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得敝邦全羅道所轄之泰仁,古阜等縣,民皆凶悍,性情險譎,素稱難治。近月年附竄東學教匪,聚眾萬餘人,攻陷縣邑一數處,今又北竄陷全州省治,前經遣練軍前往剿撫,該匪竟敢拚死拒戰,致練軍挫敗,失去炮械多件。似此頑凶,久之殊為可慮,況現距漢城僅四百數十裏,如任其北竄,恐畿輔騷動,所損匪細。而敝邦新練各軍現數,僅可護衛都會,且未經戰陣,殊難用以殄除凶寇。倘滋漫日久,其所以貽憂於中朝者尤多。查壬午、甲申敝邦兩次內亂,成賴中朝兵士代為戡定。茲擬援案,請煩貴欽差迅即電懇北洋大臣,酌遣數隊,速來代剿,並可使敝邦各兵將隨習軍務,為將來捍衛之計。一俟悍匪挫殄,即請撤回,自不敢續請留防,致天兵久勞於外也。並請貴欽差妥速籌助,迅賜施行,以濟急迫,至切盼待。
袁世凱接到朝鮮政府的救援具文,立即轉電李鴻章:
韓歸華保護,其內亂不能自了,求華代戡,自為上國體麵,未使固卻。如不允,他國人必有樂為之者,將置華於何地!自為必不可卻之舉。倭如多事,似不過借保護使館為名,調兵百餘名來漢,日公使已經聲明,其政府必無他意。
李鴻章接到袁世凱的轉電,即時會同總理衙門具奏清廷。同時電令駐日公使汪鳳藻,將清國出兵朝鮮之事照會日人政府。
次日,清廷下道諭旨,著李鴻章籌備,迅即調兵助剿。
6月4日,李鴻章即遣直隸提督葉誌超與太原總兵聶士誠,率領3000精兵,乘北洋招商局汽船由牙山登陸。
5月底,“天佑俠團”的首領內田良平,見“放火”成功,也通過早已在漢城活動的日人浪子,比袁世凱還早上幾天,就已經向平岡浩太郎發回密電,報告了東學黨起義的動態。
平岡浩太郎接到電報,喜不自勝,立即造訪陸軍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中將,向他報告“放火”成功的消息。
川上操六大為興奮,深深吐出一口氣,啊,十年了啊!十年的夢想,實在是太長了!“大日本帝國”的計劃就要實現了!
連連一陣感歎後,川上操六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立刻將這一消息報告日人陸軍大臣大山岩和陸軍參謀本部參謀長有棲川宮熾仁親王,東京當即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於6月1日起,以開展陸軍大演習為名,將郵船公司的輪船集合起來,時刻準備運兵朝鮮。
6月2日,日人政府得知東學黨起義軍占領全州的消息之後,首相伊藤博文立即召開內閣緊急會議,正式通過以“保護使館僑民”為借口出兵朝鮮的決定,並報請天皇禦批。
內閣的這一決定,立即得到日人天皇的許可,當日即向陸軍大臣,海軍大臣,參謀總長及海軍軍令部長傳敕語:
今朝鮮內亂烽起,氣勢猖獗,為保護在該國的我國國民,決定派遣軍隊,卿等應悉心協商,妥善處理。
陸軍參謀本部部長有棲川宮熾仁親王開戰心情迫切,提議先派一個7000人的混成旅團迅速赴朝。但是,卻被參謀次長川上操六勸阻,認為派混成旅團赴朝須得清國出兵之後。
日人政府一麵秘密進行戰爭動員,一麵密切注視清政府的動向,同時密電日人駐朝代理公使杉村濬,指示他設法誘使清國駐朝鮮通商事務大臣袁世凱,鼓動大清出兵。
這天上午,日人駐朝代理公使杉村濬前來漢城公署拜訪袁世凱,想從他這裏探詢清政府的態度。
杉村濬原本就和袁世凱個人私交不錯,但一經涉及到本國國家利益,日人的外交官個個又都成了流氓和婊子,流氓是指其盡耍無賴手段;婊子是指其一旦翻臉,再也絲毫無情可言。杉村濬如此、大鳥圭介如此、陸奧宗光更是如此。
杉村濬與袁世凱稍作寒喧後,便開門見山地問:敢問總理大人對朝鮮東學黨暴動一事,貴國政府將做何打算?
袁世凱何等人物?他一聽杉村浚有此一問,便知來人目的,便反問杉村濬道:大清國對如何處置東學黨之亂,尚未作出裁決。不知貴國政府對此持何態度。
杉村濬很是一副坦誠的樣子,說:朝鮮一直對敝國懷有敵意和戒心,故敝國對平亂一事不願插手。即使派兵來朝,也不過百餘名,可保護公使館安全足矣。可貴國就不同了,貴國乃朝鮮之“上國”,怎可坐視反黨作亂,危及政府,而作壁上觀呢?
袁世凱見杉村濬話說得如此誠懇,又合乎情理,便有所失去了戒心。何況一個國家派兵去到另一個國家平亂,這也不是一件能夠偷偷摸摸的事。尤其我大清國,作為朝鮮宗主上國,應邀出兵平亂本就是理所應該且堂而皇之的事。如此告訴你料也無妨。於是,袁世凱便將自己真實想法告訴了杉村濬。並聲明這隻是個個人想法,一切還要聽從北洋大臣安排。
杉村濬心中竊喜,但他又深知袁世凱實非一般普通人等,此人廣有計謀,且又生性狡獪,要讓他上一回當比登天還難。杉村濬便起了慫恿之心,目的是想從袁世凱口中再套出點東西,於是便說;俄國對朝鮮早有覬覦之心,而今朝鮮有事,內亂不能自了,貴國如不出兵相助,他國必然樂意為之,到那時,貴國顏麵情何以堪?
袁世凱聽後,甚覺杉村濬言之極當。
事實上,上次朝鮮政府選派洪啟薰率800名壯衛京兵南下平亂,朝鮮兵曹判書閔泳駿代表國王和閔妃前來向他谘請時,袁世凱曾經向其流露出過願代為戡亂的意思,遺憾的是,閔泳駿當時並沒能理會到這層。但他又擔心自己十年苦心維護的清國在朝鮮的名譽和地位,會因此而受到衝擊,因此派出徐邦傑隨行照料,一來偵察起義軍的情況;二來了解洪啟薰部下的作戰狀況,為日後事情一旦發生不確定變數,而提前作好準備。
6月4日,日人政府接到清國駐日公使汪鳳藻發來的照會,內稱清國政府將應朝鮮政府乞請,出兵赴朝戡亂。根據清、日《天津條約》特將此照會貴國政府。
日人外相陸奧宗光接此照會,盡掃往日斯文,一陣狂笑下來,大咳不止,差點兒沒興奮得咳死過去。因為此人此時已患上了嚴重的肺結核病,後來死也死這上頭了。陸奧宗光不顧病體,將清國出兵朝鮮這一事實第一時間知會給了川上操六。
6月4日晚,日人外相陸奧宗光訓令正在國內休假的駐朝公使大島圭介,立即停止休假帶兵回到朝鮮,並囑咐其在向清國駐朝官員及駐漢城外國官員說明時,隻講保護使館及僑民,此外“保證絕無他意。”
川上操六也按奈不住在大叫起來;“放火”完全成功了,“天佑俠團”功不可沒。
6月5日,按耐已久的軍國主義分子們就立即成立了由陸軍大臣、海軍大臣、總參謀長、參謀次長、海軍軍令部長參加的戰時最高指揮部——大本營。
日人,這個民族被扭曲了的國家,終於撕去其偽裝已久的文明外衣,露出了他野蠻凶惡的豺狗本性,向著他善良的前鄰右舍們,張開了茹血飲毛的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