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回 滎陽喪父(下)(2 / 3)

正在此時,東路兵馬也到了,曹操疼得伏在馬背上,笑道:“可歎我今日竟死在朝廷兵馬手中,隻落得個‘叛賊’的名聲!”徐榮舉起大斧,運動千斤之力,便朝曹操背心砍去。那斧子在空中呼呼生風,勢沉力大。秦邵遠在三十步開外,鞭長莫及。

“嘿”,隻聽得東麵一聲高喊,緊接著“當”的一聲。曹操睜眼看時,徐榮戰馬中箭,險些將他摔下來。操大喜,拍馬而走。秦邵也上前護住。這時才聽見東麵喊聲:“孟德速去!”視之,乃是孝廉衛茲。原來衛茲聽張邈回營訴說曹操單獨出兵的消息,心中也憤恨不平,就帶著自己的軍隊,追趕而來。張邈與曹操是故交,也擔心他的安危,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加阻攔。此時衛茲一馬當先,看見曹操落難,連放兩箭。一劍被徐榮用大斧撥去,一劍正中馬腹。

衛茲後軍到來,不由分說,與徐榮混戰成一團。秦邵牽著曹操的韁繩,直望南奔去。回頭看時,隻有數騎相隨。曹操血流了一路,視線已經開始模糊,伏在馬背上動彈不得。秦邵引著曹操的坐騎在四顧尋找兒子的蹤影。正奔馳間,秦邵頓時感覺曹操馬韁脫落,絕影馬“撲”地一聲,摔倒在地。曹操灰頭土臉,滾在一邊,痛楚不堪。秦邵勒馬而回,下來扶起曹操。敵人十數騎又追來,顯然是徐榮派出多路哨探,八麵尋找曹操下落。隻見那群騎兵,有的持長槍,還有幾個握馬刀,甚至還有一人配弓,很可能是一“什”[2]。秦邵把曹操拉到一邊,教從人護衛著,取了一條長槍,親自回馬交戰。

弓騎乃是最大的威脅,由於他飄忽不定,又能遠射,因此極難防備。但能縱橫馳騁,又百發百中者,實屬難得。故而一支部隊中,騎射之士往往十分金貴。秦邵看見那弓騎,獨佩銅邊馬鞍,懷疑他就是“什長”。心下決定,擒賊擒王。隨即一提韁,一夾腿,直奔那騎衝去。什長兜馬而走,回身放箭。秦邵伏馬閃過,手起一槍,刺中其臂。左右槍騎來夾攻秦邵。邵不與他們糾纏,拿槍杆一磕馬股。那馬鳴嘶一聲,揚蹄而走。眾人拉開距離。未出三十步,秦邵看見追擊者的影子就在身後,猛地勒馬,倒施槍刃,回身一桶,正中來者坐下駒。那人被掀翻下馬,翻滾著逃命去了。後來群騎,刀槍齊至——馬刀徑撲前胸,長槍直刺麵門。邵運槍格擋,不料被馬刀劃中,左肩血流如注。

這廂正在惡鬥,那邊有兩騎長槍,卻直奔曹操。秦邵欲回,奈何分身乏術。晃神間,險些又中一槍。霎時,北麵林中早木曳動,一員將軍領百餘士卒殺出,大呼道:“休傷我主,曹洪來也!”那些騎兵被嚇了一跳,趕忙回馬逃命去了。曹洪下馬,見曹操臥於樹邊,趕忙把他扶起,就往馬背上馱。

曹操雖然疼痛,但經剛才一驚,已經清醒。他見曹洪讓馬,連忙問道:“子廉,我豈能上你的馬?”

“敵人的騎兵退去,必然聯絡大軍來追趕。您的馬已死,我曹洪願意步戰殺條血路,一同出圍。”曹洪丟棄長槍,隻握刀在手。

曹操雙手亂擺,隻是不肯上馬,曹洪說:“天下間可以沒有曹洪,卻絕不能沒有您啊!您怎麼可以逞一時義氣,而使自己陷於險地呢?您要做的是文王、勾踐,絕不是龐涓、項羽!”曹操哭著上鞍,策馬而走。

一行人複行四五裏,汴水正好攔住去路。再望東,隻聽得見喊殺聲漸漸逼近。望西北,馬蹄踏起的塵土已然可見。這樣的規模,一定是大隊的騎陣——沒準兒就是徐榮親自帶領的人馬。現在前有大河,後有數路追兵,叫天不應,喊地不靈。秦真在馬背上挺起身子,眺望遠近,急切地尋找兒子的下落。

曹操對大河而泣,說道:“我曹孟德三十年來忠於大漢王室,不求顯官厚爵,但願救萬民於水火之中。而今會同義兵,興戈伐賊,不得已耳。奈何勢利使人爭,同盟自相忌。今日死於此也!”

曹洪拖刀上前喝道:“我等願背水一戰,死也要保你殺出!”秦邵等人都點頭稱是,相隨百餘士卒,無一畏懼。操拱拳拜謝道:“幸與諸位同生死!”他勒馬回頭,抽出寶劍,大喝一聲:“列隊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