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父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睛深邃而明亮,意境開闊而渺遠。
老教父一生都在過著頭腦滾燙的生活,暮年的一場變故,卻讓他的心境一下子涼了下來。多難的的涼啊!
難怪一位詩人說:所有的懷舊都是低溫的,心境在這樣的低溫裏,安然地結著智慧的晶體。
白鴿是一種生活的隱喻,太多的人願意在它的翅膀下“躲雨”。那些世俗的裹挾著塵沙的雨啊,迷蒙了多少歲月的光鮮,讓我們一直在蹉跎歲月,誤讀青春?
一位牧師曾經說過,有白鴿飛過的土地,是天使經常出沒的地方,在這樣的土地上,常常有愛善佐使下的奇跡發生。
他是一個生活潦倒的賭徒,欠了一屁股債,整天都有債主砸門索債。迫於無奈,他隻得鋌而走險,做了一名殺手。他是退役的特種兵,槍法很準,他接的第一單“生意”是暗殺一個男人。雇他的人是個富翁,隻要暗殺成功,他的債務就可以全部償清了。
他在暗殺對象家的附近選取了一個製高點,那是一片教堂的屋頂。他迅速地支好槍,很快就發現了目標,然後瞄準,就在他要扣動扳機的時候,一隻落在樹枝上的白鴿擋住了他的視野,槍的準星正好對準的是一隻白鴿的眼睛。那是一隻黝黑發亮的眼睛,在白色羽毛的映襯下,閃著明亮的光。
教堂裏的鍾突然響了,白鴿飛了起來,一隻飛向藍天白雲的方向。那一刻,他被眼前美好的一幕感化了,原來,生活中還有這麼美好的瞬間。他動搖了,稍後,他收起了槍支,轉身走下了屋頂……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是,他的所有舉動,都被樓頂旁邊的監控全部拍下來!
這是一個多麼不可思議的場景,由罪惡出發,卻最終以美善而完結。一隻白鴿的眼睛挽救了兩個寶貴的生命,他們當中,一個躲過了凶惡的槍口,一個躲過的靈魂的變異。
白鴿從窗口飛過,從心靈的窗口飛過……
撅嘴是為了親吻生活
我看過二戰時期的兩幅照片。
第一張是,一位小男孩穿著露腳趾的鞋子,破舊的褲子,帽簷上還爛了邊兒,他懷裏緊緊抱著兩份報紙,手裏拿著一份,在高聲叫賣。報紙上,報道者衛國軍在前線戰敗的消息,頭版附著陣亡人員名單。
照片信息欄裏寫著:這個以叫賣消息為生的男孩,還不知道他的父親也在陣亡名單裏。
第二張是,同一個男孩,同樣的地點。男孩手裏依然拿著一張報紙在叫賣,懷裏還抱著一遝。男孩胸前戴著白色的花,顯然,他已經知道父親陣亡的消息了。然而,他的目光炯炯有神,揮舞報紙的手勢充滿了堅定……
照片的信息欄裏寫著: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是來自生活的消息。
應該說,這是一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和孩子的眼神一樣深邃雋永。兩幅照片,像兩首生活的哲理詩,闡釋著悠遠的人生意義。
生活永遠都是一個未知數,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鍾將要發生什麼,但是,這對於一麵時鍾來說,絲毫不影響秒針堅定轉動的腳步,它還需要不停地向前走,沒有亂了步子。
一位詩人朋友說,陽台是城市撅起的嘴,花朵是植物撅起的嘴,月牙是天空撅起的嘴,飛簷是宮殿撅起的嘴。
我問他,為什麼他們都要撅嘴,而不是咧開嘴笑?
朋友說,撅嘴並不影響開心,撅嘴是個性的表達,換個方式說,撅嘴是為了親吻生活?
多俏皮的一句話,我倆擊掌表示讚同。
人生是一張常規性的報紙,而不是一張剪報,有我們愛看的消息,也有我們不感興趣,甚至不希望看到的消息。
退一步說,就算人生是一張剪報,也不能盡撿我們愛看的消息登載。我們做自己的主編,在心裏給自己辦一份報紙,那裏登載著生命的全部陽光和快樂。
褶子也是一朵花
她是一個不幸的女人。
36歲那年,丈夫就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不到三個月就離她而去。隻剩下她還有年僅6歲的女兒。
那段時間,她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一個人飲泣度日,生活過得暗淡無光。若不是還有個孩子,她早就想隨著丈夫去了。可是,女兒才上一年級,她若再去了,女兒該怎麼辦?
自從丈夫走後,家裏的頂梁柱便斷了,她的家並無多少積蓄,如不努力,很快就會出現困難。這時候,她想起了自己會製作麵點的手藝,就用丈夫留下來的錢開了一家包子鋪。
這樣一個月下來,可照顧孩子成長、求學,還略有盈餘。
由於她的手藝好,包子味道美,食客們絡繹不絕,30屜包子,用不了兩個小時就瘋搶一空。包子鋪的生意日漸紅火,但是,她卻隻在早上營業,幹完了早上就打烊收攤,絕不“戀戰”。許多人都很納悶,放著好好的錢你不掙,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其實,埋藏在她心裏的苦隻有她自己知道。丈夫都已經離她而去了,她包再好吃的包子,掙再多的錢,丈夫都不知道了,生命的意義自然就減少了一半。
兩年後的一天,她照例打烊關門,清洗碗筷,早上放學的女兒幸福地告訴她說,媽媽,我的作文得到老師誇獎了,還把我的作文當成範文在全班同學麵前來讀呢。
是什麼作文啊?媽媽看看。
她鼓勵性地接過女兒的作文本。這是一篇命題作文,題目是《我的媽媽》。其中有一段,女兒曾這樣表述自己——
媽媽是一張漂亮的臉,媽媽是一道美味的點心,以前的媽媽愛化妝,現在的媽媽很自然,以前的媽媽皮膚像一隻甜美的饅頭,現在的媽媽眉頭像一隻多味的包子。我想告訴媽媽,即使是包子也可以舒展眉頭,即使是包子也可以把折(褶)子開成一朵花。
她的眼淚來了,即使女兒還在寫別字,即便少年的女兒還未能全部了然生活的秘密。但是,透過女兒陽光一樣燦爛的心靈,讓她看到了自己必須好好生活下去的全部意義。
第二天,她的包子店在下午也營業了。在店裏最顯眼的位置,有她親自手書的一幅字——“褶子也是一朵花”。
我曾多次去過她的包子店,後來,隻要是原來來過這家包子店的人都說,包子店的老板娘比以前漂亮了,包子的味道更好了……
敢於撂荒的心
在英國倫敦的郊區有一位名叫斯蒂芬的畫家。先前,斯蒂芬隻是一位三流畫師,隻在地區範圍內享有一定名氣。所以,他的畫總是買不到高價,費時近1個月完成的畫作,多半被人以2000元左右的價格買走。盡管這樣下來,能夠取得些收入,但是,低不成,高不就,始終很難“更上一層樓”。
前來買斯蒂芬的畫的人越來越多,斯蒂芬開始浮躁起來,畫畫也不用心了,逐漸,大家發現,斯蒂芬的畫不如以前細膩了,賣畫的人越來越少。斯蒂芬苦惱極了。
一天,斯蒂芬有幸遇到了一位畫家前輩,趕忙把自己的疑惑說予前輩。
前輩聽了斯蒂芬的苦悶後,巧妙地問他:“假如現在買你畫的人還如以前一樣多,你開不開心?”
斯蒂芬點頭稱是。
前輩失望地搖了搖頭說:“斯蒂芬先生,如若那樣的話,你這輩子就隻值2000元!”
“為什麼?”斯蒂芬滿臉疑惑,甚至有了些惱羞。
前輩繼續開示斯蒂芬說:“你想啊,別人都拿2000元定價你的畫,趨之若鶩,為了賺錢,你的畫作勢必偷工減料,長此以往,你自己害了自己;退一步說,即使你仍然用心畫,畫工不減,長此以往,你在別人心裏已經成了定勢,你的畫隻值這麼多錢!”
斯蒂芬一下子醒悟過來。幸虧自己沒有一如既往地“火”下去,否則,假象的火會燒傷斯蒂芬自己啊!
斯蒂芬開始潛心創作,還傾盡所有,以3000元每幅的價格收回了自己原來售出去的畫作,買回來銷毀。
6年後,斯蒂芬的新作問世了。這幅畫一經出爐就受到了業內專家的一致認可,別人都說斯蒂芬成功了——斯蒂芬的一幅畫被一家拍賣行以10萬元的高價拍走!
對此,斯蒂芬隻是淡然地說,我用拍賣這幅畫所得的收入,終於可以完全回收6年前那些從我手裏流失出去的蒼白畫作了!
媒體開始紛紛評論,這種寵辱不驚的畫家才是真正的大師。
斯蒂芬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史鐵生先生的一句話:即便一塊荒地,你也要每天拾掇,別管它長不長東西。
沒有糧食進倉,不等於沒有收獲。碩果累累以前那些撂荒的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一顆敢於撂荒的心,這是成功者前夜的必要等待。
先打掃好自己的陽台
樓下的那家蛋糕店裏的蛋糕和蛋卷確實很好吃,我每次下班回來,都會忍不住聞著濃濃的奶香進去,稱上半斤蛋卷,或是蛋糕,打開電腦,泡上一杯茶,吃著這樣的人間美味,靜靜地瀏覽網頁,和遠方的朋友分享我一天來的喜悅。
這時候的我,是身心最放鬆的時候,沒有了纏手的工作,也不必理會俗事的牽絆,真真正正成了一個吃蛋糕的人,我隻屬於蛋糕,屬於快樂,而不再屬於別的任何事物。
那家蛋糕店的老板是個戴眼鏡的女人,很知性,我見過摘下眼鏡的她,像極了吳倩蓮,有一種女人天生透出來的韻味。我想,她的美貌,多少是和自己做出的“美味”有某種必然的聯係。
我曾問她,你家蛋糕是怎樣做出來的?為什麼就那麼與眾不同呢?
她隻是笑稱,秘密。
我也不便多問。一個多雨的清晨,她到我家來上網查閱資料,還給我帶來半斤蛋卷,又問到了先前那個問題。
她再次爽朗地笑了,她說,其實,好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覺得這也許和我年輕時的經曆有關。
她原本有著幸福的家庭,丈夫是城建部門的一個科長,自己也在銀企工作。直到5年前,她發現自己的丈夫出軌了。先開始,她一直對自己的丈夫是深信不疑的,大學時候他們就建立的愛情,婚後,他們生下了一個兒子。然而,也就在兒子剛出生不久,她接到了交警隊的電話,說是她的丈夫出車禍了。
她發了瘋地往事故現場跑,到了才發現自己的心都涼了,丈夫已經停止了呼吸,旁邊,還躺著一個陌生的女人。據那個女人回憶,事故發生以前,他倆正要趕往外地旅遊,在路上打情罵俏之際,車子不小心撞在了護欄上,才釀成了慘劇。
得知這個消息,她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罵。一口氣憋在胸口,當即昏厥過去。
丈夫走後的三個月裏,她都把自己關在屋裏,再也不願和外界交往。後來,單位也和她解除了勞動合同關係,她連工作也沒了。望著身邊哇哇大哭的兒子,她不知道哪裏來的勇氣,決心自己幹生意養家。
她把心底所有的怨憤都化作幹生意的激情上,才有了這家蛋糕店。
她說,如果你不小心在命運的陰雨天開了窗,一夜風雨大作,弄得你的陽台一塌糊塗,你千萬不要沉溺在氣憤中,這時候,你要先打掃好自家的陽台,這樣,幸運的小鳥才會落到你家陽台上。
透過她堅毅的眼神,我看到了幸運之神已經如燕一樣,在她的心靈深處做窠。
可惡的蔡京,可憐的蔡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