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知之明並能夠客觀評價自己

當你萌生嫉妒之心,或是有一定表現時,一定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真實想法, 與此同時,還要客觀地評價自己,從而找出自身的問題所在。另外,還要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意識,控製自己的負麵動機和感情。這樣一來,在認清自己之後,就能夠更客觀地評價他人,思想意識也能夠有所提高。

練就一種豁達的心態

何為豁達?簡而言之,就是開闊的心胸,開朗的性格。“人生苦短”,生命隻有一次,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培養一種“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胸襟,練就一種豁達的心態。更要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的客觀規律。

把嫉妒心理轉化為健康的競爭意識

當我們在嫉妒他人時,總會將目光集中在別人的優點上,卻不曾注意自己比對方強的地方,其實,任何人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當他人在某些方麵超越我們時,我們不妨有意識地想想自己的優勢,這樣就會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複到平衡的狀態。此外,嫉妒別人並不可怕,關鍵是看我們能否正視嫉妒,升華嫉妒之情。將嫉妒轉化為成功的動力,自然很容易超越別人。

虛榮心理:

莫把虛榮當光榮

欲望是人的一種本能,每個人都有追求名譽及榮譽的心理,這樣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虛榮心。若是我們能靜下心來自我反思一下,就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受虛榮心的驅使,自己或多或少都做過一些可笑的事情,說過一些可笑的話。在這些可笑的言行當中,有的也許無傷大雅,但是有些卻會令人生厭,更有甚者不僅沒有博得“榮譽”,反而招來了侮辱,惹出了禍端。著名的大文豪托爾斯泰就曾經說過:“沒有虛榮心的人生幾乎是不可能的。”一語道破天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我們,都擺脫不了追求榮譽的欲望。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中的女主人公,便是一個因貪圖虛榮而惹下禍端的典型。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故事往往更能發人深省。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家剛剛恢複高考製度時,允許每村推薦一個大學生,在這之前,鄉裏讀大學的都廖廖無幾,村裏更是從來就沒有讀大學的。就這樣,一位村裏的青年讀了大學,自此,村裏人將他看成是文曲星,更有人說他是天之驕子。

他本人開始感覺飄飄欲仙,心理更是得意不已。他的家庭本不富裕,老父親為了供他讀書,可謂是罄其家儲。但這位青年卻認為,讀大學是人上人的開始,於是,該花的不該花的都花,認為這樣才對得起天之驕子的自己。

在放第一個寒假時,他打電話給自己的父親,讓其到車站接他。當父親看到他時,他張開雙臂撲過去與父親擁抱,這種行為著實嚇了父親一跳。因為老實巴交的父親,從未見到這一著。當父親發現他未帶過多的行李時,就納悶地問道:“孩子,咋叫我來接你呢?”他神情自若地說:“爹,我上大學隻顧讀書了,都不知道走哪條路回家了。”老父親立即不悅地說道:“孩子,家裏那麼多活,我和你媽及你弟弟、妹妹都忙不過來,你是個男子漢,可別那麼嬌貴,不知道難道不能問一下嗎?”青年聽過之後,一連好幾天都不好意思麵對家長。

雖然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有虛榮心,但不得不承認,在現實生活中,擁有虛榮心的人並不在少數。如果你是個善於觀察的人,那麼,你就會發現,人們的虛榮體現在很多地方。例如,身邊的人,包括自己,總會有意無意地與他人相比,比官位,比車子,比住房,比打扮,比排場等。其實,部分人並不富裕,但卻會為了所謂的“麵子”工程, 硬是打腫臉充胖子,看到別人買別墅,自己借錢也要買;看到別人結婚排場很大,自己即使債台高築也要弄得更豪華,更氣派,結果私下裏是苦不堪言。

還有一部分人,在取得一點榮譽或是小成就之後,就自以為了不起,整日趾高氣揚地看待周圍的一切。更有甚者,本來自己沒多大本事,卻整日裝成恃才傲物的樣子,終日隱藏自身的短處,用長處與別人的短處相比,並且竭力排斥、挖苦、打擊、疏遠、為難比自己強的人,從而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即便人們都懂得,虛榮就是一個表麵的榮譽、虛假的榮名。但是,很少有人能夠不為虛榮所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人一個羨慕的眼神會使我們神靈活現,一句大而無當的恭維會讓我們頓時眉開眼笑,一個言過其實的稱讚更會讓我們沾沾自喜,一個虛而無意義的頭銜更是讓我們引以為榮……

針對虛榮心的種種表現,心理學家又是怎樣解釋的呢?心理學家給虛榮心下了這樣一個定義:虛榮心,就是追求表麵榮譽之心,屬於一種不良的心理品質。比如,有些同事總是靜不下心來做工作,而且做事情也很浮躁,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博得領導或他人的讚賞或羨慕。

從心理學角度講,這類人往往十分愛出風頭,處處講究排場,愛炫耀自己本不多的資本,以此獲得內心虛偽的暫時滿足;為了不斷提高和美化自己,他們往往會采取種種手段,以至於經常謊言滿天、處處弄虛作假。這類人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而是熱衷於搞一些“花架子”,沒有勤勤懇懇的態度和認真踏實的作風,總是喜好吹捧。

在現如今這樣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如果讓這種不健康的虛榮心理長期存在並影響我們的話,就會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地消極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讓心靈不再失衡,讓虛榮之心銷聲匿跡呢?心理學家給了我們以下幾點建議:

自尊自重

若想克服心中的虛榮,首要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尊自重。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的誘惑太多,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即誠實、正直,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欲望,以至於不惜降低人格來換取,最終無疑會是得不償失,隻有把握住自尊與自重,才不至於因為外界的各種誘惑,而錯失人生之中最美好的一切。

追求精神生活上的富足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我們無法根除虛榮之心,但卻可以縮小虛榮值,或是取長補短,即多尋找自身的長處和優勢,以求得心靈的平衡。例如,當看到別人擁有上千萬的資產時,我們不妨想想自己擁有的精神生活,例如我們擁有一個可靠的丈夫,一個可愛的兒子,這種溫馨浪漫的恬淡生活,又何嚐不是人生的一種富有呢?所以說,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多發現生活中所擁有的美好。適時地提醒自己,其實我們很富有,至少精神上是滿足的,如此一來,虛榮之心自然會遠離我們。

不為虛名所累

那些有著崇高理想的人,追求的往往是內心的寧靜,尤其喜歡追求一些真實的、美好的東西,從來不會因為貪圖虛名而煩惱。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在一些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這是因為他們心中時刻裝著自己的人生理想,從來不曾因浮華的外物而困擾。

有句古語說的好:“人貴有自知之明”。這意在告訴我們,要客觀地評價自己,既要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同時也要看到自身的短處和不足,畢竟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因此,我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奮鬥目標,不為虛名所累 。

自卑心理:

充分發掘自身的潛能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困擾,有些甚至會阻礙我們繼續前進。然而,一些問題之所以沒能解決,並不是因為問題的本身有多麼複雜,而是我們自己首先給自己設立了一個強大的“假想敵”,因而不敢去積極勇敢地麵對它。在麵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是輸給了困難,而是輸給了自己。戰勝自己內心的膽怯和懦弱,奮力拚搏,你會發現自己潛力無限。

1796年的一個黃昏,在德國的哥廷根大學裏,一位青年在吃過晚飯後,照例開始了他的學習:做老師單獨留給他的數學題。這其中有道數學題讓他感到非常費腦筋:要求隻能用一把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在紙上就畫出一個正十七邊形。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可是這個年輕人對這道數學題仍然沒有一絲的進展。年輕人為此十分懊惱,他認為跟隨著老師學習了這麼多年的數學,現在卻一點知識都用不上。同時,他並不相信老師會讓他單獨去做一道超越常規的題。

年輕人雖然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但是他並沒有被眼前的這道難題打倒,反而激起了他強烈的鬥誌——勢必要把這道難題解答出來。就這樣,他又重新拿起了圓規和直尺,繼續在草稿紙上一邊思索一邊不停地畫著,並不斷嚐試著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與方法期待著找到答案。終於,就在窗口露出了朝陽第一縷曙光的時候,這個執著的青年找到了答案,攻克了這道難題。

第二天,當他把習題和答案一並交給導師時,老師接過來一看,用懷疑的眼神和顫抖的聲音,問道:“這是你自己做出來的嗎?”青年人不解地看著老師,回答道:“是我自己做的,不過我用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出來,我覺得辜負了老師您對我的栽培……”聽到這裏,導師請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課桌上重新拿了一張紙,讓他再重新現場畫那個正十七邊行。青年沒有說謊,於是很快就又畫出了一個,導師激動地對他說道:“孩子,你知道嗎?你解開了一樁兩千多年來的數學懸案!偉大的阿基米德和牛頓都沒有完成的難題,你居然想了一個晚上就解答出來了,你真的是一個天才!”原來導師留作業的那天,不小心把寫有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