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論英雄 誰能與之共豪邁(1 / 3)

關於袁世凱、吳兆有及張光前聯名送給小鬼子竹添的致函,當年《漢城旬報》的日本記者佐藤鐵治郎在記錄這件事時,很為小鬼子竹添鳴不平,記錄中載:甲申之變,韓京大亂,韓王恐怖,照會我竹添公使保護。袁世凱聞變,遂率兵往襲王宮,以我公使在宮中,乃致書我公使。書甫入,我公使未暇拆閱而袁軍已先鳴槍。時韓兵守宮門,我兵駐內院,清兵入門,先擊斃韓兵數十人,繼與我軍相接。清眾我寡,勢不敵。我公使勢甚危。

從這一記載裏我們可以看出,作為日人的佐藤鐵治郎,其立場肯定是站在本國一邊。至於清日,雙方士兵是誰先開的槍?小鬼子竹添是什麼時間接到的“致函”?這場官司打了一百多年了,於今依然是雙方各言各的。但記載裏“書甫入,我公使未暇拆閱而袁軍已先鳴槍。”這句話,證明袁世凱在當時的確有意思地陰了日人一把,幾乎陰死了小鬼子竹添。

不過,對於這次袁世凱率領清軍入宮勘亂,佐藤鐵治郎倒也很替袁世凱說了公道話:袁世凱所以出此暴舉,實大有深意焉。設清敗而日勝,是甲午之役移諸十一年前……

其意思是說:正因為袁世凱突然一杠子插進來,將清、日海戰的日期往後延推了十一年;如果不是袁世凱殺入王宮,趕跑了日人,那麼日人吞並中國的計劃將會一下子提前十一年。後果很嚴重啊。

下午3點,駐朝三營清軍正式出發。袁世凱早算好了時間,1小時內軍隊足可以到達王宮。

袁世凱率清軍一營及朝軍左右兩營為中路,向敦化門進發。朝軍左右兩營是袁世凱昨天剛花了1200兩銀子收買過來的。吳兆有率一營為左路入宣仁門,進軍景德宮。張光前所部為預備隊,負責策應。調度完畢,三營清軍正式開始朝著王宮進發。

下午近4時,景佑宮亢奮喧囂了三天兩夜日人與開化黨人,也許折騰累了,這會兒多少有些平靜了。可是當一平靜下之後,他們竟然有些納悶起來。

小鬼子竹添似有心虛問金玉均道:我總感覺好象哪點兒有些不對呢。

金玉均趾高氣揚地說:你害怕了!

小鬼子竹添說:怕倒不至於,我們日人何曾怕過誰來著。可是你想啊,政變第三天了,清軍這咋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呢?

金玉均滿懷信心地說:一夜間政變一舉成功,何況國王現在也在我們手裏。那個袁世凱大腦袋能拿我們怎樣?

小鬼子竹添說:我們還是小心些為妙,袁大腦袋這人心眼可壞著呢。

兩人正嘀咕著,一名中宦領著一名清軍進來,清軍將一封致函遞交小鬼子竹添手裏。

小鬼子竹添展開一看,心裏一緊。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啊!袁世凱的致函內容表麵看上去挺溫和,實則綿裏藏針:

敝軍與貴部駐此,同係保護國王。聞朝鮮王宮內亂,殺害六大臣及一中宦。現王城內外軍民不服,怨聲沸騰,舉有入宮環攻貴部之說。弟等既恐國王受驚,又恐貴部受困,用敢率隊入宮,一以保護國王,一以援護貴部,別無它意,務請放心。

看到尾處,小鬼子竹添一聲驚叫,不好,袁大腦袋帶兵攻打王宮來了!

小鬼子竹添叫聲未落,就聽打宮外傳來一聲槍響。緊接著,槍聲大作,中間還夾雜著叫罵聲。

小鬼子竹添大叫:我們著了袁大腦袋的道了。說完,人就要竄。之前他向金玉均拍胸脯打保證,這會兒剛一聽槍響就變草雞了。氣得金玉均大罵:孬種!

袁世凱這一“先禮後兵”,目的就是給小鬼子竹添一個措手不及,吃了虧也沒地兒說理。他估摸著小鬼子竹添這會兒正一門心思閱致函,便指揮清軍立刻發動進攻。

袁世凱率領聯軍直撲敦化門,進逼觀物軒;吳兆有由後門進入,直擊昌德宮腹背,很快形成左右夾擊,全麵包抄之勢。日人見袁世凱的聯軍強行入宮,倚仗居高臨下,開槍警告。這就是小鬼子竹添在宮內聽到的那第一聲槍響!

袁世凱見日人開了槍,心裏一陣冷笑。但他仍故作友好之態,耐著心火向日人解釋事情原委。日人那裏知道閻王爺這會兒正向他招手呢,日人很不聽話,仍繼續開槍,企圖嚇阻聯軍。此時樸泳孝也率領前後兩營來協助日人。看著時候到了,袁世凱牙齒一咬,大喝一聲:打,給我朝死裏打。清軍槍聲齊發,奮勇酣戰,樸泳孝兩營官員哪經過這陣勢,遂嚇得死的死,逃的逃,放鴨子似的一轟而散,剩下來的百十來人卻來了個臨陣倒戈。樸泳孝見勢不妙,提前逃走。日人見勢已孤,撒腿就跑,清軍緊追不放,日人回頭再戰。清軍直打得日人首尾難顧,最終抱頭鼠竄。

聯軍攻入後苑時,袁世凱見到擔任後門進攻景佑宮的吳兆有,正由兩名士兵攙扶著嚎啕痛哭地走來。袁世凱連忙上前問道:你怎麼成這個樣子了?吳兆有痛哭不止地道:日人太過強悍,把我的人全打散了啊。袁世凱聽了頓覺哭笑不得,鄙夷了吳兆有一眼,仰天歎了口氣說:你做出這樣子以為日人就不殺你了嗎?唉,跟在我後麵吧。

袁世凱集結好聯軍隊伍,開始進攻景佑宮,到了宮門口,卻見張光前所部士兵直朝宮門兩側的牆根下躲,氣得袁世凱翻眼瞪了張光前一下,便自率部先行攻入景佑宮。

樸泳孝見袁世凱率兵攻了進來,稍作反抗便夥同幾個日人立即後撤。袁世凱在宮內尋遍觀物軒,發現國王不在。再找,仍無蹤影?

見國王下落不明,袁世凱想立新王,但卻被吳兆有阻止,說一定要找到國王。此時天已黑,於是,袁世凱公開懸賞:有人告知國王下落者,賞銀2000兩;護送國王到營者,賞銀2萬兩。這招還挺靈,功夫不大,果然有人密報說,國王被挾持去了關帝廟。

原來國王李熙是在觀物軒的。但是小鬼子竹添、金玉均與洪英植三人剛剛來到觀物軒,還沒和國王說上話,突然一名日軍大尉闖進來報告說:清軍已從三麵包抄過來了,請公使速作決斷。

小鬼子竹添大罵袁世凱,媽的,袁大腦袋是要把我們攆到死胡同裏去啊!去,你們先給我頂著,容我再想想咋辦。快去。

大尉“哈依”一聲,掉頭跑出去了。

日軍被打懵了,小鬼子竹添也被袁世凱攆昏了頭,競一時沒了主意,急得原地直跺腳。

金玉均見狀,忙說:情勢危急,我們和國王幹脆先去仁川。那兒不是有你們日人的軍艦嗎。

小鬼子竹添尚未來得及答話,國王在一旁放聲大哭:寡人死也不去仁川。我要找老婆去,聽說她去了關帝廟……

李國王剛說到這兒,徐光範刷地抽出戰刀,朝他臉前一晃,喝道:閉口!嚇得國王李熙忙閉上嘴巴,往後直縮腦袋。

小鬼子竹添忙製止了徐光範,朝金玉均小聲地說:不如還是按照我剛才所說,你,還有洪英植,二位與我一起回公使館去。

金玉均說:隻好如此了。事情是我搞起來的,留在這兒,也是等著挨袁大腦袋活劈。不過,我們必須將國王護送到關帝廟,小鬼子竹添點點頭。於是,他們護衛著國王李熙朝關帝廟方向退卻。

袁世凱得知國王被劫持到關帝屆去了,隨命茅延年率領三哨清軍由右邊,朝軍前營由左麵,一路包抄追了上去。

金玉均他們等眾在前麵倉惶奔跑,袁世凱率左右聯軍一路狂追。

金玉均他們攙扶著國王,剛退到後苑林中的演慶堂,不料迎麵一排子彈射了過來。原來這裏駐紮著朝鮮王室的別監軍,為首的是監堂上洪在義,洪在義見領頭的日人朝這邊過來,立刻下令開槍。

金玉均大聲喝道:國王在此,不得開槍。

對麵的洪在義果然下令停止射擊。

小鬼子竹添見機一把拉上金玉均,命令日軍大尉率領日軍前麵開路,就要逃竄。不料,國王李熙一下拽著金玉均的胳膊,一付哭腔著說:如此危亂之時,卿將棄我到何處去呀?金玉均兩眼含淚說:臣等深蒙國王厚恩,何敢妄棄?臣既留待於此,亦枉故坐以待斃。不如更為明日,權且暫別。

洪英植對金玉均說:你去吧。我與袁世凱平時還算有些交情,有我在或許能保安全。

金玉均雙手執禮,說:由你護駕,我放心,就此別過。說罷,便和小鬼子竹添趁著夜色沿小徑逃往日公使館去了。

國王李熙則由剛衝過來的洪在義的別監軍,一路護送至關帝廟,去那兒與避難的閔妃會麵。

袁世凱率領聯軍一路追殺,除隻遇有小股日人抵抗,幾乎沒有大的戰鬥。在離關帝廟不到十裏的地方,又與吳兆有、張光前兩營彙合。袁世凱對吳兆有、張光前說:去關帝廟隻是迎接國王回宮,用不著這麼多人去。你們看這樣如何,我率領聯軍清查王宮叛黨餘孽,穩定人心,防備小鬼子竹添再來搗亂。但去關帝廟道不太好走,再給你們留下茅延年、金鍾呂兩哨人馬作前導。

吳、張二人聽了,心裏很是受用,表示讚同。袁世凱這是在讓功啊!

袁世凱領兵走後。吳、張二人也率兩營清軍很快趕到關帝廟。

到了地方,隻見廟門緊閉,呼叫半天裏麵也沒人開門。吳兆有命部下翻牆而入,從裏麵將廟門打開,清軍隨即忽啦一下全衝了進去。

吳兆有來到國王李熙跟前,見這小子竟穿了一身日人和服,吳兆有心裏十分好笑,心說:看樣子,小子是想偷渡日人那兒去呢。

李熙一臉惶恐地一把拽上吳兆有身邊的茅延年,大呼:救我!

原來李熙被別監軍護送至關帝廟後,並不見閔妃在此,心中更加慌亂。洪英植又不時怒喝地嚇唬他,魂兒都快嚇溜了。這會兒一看清軍來了,便不顧一切地喊救命。

茅延年正要攙扶國王離去,洪英植快步上前拉著李熙說:不行,跟你們走我不放心,快去叫袁司馬來。說著順手一把拽緊了茅延年腦後的辮子。洪英植人很機靈,他一見國王要隨茅延年走,深怕自己留下來受清軍為難,他一邊叫嚷快去叫袁司馬,一邊緊抓著國王與茅延年不放,目的是想隨著國王一塊離去。沒想還沒邁出廟門,突然斜刺裏一刀揮來,就聽一聲慘叫,隻見洪英植身首分家,腦袋蹦出幾尺遠,大睜著兩眼,臨死右手還緊抓著茅延年的辮子不放。劈他的人是一名別監軍人,這些人早惱透了開化黨人平時耀武揚威的樣子。故而一見洪英植要逃,便立即揮刀朝著洪英植脖頸劈了下去。其它別監軍也立刻衝上前去,一通亂砍亂跺,再看洪英植時,早已成了一攤肉醬。都承旨樸泳教因事發突然,一下楞在了那一動不動。待他猛醒過神來,剛要逃跑,被別監軍趕上前去又是一陣亂劈,可憐樸泳教還沒來得及呼叫一下,便四肢分家了。

接下來,吳兆有將國王李熙護送到大營,暫且安頓休息。

那麼,閔妃去了哪裏呢?原來那天閔妃派心腹給袁世凱送信後,就在別監軍軍官柳東根保護下趁亂帶領世子潛出了王宮,逃到漢城東門外15裏處一個村莊裏,並和袁世凱兩人一直保持著聯係。袁世凱清查消滅了王宮裏殘留的亂黨分子後,覺得王宮安全無慮,就親自帶人將閔妃與世子接回了王宮。閔妃請他在寢宮裏小坐了下,說了不少的感謝話。待閔妃與世子安定下來,袁世凱特意留下十名親兵保護他們,就告別閔妃走了。

袁世凱帶著另外親兵出了王宮直接來到吳兆有大營。國王李熙一見袁世凱進來哇地一聲如孩子般大哭起來,他雙手緊握著袁世凱的手哭著說道:我還以為再也見不到袁司馬了啊!袁世凱安慰地說:殿下不必難過,一切都過去了。我已將閔妃娘娘與世子接回宮中,並派我的親兵保護。請殿下放心,一切安然無恙!

吳兆有高興地說:慰廷,你幹得漂亮。

張光前也咐聲道:這次袁司馬是立了頭功的。

袁世凱也不客氣,說:多虧有了二位相助啊。

聽到老婆孩子都安然無恙,國王李熙這會兒也不再哭了。

12月7日,天剛麻亮,漢城軍民得知國王、閔妃全都安然無事,全城一片歡騰。人們帶著雞鴨牛羊,米糧果疏,前來搞賞清軍。另有好多軍民都要求見見那位驍勇悍將袁司馬。但考慮到政變剛剛平複,怕有亂黨殘餘乘機作崇,茅延年向著激動的軍民作了好多解釋,人們這才漸漸散去。

12月7日上午,在吳兆有大營中,袁世凱召集朝鮮百官前來參見國王李熙。參見完畢,國王李熙頒布詔書,宣布亂黨罪狀:

金玉均、洪英植、樸泳孝、徐光範、徐載弼等,陰懷賣國之計,醞釀禍心,不止一日。本月17日夜,乘郵局開設宴會之機發動事變,劫持國王,恐動上心。是夜移君上於景佑宮。日本公使竹添即帶兵入宮,名為保護實為“挾天子以令天下”。金玉均等籍日本兵勢,殺戮大臣閔台鎬、趙寧夏、閔泳穆、尹泰駿、李祖淵、韓圭稷及中官柳在賢、威逼君上,猖獗上至。大清三營乘民心之憤,率兵入宮保護。不料日兵先行開炮,便與之接仗,互有殺傷。大君主乘機逃身,避難北門關帝廟,不久,由大清三營及我親軍迎還。洪英植被百姓所誅,其餘均逃避,未克拿獲。此五賊籍他國之兵,挾製君父,罪該萬死!

國王李熙宣布完開化黨人罪狀後,與諸大臣商議,決定由金弘集負責政府全麵工作,金允植暫時統領朝鮮軍隊。

12月7日下午2時,袁世凱擔心國王李熙再受人惑弄惹出什麼亂子來,便與吳、張二人商議,將國王李熙移至下都監袁世凱大營監護。

現在說下小鬼子竹添。昨晚小鬼子竹添一路跌跌撞撞逃回公使館時,已是晚上8點鍾了。當晚,小鬼子竹添便起草機密電報,向東京報告。翌日,公使館便遭受數十多名漢城民眾襲擊,碎磚瓦塊飛雨般地擲向公使館裏,幾次差點兒被這夥人衝了進來。小鬼子竹添實在硬撐不下了,連忙寫信照請金宏集轉至清軍大營,並開始著手撤退。小鬼子竹添一邊組織清點士兵人數,兩個中隊200名士兵被袁世凱幹掉了50多個,隻剩下不足150名了;一邊命人趕快燒掉所有與開化黨人,與東京的來往密件。哪曾想燒毀密件的人一不小心,釀成了大火,不一會兒,整個使館開始燃燒起來。小鬼子竹添一見大事不好,在日人大尉保護下率領士兵衝出使館,出了漢城直朝濟物浦一路狂奔。直到12月8日清晨,才到濟物浦日人領事館。他立即先安排金玉均等人喬裝改扮乘“千歲丸”號,潛逃日人那兒。因他是駐朝公使,而今又在日人駐濟物浦領事館內,小鬼子竹添本人並不感到害怕。倒是這幾個開化黨憤青們,一旦讓朝鮮人抓到,被生吞活剝掉都有可能。由於小鬼子竹添隻顧倉惶逃竄,來不及跟他一起逃的70多名公使工作人員及僑民,還是後來袁世凱派人給他護送到濟物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