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紋龍史進:身上有“一團花繡,肩臂胸膛,總有九條龍”,所以人稱“九紋龍”。
【以武器為綽號】
在《水滸傳》裏,以武器為綽號的好漢也有不少,如“大刀”關勝,等等。
在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漢裏,有的好漢的綽號是根據人物使用的兵器來取的。這些兵器多數與人物所持的兵器有關,有些則是與當時的金國炮名有關。作者這樣獨具匠心的設計,一是為了讓讀者可以知道這些人物他們所賴以成名的兵器,其二是為了讓讀者了解當時社會的一些背景。例如:
大刀關勝: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代,精通兵法,使一把青龍偃月刀,所以人稱大刀關勝。
雙鞭呼延灼:名將呼延讚的後代,善用雙鞭,故號“雙鞭”。
雙槍將董平:用的武器是雙槍,舞如梨花遍體,勇猛無敵,人稱“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
沒羽箭張清:慣使飛石,像沒有羽毛的箭一樣,故號“沒羽箭”。在東昌府一戰,張清用飛石連打梁山十五員大將,從此“沒羽箭”之名威震天下。
金槍手徐寧:金槍法、鉤鐮槍法天下獨步,槍法變幻莫測,雁翎金甲刀槍不入。
【以神怪星宿名為綽號】
《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各有特色,有的英雄好漢的綽號是以神怪星宿名來取的,這是為什麼呢?
施耐庵為《水滸傳》中的人物設計綽號的確是很花心思的。以神怪星宿名為綽號,這雖然可以看得出作者是受到封建意識的影響,但也是作者獨具匠心的設計之一。
在這些以神怪星宿名作為的綽號裏,其中以“凶星”居多,這樣不僅體現了作者所塑造人物的勇猛凶悍,反映了他們不為封建禮教束縛的反叛精神,而且還加深了《水滸傳》的精神內涵,同時也與書中所謂“上應天命,星君托世”的梁山好漢說法相印證。另外,也是用對比來表現梁山好漢“號雖醜、心有義”的真性情。如:
赤發鬼劉唐:紫黑闊臉,因鬢邊生有紅痣,痣上麵還長了一片黑毛,故人稱“赤發鬼”。專使一口樸刀,武藝過人,攻打方臘時陣亡。
立地太歲阮小二:太歲是一種肉狀的生物,傳說生於土中,很厲害。如果有人惹怒了它,就會遭殃。立地,表明生活在地麵。叫阮小二為“立地太歲”,是因為阮小二性格剛烈,既不容忍別人欺負他,也不允許惡人橫行鄉裏。所以惡人都怕他,不敢招惹。
操刀鬼曹正:是林衝的徒弟。祖輩是屠戶出身,善於殺豬剝牛而且手段極好,所以人稱“操刀鬼”。 最後,在征討方臘時中毒而死。
母夜叉孫二娘:夜叉是佛教中的護法,喜歡吃人,但也是護法。母夜叉是比喻凶悍、潑辣的婦女。由於孫二娘在孟州道十字坡與張青開酒店賣人肉,專幹殺人奪貨的勾當,而且性情凶惡,所以人稱“母夜叉”。
八臂哪吒項充:背插二十把飛刀,會妖法,哪吒八臂,比喻能耐了得。最後,在同宋江征討方臘時,項充在睦州城被亂軍剁作肉泥。【以人物品性、誌向或遭際為綽號】
給各位英雄取綽號,是施耐庵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以人物品性、誌向或遭際為綽號,也可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在《水滸傳》中,有十五位好漢的綽號屬於“性格類”綽號,例如霹靂火秦明、黑旋風李逵、浪子燕青,等等。
霹靂火秦明:因其性如烈火,剛烈驍勇,恰似霹靂,故人稱“霹靂火”。
沒遮攔穆弘:步戰常用樸刀,馬戰使長槍。有一身高超的武藝,恃強衝動,橫衝直撞,無人能擋。此綽號形容得很傳神。
浪子燕青:通常把在外麵瞎混搗蛋的年輕人稱為“浪子”。但是燕青心靈手巧,不僅會吹簫唱曲,還精通相撲,而且還射一手好箭,稱燕青為浪子,並非全是貶義,相反卻含有誇耀的成分。他無所不通,不受封建禮法的約束,是位放任不羈的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