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自作孽 引鬼附體釀國禍(2 / 3)

內田良平一下被問楞了,他沒想到麵前這人如此之楞,雙方乍一見麵,就提出這麼一個嚴肅的問題。就在他稍為楞神的時候,全琫準又一次鄭重地追問道:內田先生,我在問你話呢,你了解我們東學黨的綱領主張嗎?

內田良平見對方一再追問,知道這個問題是繞不過去了,便硬撐頭皮說出大白話來:“逐斥洋倭”那是你當初提的,如今我等甘冒生死和你一起戰鬥,你應改改。

全琫準聽了有些不高興,但又覺這玩藝兒說話直截了當,人還算坦誠,就問:依內田先生的意思,該怎麼改才好呢?

內田良平生怕話說突嚕了嘴,難以收場事小,說不定會壞了“放火”計劃,於是便以攻為守地說:“輔國安民,盡滅權貴,懲辦貪汙”是很有號召力,能夠喚起大眾投奔義軍,但“斥洋斥倭”,現在要改改,我等既來輔助將軍,彼此既如兄弟,兄弟間還要拔刀相向嗎?這讓我們很不好向國人交待呀。

全琫準覺得對方說得也不是全無道理,同時又想到起義軍目前處境,很想得到“天佑俠團”和日人政府的幫助。為大局計,作些讓步也是可以的。於是向內田良平說道:內田先生,你看把“斥洋斥倭”改為“反對侵略如何?

內田良平稍作沉吟了下,表麵附和著說:就“反對侵略”吧。心裏卻在想隻要達到“放火”目的,侵略不侵略,你說了不算。

可全琫準卻不知道其中的厲害,他這麼做豈不知是在引鬼附身啊!及至後來竟給自己的國家帶來了滅頂國禍。

也該合著人家日人“天佑俠團”露臉,這邊剛剛放下慶祝合作的酒杯,那邊就有探子來報,兩湖招討使洪啟薰率領壯衛營800名京兵,直奔淳昌而來,估計明天清晨即可到達淳昌附近。

原來洪啟薰見起義軍聲勢浩大,就一直窩在全州城內,不敢輕易出兵。後見國王又有一支援軍派出,馬上就到,洪啟薰生怕援軍搶了頭功,決定率先南下直赴淳昌,企圖一舉端了全琫準的老窩。

麵全琫準在內田良平的謀劃下,決定“誘敵深入”,全殘洪啟薰人馬。對此洪啟薰卻渾然不知,當他信心十足,率領800名壯衛營京兵剛剛進入長城郡黃龍村,便立刻遭到起義軍伏擊。在這場伏擊戰中,“天佑俠團”的成員像一隻隻急紅了眼的惡狼,衝殺在起義軍的前頭,刀刀見血,殺得京軍個個膽寒,連忙退縮。洪啟薰見勢不妙,連忙率領部分京軍逃回全州城內。這次戰鬥,費時不多,全琫準率領起義軍大獲全勝,不僅擊斃領兵官李學承,還俘虜了不少京軍。

緊接著,全琫準抓緊戰機率領起義軍直赴全州。全州判官閔泳升聞訊立馬逃走,洪啟薰雖然放了不少炮,給全琫準的起義軍造成很大損失,但最終還是未能抵擋著起義軍的猛烈攻擊,而退出全州城。

6月1日,全州失陷。

消息傳到漢城,氣得袁世凱吹須瞪眼一陣子破口大罵道:

方今東學跳梁,招討重任,而使孺子之洪啟薰任之。國家不誤而何?餘近遣使至戰地偵察,將無威嚴,軍無紀律,官校終日不為一事。兵卒出入閭裏,偷財貪色,為害居民賊軍在前。則遠陳於數十裏以外,待其退卻,然後追討,是討賊之本意?

正在袁世凱怒發衝冠,日爹搗娘地吼罵之時,閔泳駿帶著一付哭喪的樣子,前來緊急拜見袁世凱。

閔泳駿將全州失陷的經過簡單地給袁世凱講了一遍。袁世凱聽了後問道:貴國王及政府有何打算?

閔泳駿說:聽說全州失守被東學黨占領,國王和王妃,還有滿朝大臣甚是恐慌,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正好適逢洪啟薰從前線飛奏密函,力勸國王請兵乞援。國王和閔妃娘娘及諸大臣也都讚同。所以,我這次前來,正是奉了王命商請閣下,乞求上國出兵勘亂。

袁世凱回答說:這沒什麼問題,但必須由貴政府正式具文前來,世凱才能代轉,電請北洋大臣核示。

如此重大之事,袁世凱竟然絲毫不假思索地就應承了下來,是否有點魯莽些呢?其實不然,早在上次電請李鴻章派兵船來朝彈壓局麵之後,袁世凱對此早有熟慮,在他認為:我大清與朝鮮乃宗屬關係,朝鮮有了內亂不能平息,乞請大清出兵代為戡平,大清自是責無旁貸。如不其然,難道讓他國出兵代戡不成,那才真是丟盡了大清的臉麵呢?所以非答應不可。

其實剛才在談話中,閔泳駿有意對袁世凱隱瞞了一個重要情況,那就是洪啟薰率領壯衛營京兵與起義軍在黃龍村那場伏擊戰中,發現有日人參加,洪啟薰當時大驚,立即派快馬飛報,奏請國王和王妃乞請上國出兵代戡。閔泳駿 隱瞞這一細節的原因,是惟恐袁世凱得知東學黨背後有日人在支持,有所顧及,以致於拒絕電請清廷發兵。可這種事又怎麼能瞞得過袁世凱呢,就在閔泳駿前腳剛邁出漢城公署的大門,徐邦傑從全州發來的電報後腳就跟上來了,電報報告了袁世凱起義軍有日人參戰一事。

看了電報,袁世凱頗感意外。徐邦傑的情報絕對不會有假,問題是東學黨果真有日人政府背後支持,事情就顯得棘手了。關於請兵代戡一事,還須審慎處之。

在經過一番思索之後,袁世凱決定親赴日人駐朝公使館,向杉村濬探詢究竟?豈不知此時的杉村濬早已有了對策準備。原來杉村濬也在時刻密切關注著全州方麵的情況,洪啟薰連連敗北的消息,早有密電報來,“天佑俠團”參戰一事已不再成為什麼秘密了。

杉村濬見袁世凱進來會客廳,臉色很不好看,便滿臉堆笑地上前迎接說:是誰這麼大膽,竟惹得閣下如此不高興啊?

袁世凱絲毫不客氣地說:難怪前些天,貴公使聲稱貴國不願插手平亂一事,原來其大有端倪啊!說著,將徐邦傑發來的電報一把按在茶幾上,看看吧,這是怎麼回事。

杉村濬從茶幾上拾起電報,看完後竟不屑地將電報順手擲於茶幾上,仰麵大笑。

袁世凱冷笑了聲,說:這很好笑嗎?這就證明了貴國早已在背後支援東學黨了。若非手下人親眼目睹,我袁某人對此是絕難相信的。貴公使難道對此不想解釋些什麼嗎?

杉村濬此時已收住了笑聲,說道:這個不難解釋,在敝國有很多這樣無正當職業的武士,他們自稱“浪人”,到處周遊,靠賣武藝為生,換言之,就是誰出錢,他們就為誰賣命。很顯然這些個日人,定是為東學黨收買的“浪人”。他們根本就沒有資格代表敝國政府。若照閣下這麼一說,如果有人看見官軍裏有清國人出現,也可以說成是貴國在出兵平亂了?

袁世凱“這”了一聲,問道:這麼說貴國並未支持東學黨了?

杉村濬立刻說:絕無此事。我前些天己經說過,敝國從來無意插手此事。

回到漢城公署,袁世凱便立即起草電文,專等朝鮮政府請兵具文一到,立刻發出。

到了第二天,袁世凱剛到公署,閔泳駿就匆匆送來了朝鮮議政府的乞兵具文,請求袁世凱轉告北洋大臣助剿,具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