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1 / 3)

第八章 《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

在古今小說裏,人物綽號最多的恐怕要數《水滸傳》了,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將都有自己的江湖綽號。有的以動物名為綽號,有的以人物形體特征為綽號,有的以人物品行為綽號,還有的以人物官職為綽號,等等。

這些人物綽號不僅能深化人物形象,還能更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身份階層,讓讀者過目難忘。這也是作者匠心獨運之處。

【以動物名為綽號】

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漢,個個都有江湖綽號,因多為武將,所以以動物名為綽號的比較多,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一。

在《水滸傳》裏,有三分之一的梁山好漢是以動物名作為綽號的。其實,用動物名作為人物的綽號來塑造人物有兩方麵的意義:首先,是由於受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圖騰崇拜的影響。圖騰崇拜是發生在氏族公社時期的一種宗教信仰的現象,一般表現為對某種動物的崇拜。在原始人的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部分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係。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係。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準確些。其次,作者是為了表現人物的凜然不可侵犯,因此以動物(尤其是猛獸猛禽)作為比擬,是一種形象思維,讓讀者從綽號中感受人物的勇猛氣概,聯想與思想上深化人物形象。

在《水滸傳》裏用動物形象為綽號的共有十一虎、六龍、兩蛇、一麒麟、一雕、一獅、一鱷、一鵬、三豹、一獸、一蜃、一猿、一犬、一鼠、一蠍、一龜、一蚤。如:

旱地忽律朱貴:“忽律”這個綽號聽起來好像有點外族人的意思,其實它不是指民族和人名,而是指兩種猛獸:一種是宋代契丹語裏鱷魚的意思。“旱地忽律”即在陸地上的鱷魚;另一種指的是有劇毒的四腳蛇,它生性喜食烏龜,將獵物吃剩一個空殼後鑽入其中,冒充烏龜,看起來溫順無害,一旦有獵物靠近便發出奪命一擊,直接致其死命。不管哪種解釋,“忽律”是一種善於偽裝的可怕動物,用來形容朱貴的陰險狡詐性格可謂恰如其分。

摩雲金翅歐鵬:“摩雲金翅”即傳說中的“迦樓羅”,是一種大鳥。佛經中載,此鳥頭上有如意珠,翅有莊嚴寶色,鳴聲悲苦,以龍為食。因歐鵬身材高大,不僅有一身快步如飛的好功夫 ,還暗器一流。這個綽號相當貼切人物形象。

“病大蟲”薛永:這裏的“病”字並不是“疾病”的意思,而是指人物臉色發黃。而“大蟲”指的是老虎。 在《水滸傳》裏,薛永是因為原為軍官的爺爺得罪了勢力強的人,從此家道中落,而薛永雖有一身好武藝卻無法從軍殺敵,建功立業,猶如猛虎發不了威,因此被人叫做“病大蟲”。

【以人物形體特征為綽號】

在《水滸傳》裏,梁山英雄的綽號有的是根據人物的形體或外貌特征來取的。這些特征既符合人物的形體特征,又體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征,令人難忘。

在《水滸傳》中,施耐庵抓住人物的形體特征為人物設計綽號。這樣不僅使人物形象直觀化讓讀者過目難忘,而且還使人物綽號具有更高的文學價值。在梁山好漢裏,以人物形體特征為綽號的好漢有十八人。如:

青麵獸楊誌:因“麵皮上老大一搭青記”,所以因此得名“青麵獸”。

美髯公朱仝:因為長有一尺五寸長的須髯,故稱“美髯公”。

白麵郎君鄭天壽:因“生得白淨麵皮”,故號“白麵郎君”,上梁山之前是打做銀飾的銀匠。

豹子頭林衝:生得豹頭環眼,所以取號為“豹子頭”。

一丈青扈三娘:因身材修長、麵容姣好而得名,而一丈青是宋時形容美貌女子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