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英雄末路(4)
三十日清晨,李密派人給桃林縣官傳話:“我現在要奉詔回京,希望能把家人安排到你的縣衙住幾天。”
縣官不辨真假,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於是李密挑選了幾十名驍勇之士,一律男扮女裝,冒充妻妾。他們一個個身著麗服,頭戴麵罩,把刀藏在裙子下,在李密的帶領下,呼呼啦啦地進了縣衙。然後忽然拔出刀劍,迅速占據了縣衙。隨即驅趕縣裏百姓,直奔南山而去。李密又派人騎馬通報舊部將領、伊州刺史張善相,讓他即刻派兵接應。
此時,鎮守熊州的是右翊衛將軍史萬寶。這家夥比較害怕李密,他對行軍總管盛彥師說:“李密是驍賊,又有王伯當輔助,現在起兵反叛,來者不善,我們恐怕都不是他的對手。”
盛彥師卻不以為然,他笑著說:“主公休要擔心,給我幾千兵馬,必能斬此賊頭。”
史萬寶說:“足下有何妙計?”
盛彥師說:“恕在下保密,你等著瞧好就是了。”
盛彥師率軍翻過熊耳山,占據山南要道,命令弓弩手埋伏在道路兩旁的高處,士卒則埋伏在溪穀之中。盛彥師下令說:“注意隱蔽,等敵人過來一半,再一同攻擊。”
有人問:“聽說李密要去洛州,而您卻進山設伏,這是為什麼?”
彥師說:“李密聲稱去洛州,實際是想出人不意,經襄城投奔張善相。如果他們進了穀口,我們從後麵追趕,山路險要,沒辦法施展力量,一人斷後,萬夫難行。現在我們搶先進穀,占據有利地形,來個甕中捉鱉,肯定能捉住他們。”
盛彥師算得不錯。
李密果然是用了聲東擊西的招數,過了陝州後,自以為行動詭秘,無人知曉。一路上並不著急,悠哉遊哉,準備翻過熊耳從南麵出山。
這恰恰在盛彥師的預料之中。
等李密的大隊人馬進入了伏擊圈後,盛彥師果斷下令攻擊。他先把李密的部隊攔腰斬斷,然後分前後兩部分進行圍殲。李密部隊頓成斷蛇,首尾失去了聯係,相互不能救援。時間不大,即被就地全殲,而李密和王伯當也在混戰中喪命。盛彥師下令,砍掉二人的首級,送往長安請功。
李密含恨倒下了,曆史的舞台上,從此消失了一個英雄的身影。
李密的人生落下了帷幕。我想在這裏給他寫一個評語。
李密是隋末曆史舞台上的風雲人物,並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占據著舞台的中心。在大講“階級”的年代,李密曾被定性為“野心家”、“陰謀家”和農民起義的叛徒。特別因為他殺害了瓦崗的首領翟讓,而翟讓是貧苦大眾的代表,所以李密自然就成了一個曆史的反派。其實,這是把曆史簡單化了,也把人物簡單化了。筆者在“流血的內訌””一節交待過了,李密殺翟讓其實也是逼不得已。翟讓和李密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李密素有大誌,他的奮鬥目標不是做個有錢人,而是推翻隋朝,建立屬於自己的王國。而翟讓隻認錢財,他對於江山社稷之類毫無興趣,他甚至都不想做官,而隻想做他的無拘無束的山大王。所以後來的翟讓已經不能把瓦崗的事業發揚光大了,或者說他已經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了,甚至於還成了瓦崗事業的障礙,所以李密殺掉他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盡管這看起來有點殘忍,但這對李密來說,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當然,李密誅殺翟讓,也讓義軍內部變得人心惶惶,以至於互相猜疑,從而大大影響了瓦崗的凝聚力和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