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農迎商(3 / 3)

武威城設計得井井有條,可容納一百萬人口,最大人口容量兩百萬,總預算為五百萬兩白銀,預計九個月完工。

徐建明看得腦門出汗,不得不提醒說:“殿下,這種規模的城市相當於其他帝國的國都了,如果按照你的設計,即使有足夠的人手,也將花費兩年時間和五百萬白銀才能將城牆和部份公共設施建成啊!另外,這樣的話,也將把周圍的許多農田和村莊包括進來。”

楊成風沉吟了一下說:“嗯,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我也想過這些問題。錢的事好解決,關鍵在於完成的工期一定要控製在一年以內,這一點就需要靠你的設計和調度了。我設計了一種打夯的器械,可以節省不少勞力,提高工作效率,對於搬運、起重、抹灰砌牆等我會想些辦法,發明些東西出來。另外,你隻要把城牆、護城河、道路、飲水和排水設施建好就行了,市政廳等公共設施都可以等以後再說。記住,最關鍵的一點是要一年內完工。”

“好吧,我盡力而為。”徐建明憂心忡忡地說:“不過,你至少要保證我有二十萬以上的勞力可供使用。”

“這個沒問題。”

第二天,建設部的規劃設計人員開始在武威城周圍丈量土地、設立標誌,財務人員奔赴各地采購建築材料和其他物資,召集勞工隊伍,建設新的武威城的準備工作拉開了序幕。

同時隨著楊成風的求賢令的發布,武威各家客棧的生意一時間極為紅火,位於遼王府一側崇仁坊的幾家客棧更是早已掛出客滿的牌子。也難怪,且不說華貴舒適,光憑這地理的優勢也讓它們占盡了風光。崇仁坊西街直對遼王府的大門,與政務院選院相隔不遠,不論是考核還是看榜都極為方便。南臨東市,更是燈火不絕,熱鬧非凡,全無氣悶苦閉之憂。

武威館乃是崇仁坊幾大客棧裏最為知名的一家。縱武威唯一館,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主人的驕傲。武威館也確實名副其實,占地頗大,除了主樓外,另有清幽獨院,湯屋食館,車馬棚舍等,可謂一應俱全,實在讓人難以挑出不滿之處。

武威館二樓,田英先推開雅間的雕花木欞,向外看了看,回頭道:“此間好是好,不過未免太過鋪張了,再說,武威別的客棧也不見得差,怎麼這裏如此之貴?”

他身後的田景奎看著這位淳厚老成的族兄,略顯峭拔清瘦的臉上露出一絲玩世的微笑,道:“這地方另有妙處,怕是哥哥不得而知。”

“哦?”田英先確實有些好奇,不禁問道:“說來聽聽。”

田景奎一笑,道:“出了這崇仁坊,南邊就是平康裏。這兩地相隔一街,那平康裏可是秦樓楚館之所在,住在這裏的,豈是全然為了求賢便利。”

田英先連連搖頭,歎道:“這種事情,提也不要提……真是世風日下呀。”忽然好似有所領悟,狐疑道:“此間之事景奎為何如此清楚?”

田景奎哈哈一笑,道:“我前幾年遊學武威,你道每天隻是吟詩習字嗎?”

田英先搖搖頭,他年近三十,持重老成,自然對這個族弟的放蕩不羈的作風極不讚同,正色道:“景奎,此非聖人之道!”

田景奎毫不在意,傲然一笑道:“聖人之道大多迂腐。想謝安閑暇攜妓東山門,危時談笑安黎元,何等瀟灑恣意,也不妨成就千古功業!”

田英先向來說他不過,此刻雖不讚同,卻依舊找不出言語反駁,隻得默然不語,不再答話。

田景奎見他略有不快,笑著拉他道:“哥哥生哪門子悶氣,不如和兄弟下樓喝酒。”

田英先強他不過,隻好相隨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