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個合作夥伴
友誼是一種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著名女作家 羅蘭
單獨一個人可能滅亡的地方,兩個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法國著名文學家 巴爾紮克
如果沒有當年保羅·艾倫的啟發,比爾·蓋茨也許不會開始編寫微軟第一個軟件,當然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商業神話。當他們最初相遇的時候,兩個人不過是兩個誌趣相投的電腦愛好者罷了,更想不到他們的交往會在今後誕生一個商業奇跡。事實上,任何一個品格正直、積極向上的朋友都可能影響和改變你的一生。並非隻有那些大富大貴、有權有勢的人會給你提攜,真正能夠影響你的,往往是那些發自內心的,願意幫助你,願意與你並肩攜手,共同做出一番事業的朋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巴菲特一生中,有一個重要的夥伴,他被人稱為“比巴菲特更聰明的人”,而巴菲特對這個夥伴也讚譽有加,“他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他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為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這個人就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的高才生查理·芒格。
巴菲特和芒格在一次朋友安排的晚餐上相遇,一見麵兩個人都覺得彼此非常合得來。芒格認為兩個人之所以談得來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價值取向。“我們都討厭那種不假思索的承諾,我們需要時間坐下來認真思考,閱讀相關資料,這一點與這個行當中的大多數人不同。我們喜歡這種‘怪僻’,事實上它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他們經常互通電話徹夜分析商討投資機會:“芒格把商業法律的視角帶到了投資這一金融領域,他懂得內在規律,能比常人更迅速準確地分析和評價任何一樁買賣,是一個完美的合作者。”一位合夥人感歎道,“查理與沃倫比你想象的還要相像,沃倫的長處是說‘不’,但查理比他做得更好,沃倫把他當作最後的秘密武器。”
有了芒格,巴菲特找到了能和他分享價值觀和目標、進行高層次對話的人。芒格為他們的友誼帶來的不隻是夥伴情誼。雖然巴菲特從“格雷厄姆-紐曼組合”那裏承接了一些投資者,而他本人也在內布拉斯加州奔走籌款,芒格在加利福尼亞宣傳巴菲特的高超投資技術,為他帶來幾百萬的本金。從更大的方麵來說,伯克希爾早期的成功主要來自於對藍籌印花(Blue Chip Stamps)、喜詩糖果(See’s Candy)以及其他一些加州公司的收購,它們中的大部分是由芒格和他圈子裏那些西海岸投資人發現的。
盡管兩個人在個性和行為習慣上有一定的差異,但這並不妨礙兩個人之間的默契。巴菲特記得有一次他和芒格沿著曼哈頓的一條街道邊走邊討論一次交易的情況。忽然間,巴菲特環顧四周,發現隻有他在自言自語,而查理不知什麼時候已經不見了。後來巴菲特才知道芒格想起來要去趕一班飛機,於是就這麼不聲不響地走掉了。
盡管芒格的言談舉止有時很唐突魯莽,巴菲特說:“他是一個非常好的朋友,雖然不懂得優雅細致,不做表麵功夫,但所有的行為都發自內心。我們在一起共事那麼久,從來沒有爭吵過,有時意見不同,但沒有任何一次有人發脾氣或是不歡而散。如果你談到一個想法,他絕不會帶著情緒去考慮這個問題。但如果他有大量的事實或推斷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那他也絕不會讓步。我們都認為對方的意見值得洗耳恭聽。”
巴菲特與芒格這對黃金搭檔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紀錄。在過去40年裏,伯克希爾股票以年均24%的增速突飛猛進,成為市值上千億美元,擁有並運營著超過65家企業的投資公司。兩人雙劍合璧導演了一連串經典的投資案例,先後購買了聯合棉花商店、伊利諾伊國民銀行、茜氏糖果公司、投資於《華盛頓郵報》,並創立新美國基金。
在破天荒地接受一家美國媒體專訪時,芒格仍然把這一切首先歸功於巴菲特:“在過去近50年的投資長跑中,他始終表現出超人的聰穎和年輕人般且與日俱增的活力。”巴菲特對芒格十分信任:“一旦我出現任何不測,查理·芒格將馬上執掌伯克希爾公司的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