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笑
朱輝
郭居敬,元朝人,似乎並沒有多大名氣。不過他編撰的《二十四孝》卻頗具影響力,相當長的時期,它是中國最成功的道德教育讀本,也是發行量最大的書籍之一。
“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畫圖本子,是一位長輩的贈品:《二十四孝圖》……那裏麵的故事,似乎是誰都知道的;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隻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地講出這一段的事跡。”魯迅曾經這樣回憶。可見《二十四孝》曾經婦孺皆知,文盲都能爛熟於心。
《二十四孝》中的孝子故事,或許感動過許多中國人,不過現在看來,這些故事非但感動不了人,還很雷人。
《二十四孝》中第一個故事是《孝感動天》,故事的主角是舜,也就是姚重華先生。姚先生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是個盲人,由於母親早早去世,父親娶了個後媽,生下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名叫象。這個家庭人口構成並不複雜,卻發生了一係列怪異的事情。姚先生的父親瞽叟夥同繼母、弟弟,多次企圖謀殺他。一次,父親讓他修補穀倉的倉頂,在他爬上去之後,卻在穀倉下縱火。姚先生看來是個航空愛好者,他手持兩個鬥笠跳了下來,靠著這兩個“微型降落傘”安全落地。不僅毫發無損,還體驗了一把“飛一般的感覺”。
又一次,姚先生正在挖井,已經挖到地下N米。此時,瞽叟與象突然往井裏填土,可是姚先生居然可以像鼴鼠一樣,迅速在地下挖出一個地道,在地下氧氣還沒有耗盡之前,就從另一個地方破土而出了。
每次他父親和弟弟的謀殺計劃失敗後,姚先生都能像沒事人似的,過幾天又回到家裏,依然對他們很好,耐心等待他們的下一次謀殺。
後媽和同父異母的弟弟想謀害姚先生,動機還算可以理解。自己的親生父親一而再,再而三企圖下毒手,這事太奇怪。莫非他老人家懷疑姚先生不是他生理意義的兒子?書中既無暗表,也無明表,我們不好隨便揣測。另外,瞽叟是盲人,害起人來每每卻能親自上陣,身手似乎還很利索,著實讓人生疑。莫非他是裝瞎?最奇怪的是,這些謀殺肯定都是偷偷進行的,瞽叟、後媽、象作為犯罪嫌疑人,不可能四處宣揚這些事情,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事卻成為了全國皆知的秘密,由此為姚先生贏得了天下第一孝子的名聲。而這種名聲,正是他最終獲取天子位的關鍵。如果放在現在,媒體多半會懷疑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炒作,用的是老掉牙的苦肉計。
姚先生登天子位後,依然經常去看多次想謀殺他的瞽叟,孝敬如初,還封既無德又無能的象為諸侯。這無疑繼續感動著當時的民眾,不過我們不由要替象先生封地的老百姓捏把汗,這個惡棍當了諸侯,當地怕要民不聊生了。姚先生自己表演孝道,表演“齊家”的藝術,不該拿無辜的百姓作為犧牲品。
《孝感動天》樹立了舜(姚重華)的孝子形象,作為陪襯,他父親和弟弟就成了反麵人物。幾次未遂謀殺,相信都不會有目擊證人,那麼把事情傳出去的就很可能是舜自己。而一個孝子,怎麼會去讓父親背上汙名?越推敲,越可怕。
《戲彩娛親》中的孝子老萊子是《二十四孝》中的笑星,他是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逃到蒙山。這位老先生70歲了,父母猶在。為了讓父母心情愉快,老萊子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搖撥浪鼓,裝成天真的兒童。有一次給父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就順勢躺在地上學小孩哭,以博二老一笑。
70歲的老漢搖撥浪鼓,撒潑打滾,簡直就是一位“芙蓉爹爹”了。他的父母假如神智還清醒,肯定笑不出來,倒是會著急,因為他們的兒子看起來像是得了“老年癡呆症”,或者童年“幻想症”。
《埋兒奉母》是《二十四孝》中最恐怖的故事。情節大致是:晉代隆慮人郭巨,出身於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去世後,他放棄了財產繼承權,家產一分為二,給了兩個弟弟,自己卻獨自承擔起贍養母親的義務。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他越來越窮了,居然連飽飯都快吃不上了。郭巨的老媽很疼愛3歲的孫子,常常自己挨餓讓孫子有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