故事,豐滿而生動,透過阿成的作品,讓我看到了一個人感情的厚實,還有從厚實的感情裏衍生出來的大浪漫。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的孩子,作家的心靈是一片土壤,透過少年阿成課堂上的一個小小細節,讓我讀到了人性的溫情和熨帖。

其實,有太多的大浪漫都是結結實實的,而非虛無縹緲。

我曾在合肥一家年代久遠的“工農兵”商店見到過這樣一個老人,他要買一雙布鞋,千層底的那種。如今,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千層底已經逐漸退出了市場,“千層底”養生,這點毋庸置疑,然而,大多數人都認為它不夠好看。但是,我遇見的這位大伯不同,他千挑萬選,終於選擇了一雙陰丹士林風格的布鞋,拿在手裏左看右看,似有什麼話要說。

服務員走過來問他,大爺,有什麼問題嗎?

老人發話了,能不能給我在鞋麵上繡一朵紅色的芍藥花,我老伴兒特別喜歡芍藥花。

這個還真不可以,做成的鞋樣就是這樣的。服務員麵露難色。

那……要是真有多花,就好了……老人猶疑著,打算帶著遺憾離開。這時候,“工農兵”的老伴走了過來,喊住了老人。老板是一位年屆五旬的中年女人,她問老人,我學過女紅,若是我幫你繡一朵芍藥花呢?

那太好了!老人喜出望外。

15分鍾後,一朵嫣紅的芍藥花立在了鞋麵上。老人千恩萬謝,非要多給商店錢,他說,我找了這麼多家商店,這下終於了卻了我的夙願。

老人付了錢,轉身離開,商店老板眼角含笑說,多浪漫的老人,他的老伴兒一定很幸福。

商店裏的服務員卻一臉木訥,因為,在她們看來,浪漫一定是鮮花、美酒、甚至是爭奪情人間的決鬥。

商店的老板說,俗世間的小小心願,往往才是大浪漫藏匿的地方,你們不懂!

服務員們接著笑。

的確,很多人都不懂,以至於,許多時候,我們騎著“馬”,還在望眼欲穿地找“馬”。

矛盾著,向前走去

張愛玲說,生活是一條活蹦亂跳的魚,你又想抓住它,又嫌它腥氣。

這話說得精妙,既道明了生活的陽光激越,又說盡了生活的粘膩感,讓人又愛又恨,這就是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不經意總會發覺,生活是一個矛盾結合體。它一手拿著矛,一手拿著盾,踉踉蹌蹌向前挪步。其間,難免有磕磕碰碰,不盡如人意的時候。遇見不隨人心願的時候,我們憤慨的摔桌子打板凳,氣憤平息後,又不忍自暴自棄,還得回過身來侍弄它。

生活就是這樣,如潑婦吵架,菜農拌嘴,拉拉扯扯,不知道影兒歸於安寧,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拌嘴聲再起,如此再三,周而複始。

生活是一場拔河比賽,我們都在暗自較勁,都想把中間的紅繩拉過界,讓自己成為勝利的一方,哪能次次都能如願呢?而有一次不如願了,我們就心不甘,所以,就有了煩惱。這讓我想起了米蘭·昆德拉關於幸福的闡釋,他說:“人類的時間不是循環轉動的,而是直線前進的,這就是人類為什麼不會幸福的緣故,因為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拉扯和較勁僅僅是煩惱產生的表麵現象,關鍵還是看我們心靈的旗幟是不是經得起世俗之風的吹拂。

人非聖賢,焉能睹世情而不動聲色?

清代怪才金聖歎在《如此則安之動心否乎》中所寫:“空山窮穀之中,黃金萬兩;白露蒹葭之外,有美一人。試問:夫子動心否乎?曰:動!動!動!……”一連寫了39個“動”字。這些“動”,會化作濃烈的訴求,求之不得,就成了真正的煩惱之源。

如何化解這些煩惱?我覺得,不妨追求而不癡求,惦念而不妄念,自自然然,本本真真,不強求,不蠻幹,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日子如流水,我們不妨做水上輕舟,日子如浮雲,我們也可做穿梭雲雀,和生活一個方向走,如遇逆流,我們靜下心來等一等,享受驛站裏歇腳的愜意,休整一下心情,再上路……

還是星雲大師說得好:“如得人意,卻不得我意;如得我意,卻不得人意;要得人如我意,除非我如人意;人人所得如意,大家萬事如意。”

生活是一個矛盾體,我們不妨在麻木時亮出自己的矛,挫折時亮出自己的盾,有分辨地向前走去。

不能領頭,就掉頭

我有兩位朋友,甲和乙,關於他倆,各有一個故事。

甲和乙都是主管,一心都想著往主任爬。

兩年後,甲撞得頭破血流,單位領導對他也一肚子意見,說他隻想著當官,不想著做實事了,把基本原則搞錯了,這樣的同誌,組織上哪能考慮他,讓他好好反省去吧!不想到,這一反省,就沒了期限,朋友甲在怨天尤人裏渡著慘淡的生活,時時處處都抬不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