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作為阿肯色州州長的他第一次參加了文藝複興周末的聚會活動,很多客人對克林頓的印象很深,他們在心裏都產生了很多的疑問:這個人怎麼能不斷地從一個話題跳到另一個話題,在房間的每個角落到處都留下他的痕跡?他怎麼能做到好像認識在場的所有人?他不僅僅是知道對方的名字,他好像了解每個人的事情,知道大家所感興趣的一切。格林威力的前市長馬克思·希勒說:“他會和你擁抱,你可以感覺到那種擁抱絕不是形式化的,那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擁抱!”
希勒所說的這一點正是克林頓最為獨特的一種能力,他能夠在一瞬間就讓對方感覺到一種無比的親密,不論是對誰都一樣。他跟你說話時絕不是簡單地道出他所知道的那些你的信息,而是利用這些信息來跟你建立一種真正的關係。
別獨自用餐
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綠訊營銷谘詢顧問公司的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基恩·法拉奇在《別獨自用餐》中說,我現在通訊錄裏保存了5000多人的電話號碼,當我撥通電話時,他們就在電話那邊提供專業意見、幫助、鼓勵、支持,甚至關心和愛。我認識的非常成功的人,不都是特別有天賦,並非個個受過高等教育,也不是具有超常魅力。但他們都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小圈子,這個小圈子是由可信的,有才能的,有靈感的人們組成。
肯尼迪政府學院為了鼓勵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製度,就是補貼學生請老師吃飯的費用。如果學生想請老師吃飯,可以邀請兩三位同學一起參與,那麼學校就會補貼請老師吃飯的費用,每人大約可獲得八元到十元美金的補貼,費用雖然不多,但用心很明顯。希望可以縮短同學和老師們之間的距離,增加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師生之間互動的機會。這個政策對增進師生間情誼有很大的幫助。
哈佛通過吃飯補貼的製度,鼓勵學生與老師共同進餐,在和老師一起進餐中,學生不僅可以向老師詢問學術方麵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進餐中,從老師身上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以及人際交往的技巧。
在1936年受哈佛大學委托,撰寫哈佛曆史的塞繆爾·E·莫裏森說過:“書本知識可以通過上課和讀書來掌握,但是,隻有作為學院這一共同體的一員,和同學及老師都保持著持續緊密的關係,一起不斷地研究和辯論,吃吃喝喝,遊戲和祈禱,品格這一無價之寶才能被傳授到學生身上。”
諾罷·拉文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做每周工作計劃時總是先確定他要同哪些人碰麵,然後每個禮拜安排四個早餐、四個午餐和兩個晚餐來跟他個人或業務目標有關的人士聚餐。他們可能是客戶,也可能是朋友,或是某些有影響力的人,也有可能是潛在客戶或其他人。
他經常會在街上遇見他想和他一起吃飯的人。所以他在最忙的時候,一周會有四次正式的早餐、午餐和兩次晚餐。因此他一個星期無論多繁忙,仍然有10次訪談機會。在很愉悅的時間裏加深顧客對他的印象。
這是極簡單卻非常有效的方式,畢竟,自己吃飯也需要時間。另外,在飯局上人的情緒大都會非常好,更容易結成深厚的友誼。拜訪10位客戶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可是運用飯局拜訪客戶,在還沒展開正式工作之前,就已經見了10位客戶了。大部分像這樣的吃飯機會,不但可以進一步加強與客戶現有的關係,甚至能得到某些很有價值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