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東學黨這場農民起義處於萌發時,袁世凱就屢勸國王李熙“早為剪除,毋使滋蔓”以早遏亂萌。在崔時亨率領眾教赴漢城上書時,袁世凱又向國王李熙提出“格外鎮定,毋遽驚惶。為世民倡,宜速治魁首以厲其餘,並出示剴切的諭令禁止。”可是國王李熙均把袁世凱這些建言當成了耳旁風。到了崔時亨在忠清道報恩郡舉行“南北兩接”大集會時,麵對東學黨人漸成燎原之勢的動亂,朝鮮王廷這才感到了事態的嚴重,國王李熙和閔妃一時方寸大亂,遂派外署督辦趙秉稷前來與袁世凱籌商,袁世凱遂向國王李熙提出:簡派公正臣前往撫輯,將城鎮的貪官汙史和苛政分別汰除,再調各處練軍到那裏虛張聲勢,顯示將進行征討,並切實明白地吩咐其解散,倘若終不遵從,再議進剿。遺憾的是朝鮮王室和政府仍是畏葸不決。後經袁世凱一再勸說,並表示願自任督剿,朝鮮政府這才派魚允中趕往忠清道報恩郡集會場所,驅散了東學黨的集會。
另外,為將東學黨暴動剪除遏止於初時階段,早在2月15日全琫準在古阜舉行首次起義時,袁世凱就上報李鴻章,要求北洋派兵船赴朝彈壓:
東學邪教聯名訴請韓王盡數驅逐洋人,屢有揭貼榜文,沿西方人門前多端詬詈,聲稱將驅逐殺戮。在漢城的洋人都大為恐慌,凱屢勸韓國政府嚴厲緝拿懲辦,終畏怯不敢,剛才英國官員禧在明來稱,各國洋員均要求調兵船防範,已告以中國有彈壓責任、應該靜候。請求凱速調數船,以防意外,而消除各國的疑懼雲。查西方即等待中國彈壓,自然屬於好事,乞即電令水師,迅速派遣兩艘兵船來仁,以盡彈壓之責。
從字麵上來看,這實在是一份再也正常不過的電請,其動機無非是應外國駐朝使節請求,為穩定漢城局勢,杜絕列強以保護僑民的名義出兵幹預朝鮮的局勢,這與與清廷的對朝政策是一致的。遺憾的是,正是這份電請卻成了後人對袁世凱橫加指責和汙垢的鐵證。他們多把引發後來那場戰爭責任歸咎於袁世凱,認為是袁世凱錯誤估計形勢,導致李鴻章派兵赴朝事平亂,給日人造成了發動戰爭的口實。其實,無論是清政府出兵與否,日人發動戰爭已成必然。因為他們為了與清國打一場戰爭,已經足足準備了十年,這在前麵已經有過敘述。至於戰爭的借口,日人總會找到的,隻是或遲或早的問題。
5月4日,全琫準在白山大本營宣布了有名的“白山檄文”:
吾輩舉義至此,決非他故。所望拯百姓於塗炭,奠國家於磐石。當內斬貪虐之官吏,外逐橫暴之強敵。舉凡苦於兩班富豪之民眾,與夫受辱於方伯、守令之小吏,皆與吾輩同其怨恨,勿少躊躇,勿失良機,其速奮起。若失良機,追悔莫及。
這篇檄文還真有效,不到幾天功夫,全琫準的起義隊伍就一下子發展了13000多人。這支隊伍高舉著寫有“輔國安民”,“除暴安良”等漢字大旗,一路攻城掠地,連克扶安,金溝兩邑。全琫準在白山起義的消息震動了三南地區。全羅道觀察使金文鉉率250名差役和臨時招募褓負商千餘人來打全琫準。全琫準巧以伏擊戰術,於5月11日晨,在離古阜20裏黃土硯全殘官兵。當夜又乘勝前進,攻占了井邑,直逼全羅道首府——全州。
朝鮮國王李熙聽到這一消息,嚇得魂都要散了,匆忙派全羅道兵使兼壯衛營正領官洪啟薰(作者注:亦即洪在義)為兩湖招討使,率800京軍鎮壓起義軍。
在洪啟薰尚未出發之前,朝鮮國王李熙和閔妃商量了下,覺得國內發生了這麼大事兒,如今又要發兵招討還是商請袁世凱一下好。這個人有時是很惹人生氣,但這人還是很有詭謀。閔妃也知道袁世凱與洪啟薰關係私密,想來一定會幫忙的。於是使派趙秉稷前往漢城公署拜見袁世凱。
一見趙秉稷匆忙到來,袁世凱立刻猜到此人一定是為東學黨的事而來。趙秉稷剛一進來,袁世凱便迎麵說道:不用客套,有什麼事邊坐邊說。是不是東學黨又有新舉動了?
趙秉稷邊坐邊說:閣下英明,都快打到全州了。不知大人有何賜教。
袁世凱正了下身子,幹咳了下說:意料之中的事。是國王兩口子叫你來的吧?
趙秉稷連忙點頭說:是,是。
袁世凱短歎了下,道:東學黨人剛開始鬧事,本總理就曾三番五次進勸貴國王,早為剪除,早遏亂萌。可就是沒人聽啊!現在知道這些人的厲害了吧。不過,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趙秉稷說:閣下說的對,國王已命洪啟薰為兩湖招討使,親率800名京軍前去平亂。隻是官兵都未經曆過戰陣,更別說什麼作戰經驗了。所以國王和王妃的意思,還是想請閣下拿些主意,指點一二。
袁世凱緩聲說道:拿什麼主意或指點什麼就不必了。我又沒到陣前,敵情不熟,你說我能拿什麼主意,能指點什麼?不過,既然是洪在義率兵征剿,怎麼著我也不能袖手旁觀。我挑兩名最棒的武弁,隨帶20名緝勇,前往幫助料理。你看,這樣總行了吧。
趙秉稷聽了,立刻站起,向袁世凱拱手施禮說道:多謝閣下。
袁世凱擺下手說:不必客氣。
送走趙秉稷,袁世凱立刻派人傳來徐邦傑和丁得朋兩人,先是將剛才與趙秉稷的談話內容向兩人簡述了下,然後囑咐說:你二人帶上20名緝勇,全挑精幹的,去幫助老洪一下。但別忘了多刺探軍情,及時稟報。
兩天後,洪啟薰奉王命率領800名京軍迅速南下,搶在全琫準的起義軍攻來之前,先一步進駐全州。洪啟薰所率領的壯衛營,原是袁世凱為朝鮮國王編練新軍的老班底子組成,後由美國教官訓練,使用的是洋槍洋炮,相當精良。而相對全琫準起義軍鳥槍、土炮、大糞叉,簡直不堪一比。全琫準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於是決定暫且放棄攻打全州,先打火力薄弱的地方,順便多搞點好武器,武裝一下自己。思路決定出路,全琫準按照既定方針,很快敲掉了興德、高敞、茂長三地。東學黨起義軍愈戰愈勇,開始積極準備攻打全羅道首府全州。
這時,就要說說從東灜小島竄來的那支14人的“天佑俠團”了。
這天,日人“天佑俠團”在朝鮮海岸登陸後,又經過幾天的日夜兼程,終於達到起義大本營所在地全羅道淳昌。並且很快就和起義軍取得了聯係。
全琫準接到稟報,頗為躊躇,很不情願接見內田良平和他“天佑俠團”,因為東學黨的宗旨其中一條就是“斥倭斥洋”。但在部將慫恿下,認為日人此來若果有誠意,實為支援東學黨作戰而來,我們不妨趁機利用一下。全琫準這才改變了態度。
雙方見麵後,內田良平先是對全琫準及其義軍一番大肆吹捧,然後便言詞雄壯地說:我輩雖屬平民,然卻俠字當頭,仰慕正義之士,而將軍正是我等渴望追隨的威名人物。今日我等舍家擲產,遠離父母,置生死於不顧的來到朝鮮,就是為了襄讚將軍的正義之舉。協助貴國從清國的奴役下解脫出來,使朝鮮成為真正自主國家。
全琫準聽完內田良平的話,說“全琫準歡迎諸位俠士的到來。隻是不知內田先生是否知道我們起義的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