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4:勇氣—無畏的勇氣才能產生無畏的力量(2 / 3)

很多時候,在麵對一件事時,不是你能不能做,而是你敢不敢去做的問題,你如何去麵對,往往決定了你能夠做到什麼程度。我們如果把問題看複雜了,如果把困難想得太多太大了,那麼就容易失去信心,就會失去動力。有些時候,我們就是被自己擊敗的,就是被自己柔弱怯懦的心給擊敗的,若是我們願意更加樂觀自信地看待生活,那麼成功的希望就會增加很多。比如愷撒大帝在征服自己的對手時,常常自信滿滿地說:“你們這樣的軍隊也能阻擋我前進的腳步嗎?”很顯然,他最後擊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強敵。

在哈佛大學中,保持一個積極心態很重要,因為這裏的學生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尖子生,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也許你會自卑,會喪失競爭意識。哈佛大學永遠都是優勝劣汰的學校,當你覺得別人比自己強大時,當你覺得沒有辦法在同學之間贏得更多優勢的時候,你離被淘汰的日子肯定也不遠了。

在你眼裏,那些得諾貝爾獎的人一定很酷吧,那些經濟學家、企業家一定讓你覺得難以企及,但是當裏德走進哈佛大學並和那些成功人士接觸之後,才發現那些人其實很平凡,並沒有像外界渲染的那樣。可以說那些成功人士被外界傳奇化了,而多數沒有成功的人則對這些人望而卻步,認為自己一輩子也達不到那樣的高度。通過長時間的接觸,以及哈佛文化的熏陶,裏德的自信心越來越強,勇氣也越來越大,這時候他確信自己將來也能夠成為成功人士中的一員。

事實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會被蒙蔽,會失去對真相的基本判斷力,我們脆弱的內心會擴張我們的恐懼和弱小,會成為最大的麻煩製造者。所以,永遠不要把問題想得太難,永遠不要忽視自己的能力和勇氣,你要告訴自己你很強,要告訴自己沒有什麼是不能解決的,你的自信和勇氣往往會成為最大的助推器。

快速而有效地做出決定是所有偉人的共同特點

果敢的人才能把握住成功的機會。

—哈佛法則

在聖皮埃爾島火山爆發的前一天,一艘準備開往法國的意大利商船正在裝貨,當時船長馬裏奧明顯感覺不對勁,覺得火山將在不久之後爆發,為了安全起見,他命令所有員工停止裝載,然後立刻駛離這裏。發貨人聽到這樣的命令後非常生氣,他威脅船長說膽敢離開港口的話,就去控告他,讓他傾家蕩產;同時一麵又安慰所有人,認為擔心火山會爆發的想法隻是杞人憂天罷了,他隻希望船長能夠多停留一天。

可是船長卻非常果斷決絕,他知道人命攸關,別說是一天,就是一分鍾也耽擱不得,他絕對不能讓自己的船員冒險,於是依然很堅定地回答:“我對於這裏的火山一無所知,但是如果維蘇威火山像這個火山今天早上的樣子,我一定要離開那不勒斯。現在我必須離開這裏,我寧可承擔貨物隻裝載了一半的責任,也不繼續冒著風險在這兒裝貨。”

馬裏奧離開之後,發貨人和海關官員非常生氣,於是在第二天準備追趕和逮捕馬裏奧,可這時聖皮埃爾的火山爆發了,結果他們全都喪生。而馬裏奧卻帶領船員逃離到了安全的海域,繼續向法國前進。

毫無疑問,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有效的決定,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優秀的決策者,因為這不僅需要冷靜的頭腦,需要堅定的意誌,還需要果敢的勇氣。以這樣的一個標準來看,通常我們能夠見到那些不那麼優秀的決策者的表現,一旦問題出現,要麼是喋喋不休地爭吵,要麼是手忙腳亂,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要麼就是猶豫不決,在桌子旁晃來晃去,或者是到處詢問到底該怎麼辦。好吧,如果你真的有這些症狀,那麼很不幸的是你還不是一個合格的決策者,你還沒有辦法做出一個最好的決定。

其實隻要你對那些偉大的人物做一次分析,就會發現這些人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有過一個很合理的重要決定,而且這樣的決定通常是在短時間內做出來的。這絕對是一種考驗,在那樣的緊急關頭,你沒有辦法真正保持足夠的冷靜,你要在嚴峻的形勢麵前做出各種評估,然後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你的決定是不是真的會有預期的效果呢?也許沒有誰能夠一眼看出來,所以決定者通常都要背負責任。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克博士認為一個人如果無法做出快速有效的決策,往往有這樣兩種可能:第一種是因為想不出任何辦法,由於個人能力有限,加上缺乏相關的經驗和備選方案,以至於完全不知道怎麼去麵對;第二種是選擇有很多個,但是不知道該選擇何種方案,左右拿不定主意。這兩種實際上都是缺乏勇氣的表現,勇氣不足才會導致辦事不果斷決絕,總是喜歡拖拖拉拉,最終反而錯過了下決定的最佳時機。很多人在關鍵的時候,總是會想很多東西,總是遲遲拿不定主意,關鍵就在於他們害怕承擔責任,他們情願將這樣的燙手山芋交到別人手上。就是因為責任的存在,誰也不願意問題出在自己手上,不願意背負責任,以至於總是難以權衡利弊,難以做出決策。

比如在滑鐵盧之戰中,拿破侖率領的軍隊和惠靈頓率領的反法大軍大打消耗戰,結果雙方都傷亡慘重,這時候隻要誰的援兵先到,誰就能夠獲勝,結果反法同盟軍率先趕到,而拿破侖手下的格魯西卻墨守成規,明明聽到了滑鐵盧的槍炮聲,卻不敢違背拿破侖留下的“追擊普軍”的命令,一直猶豫著要不要不出兵援助,因為他害怕承擔違背命令的責任。最後拿破侖在這場戰役中元氣大傷,從此基本上退出了政治舞台。

格魯西欠缺的就是一種果敢堅決的勇氣和決策力,才導致了法蘭西帝國的覆滅。其實任何一個決策都可能伴隨著風險,所以你千萬不要期盼所有的事都會按照你的計劃進行,你得時時為可能產生的錯誤負責任,要有足夠的決斷力。遇事猶豫不決或過度依賴他人意見,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危害,你需要更多的勇氣來承擔這份責任,盡早做出更有利的決策。

哈佛大學在教育學員的時候說,任何人都要勇敢地承擔責任,為了確保決定的實效性,學員應該聽從內心的聲音,隻要製定了一個目標,那就大膽去行動,隻要心裏有了想法,那就大膽說出來,沒有必要考慮那麼多東西,舉棋不定隻會弄得滿盤皆輸。說出自己想說的,做自己認為對的,這就夠了,你沒有辦法做到麵麵俱到,沒有辦法消除所有的風險,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你是盲目地求助,束手無策地哀歎,猶豫不決,還是立即做出決定?你是在積極地控製問題,還是放任問題繼續下去?無論如何,你的時間觀念將會對最後的結果產生深遠的影響,可以說越是拖延,越是害怕做出決策,難度就會越大,風險就會越高。

走得最遠的人,永遠是願意去冒險的人

平凡的人在領受生活,而冒險家在創造世界。

—哈佛法則

自從哈佛大學的校長伊頓對自己的學生說“你是一個冒險家嗎”,冒險就成為了哈佛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更多地和勇氣、創新、智慧、活力等詞聯係在了一起,這也促成了哈佛如今的地位和成就。伊頓的話是對哈佛學子的一種鞭策,但事實上也是對所有人的一種拷問:誰願意為自己冒險,誰願意為生活冒險?

多少年來,你也許一直在問自己:為什麼要冒險,我是不是真的喜歡那些未知的東西,是否願意為一些不可知的東西去承擔風險,而冒險究竟能夠帶來什麼呢?但事實很快給出了答案,可以說這個世界的新奇發現大多來自那些富有冒險精神的人,甚至可以說我們的地球是冒險家推著轉動的。

毫無疑問,世界上能夠走到最遠地方的人永遠都是那些冒險家,從哥倫布開始,冒險家們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因為他們想要尋求更多的財富,很顯然冒險行動滿足了他們的欲望和野心,麵對接踵而來的財富,他們又樂此不疲地進行這樣的遊戲。而現在這種規律仍然沒有改變,那些喜歡冒險的人總是要比普通人走得更遠一些,他們也總想著走得更遠一些,因為他們知道身邊的財富永遠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他們必須到遠方去開辟更大的戰場。

當別人好奇巴菲特這樣的大富翁為什麼還要沉迷在股市中的時候,老頭子說了一句實話:我在享受冒險。股市中的大起大落永遠都在吊他的胃口,所以他從一個買不起房子的窮人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超級富豪。這不是富人的成功哲學,而是冒險家的生存法則,因為成功離不開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