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姍姍來遲的柳暗花明(2 / 3)

農曆1892年2月2日,袁世凱安葬了牛太夫人後,又在家緩停了一個多月,安排妥當家事及其它事宜。遂於3月初,攜生母劉太夫人,兒子克定及差弁一起北上天津,卻把個於氏夫人仍扔在家裏,照舊做她的“牌位”主婦。一行眾人兩天後抵達天津,親朋好友均來致儀,袁世凱一一答謝,而後向李鴻章辭行。

李鴻章先是對袁世凱給予一番言語安撫,說了些官場客套話,繼而對袁世凱說道:朝鮮的國王和王妃一直總想著法地企圖擺脫我大清,聽說最近又在讓洋人貸款,這裏麵也飽含著這層意思。你回到朝鮮後,可以這麼著告訴國王和王妃,真正是需要貸款的話,不妨商請於我大清,賴於宗屬情誼,大清自然會幫助他們的。

袁世凱領會了李鴻章的意思,連忙回答稱是。

其實,關於朝鮮讓洋人幫忙貸款的事,袁世凱是知道的,這事肯定是那個李仙德又在不安分了。所事來龍去脈,仍須從1890年初說起——

1890年3月5日,這天,朝鮮稅務司史納機告訴袁世凱,說國王李熙準備任用美藉日人李仙得接替德尼,因此李仙得答應國王可以為朝鮮籌貸一筆巨款,並打算收回海關控製權。

袁世凱聽後,立即指示史納機道;你雖然在為朝鮮工作,但你卻是由我大清派出,這一點,你首先得搞明白,你不用擔心朝鮮方麵會撤換你。朝鮮如不經谘請我大清就擅派代,你可以完全不予理會,一切問題均由本總理來處理。

交待完畢史納機,袁世凱便立即通過英國駐朝領事禧在明和朝鮮外署督辦閔種默,終於搞清楚了李仙得這個人的來曆和情況。

李仙得,法裔美國人,曾參加美國南北戰爭中之北軍,後以陸軍少將退伍。1866年11月出任美國駐廈門領事。

1872年李仙德辭去該職,在美國駐日公使介紹下,與日人外務卿副島種臣會麵,11月日人外務省以準二等官聘任李仙得為顧問。為日人規劃詳細出兵台灣的殖民計劃。

1874年日人政府成立台灣蕃事務局,任命西鄉從道為事務管理局都督,率3600日人士兵攻打台灣琅(王喬)地區以牡丹社為主的原住民部落,是為“牡丹社事件。”

李仙得在“牡丹社事件”中為日擬定外交策略以蒙蔽國際視聽,並幫助日人雇用外藉軍人,承租船艦,購買軍火,其目的在於日人占領台灣後,美國人可獨占貿易利益,甚或擁有實際的殖民權。

李鴻章得知李仙得在“牡丹社事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角色,以釜底抽薪之計,奏請清廷向美國提出抗議,敦促美國撤回在台灣的人員船隻。9月12日,李仙得從日人那裏前往廈門與清廷談判時,遭到美國水兵逮捕。同年11月日人撤離台灣,美方遂以李仙得未帶兵為由予以釋放。

之後,李仙得一直滯留於日人那裏,成了無業僑民。用袁世凱的話說就是為謀職業而生事的“流氓”。而對付這個“流氓”袁世凱自有一套辦法。

朝鮮駐日參讚金嘉鎮之所以向國王李熙推薦李仙得,是因為李仙得曾牛皮吹破天地聲稱他能從日人那兒為朝鮮貸來巨款,至少可貸來一百五十萬元。這麼一筆巨款是挺讓人心動,別讓它跑了。於是朝鮮國王和閔妃就委托李仙得赴日洽談一百五十萬元貸款事宜。條件是以朝鮮海關為抵押,分十二年償還本息。

袁世凱立刻將詳情電告李鴻章,要李鴻章設法阻止,並向李鴻章提出以經濟控製朝鮮的對策:

李此次募貸,未必有成,然國王貸款計劃的決心甚大,終必為狡猾陰險者藉以施放誘餌。凱曆年熟思,辦法有二:其一、等待韓請求中國從而杜絕外資,最為得體,而且增加馭屬之權;其二,韓如貸款,日久必生事端,等到了事端發生時,再由中國移貸償還。衡量韓國時勢,終必有此二者。然而第一法自然是釜底抽薪之計,如果中朝(作者注:此處指清廷)現有實力,可否密示,以便相機囑其謀求。如妥善訂立合同,由海關按年扣還,當可完璧歸趙。

對於袁世凱這一建議,清廷認為的確為釜底抽薪之妙計,即牢牢控製住了朝鮮的海關權又弱化朝鮮再思向他國貸款之念。而且貸款及利息均可自掌握在清國手中的錢袋裏掏還,絕無風險。朝鮮欠債愈多,對大清的依賴愈深,藉此即可牢牢控製住朝鮮。

為了阻止李仙得幫助朝鮮從日人那裏貸款,李鴻章先是電令駐日公使黎庶昌,采取一切手段,破壞李仙得在日的貸款活動。

5月3日,清國總理衙門和北洋大臣分別電飭駐俄、英、美、日等國公使:

密聞朝鮮議借洋債,此端果開,後患無窮。請知照外交部,轉告紳商,說明朝鮮貧窮而浪費,償還貸款極為困難,各國紳商不宜與該國訂立合同,貸以巨款,將來如有借債不償之事,中國不會為之擔保。若各國因欠款而索債於朝鮮海關,中國也決不允許。預為聲明,以昭和睦之誼。

不用細品,既能看出這是一項態度強硬、充滿霸氣的聲明。聲明非常明確告訴以上諸國,奉勸你們不要貸款給朝鮮,就他那胡吃海喝的樣兒,叫他拿什麼還你?如果你們非要貸款給他,別指望用海關抵押,那是我的。到時錢打了水漂,隻能算你們聽響了,故此聲明在先,屆時勿謂言之不以預也。

由於清廷采用了袁世凱的“釜底抽薪”妙計,清廷的聲明和黎庶昌在日人那一味破壞,李仙得的牛皮最終給吹破了,惹得朝鮮國王和王妃是貓銜豬尿泡,空自喜歡一場。

這次貸款雖然失敗但並沒讓朝鮮政府就此消停下來,李仙得也是心有不甘,又將牛皮戰鼓擂得咚咚山響,以獲取國王和王妃的信任。

1891月3日9日,朝鮮政府任命李仙得為內署協辦,專門為朝鮮跑路貸款。李仙得果然不負重托,把以前自己在日人那裏時所熟識的一個叫葛累好士美國富翁給勾引到了朝鮮。4月15日,朝鮮政府一腳揣開德尼,任命葛累好士為內署協辦。而德尼這條美國豬囉,在失去主人後不久,即夾住尾巴可憐巴巴地溜回了美國。

看到蹦蹦噠噠為貸款忙不消停的李仙得,袁世凱心裏甚覺可笑,慢說你李仙得拉來一個葛累好士當幫手,有本事你再弄來十個八個來,照樣屁事不頂。沒有我大清和朝鮮海關作擔保,一個子兒也別想貸成。所以袁世凱並不急於向朝鮮政府“囑其謀求”向大清貸款。他想等李仙得累足累夠了,朝鮮國王和王妃被人追債逼得快要瘋了時,再施以“援手”。

剛好老家來電報母親病了,袁世凱便請假回鄉省親去了,而且一走就是半年多。

1892年5月,袁世凱回到漢城。而此時的李仙得四處告貸無門,早已被拖得疲累不堪。

聞聽袁世凱已回到了漢城,國王李熙,閔妃及世子派中宦前吊賻。次日袁世凱進宮答謝,也把從家鄉帶來的河南土特產送給國王李熙一家,李熙又讓朝鮮新任內署督辦閔泳駿作陪,留袁世凱吃了晚飯。

次日,朝鮮內外兩署督辦閔泳駿,閔種默聯袂前來慰問。對這兩個人袁世凱都不太怎麼喜歡,閔泳駿很會找錢斂財,遊魚官場,名聲不太好,但這人卻有個最大特點,不勾結洋人,主張事大,對袁世凱也很崇信,就因為那點壞名聲,袁世凱對此人才不那麼感冒。但他想到臨行前李鴻章的囑咐交待,要他此次回到朝鮮務必注意與大臣溝通籠絡,為我所用之類的話,便很快轉變態度,對二人顯得非常客氣。

慰問過後,閔泳駿使出在官場上慣用的獻媚作風,笑著向袁世凱說:閣下這一走就是半年,沒你的日子真難熬啊!百官們每日如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盼望閣下早早回來。現在好了,謝天謝地,閣下終於回來了。

無論是在官場上還是別它場所裏,再正直的人,沒幾個不喜歡別人來幾句奉承話。袁世凱聽了閔泳駿的話,心裏很是受用,忙謙和地說:兄弟們太抬愛世凱了,以後兄弟們有什麼難事隻管說,隻要是我袁世凱能辦到的,就絕不推辭。

閔泳駿和閔種默聽了袁世凱的話,顯得很是受寵若驚,閔種默連忙笑著說:閣下的寬懷大度,兄弟我十分敬佩。今後閣下有什麼事盡管吩咐,必不負所望。

一下子能從閔種默嘴裏跑出來這樣一大群話,實在大出袁世凱的意料。這個閔種默思想行為親日疏清,屬於開化派分子。1881年5月7日,曾隨金玉均、樸定陽、洪英植、沈相學、金鏞元等十佘人組成的“朝士觀察團”,亦叫“紳士遊覽團”參訪日人,隻不過沒有金玉均等人思想那麼激化而已。他每次拜見袁世凱都顯得態度十分傲慢無禮,但每次均遭袁世凱怒斥和教訓,最終尷尬離去。故而袁世凱對此也不怎麼待見。今見閔種默這麼說話,態度又那麼誠懇,袁世凱亦必另眼相待。

袁世凱說:“巧了,我臨行前曾與北洋大臣磋商,礙於交涉方麵人才不足,很想辦個韓文培訓班,不知閣下可願助凱玉成此事否?

閔種默連忙躬身禮說道:爾等小事,一定照辦。

袁世凱拱手說道:謝了。說罷袁世凱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便向對方拋出正題,說:聽說貴邦正與日人商談貸款,怎麼樣,談得還順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