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頭就要鍛煉出眾的口才(1 / 3)

想出頭就要鍛煉出眾的口才

思想充滿莊嚴的人,言語就會充滿崇高。

—希臘學者、修辭學家 朗加弩斯

說話周到比雄辯好,措辭適當比恭維好。

—英國著名思想家 培根

1960年夏,一位來自馬塞諸塞州的身材瘦小的年輕議員,在爭取民主黨總統提名時發現前進道路上存在著一個個攔路石:

他不知名,而他的對手曾與赫魯曉夫交過手,曾為艾森豪威爾服務過,並且把間諜阿爾傑希斯送進了監獄。

他的父親是個金融家,許多人對他的財富和權力感到不滿;

他年輕,而他周圍的人比他更年輕;

他在行政和立法事務方麵的經驗不足;

這樣一個年輕人該怎樣獲得總統的職位呢?

最終這個年輕人利用他談吐動人的優勢,有條有理地逐個消除了他競選中的問題,這個年輕人就是約翰·肯尼迪總統。

肯尼迪依靠自己出眾的口才擊敗了強大的競爭對手,成功登上總統寶座。出眾的口才,永遠是一個人競爭的利器。林肯、羅斯福、奧巴馬這些美國政壇上的精英人物,無一例外都有著很好的口才。現實生活中,那些處於管理和領導崗位的人,口才都要比處於普通職位的人強。好口才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想要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你就要練出出眾的口才。

奧巴馬口才極其出眾,他有一種過人的本領,每當他發言時,每個人都會聚精會神地傾聽,非常安靜。他講話聲情並茂,很能打動人心。熱情自然的風度,英俊帥氣的外形,更讓他的演講有一種明星般的吸引力。他的演講為他贏得了大量的粉絲和支持者,令他的競爭對手黯然失色。

當然,奧巴馬出眾的口才是在長期的工作中,在對自己不斷地改造中漸漸培養起來的。一開始他學院派的、生硬的說教並不能說服別人支持他。陪伴奧巴馬競選的一位助手親眼看到,在一次教堂裏進行的演講中,奧巴馬在台上自顧自講著,台下的聽眾都快睡著了。

自從2000年競選受挫後,奧巴馬開始造訪區內各個黑人教堂,學習黑人牧師講話的語速和抑揚頓挫的表情,甚至模仿一些具有煽動力的動作,同時觀察聽眾們的反應,學習與聽眾的情緒交流,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奧巴馬幾乎從不錯過每個星期在黑人教堂上發言的機會,並時時宣稱正是黑人的進步,才使自己有了參議員候選人的資格。教會讓奧巴馬學到了一種在美國很能打動人心的說話方式。另外,奧巴馬不斷強調自己對基督教的信仰,經常提到自己的牧師、在當地黑人群體中擁有廣泛影響力的耶利米·賴特。他時時把賴特搬出來,證明自己的真正種族身份,消除人們心理上的懷疑與質問。2004年美國參議員選舉中,賴特為他贏得大量基礎選民。

麵對白人選民時,奧巴馬則搬出自己艱難的成長經曆—生活在一個普通白人家庭的單親孩子,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考進哈佛大學,這種奮鬥經曆對美國百姓而言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並能產生感情上的共鳴。

2004年7月,在民主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奧巴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調演講”,這次演說後來被認為是其個人從政曆史上最重要的演說之一,被很多人津津樂道。人們說這次演講語驚四座,也被稱為“造星轉折點”。在那之前,奧巴馬在伊利諾斯州以外默默無聞。隻有民主黨當時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約翰·克裏對他印象深刻。但是在民主黨全國大會的那次演說,讓奧巴馬從走上演說台時的無名小輩變成了走下演說台時的政治明星。許多媒體更是把奧巴馬的演講和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家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講做比較,很多人因此認識並記住了這張年輕的黑色麵孔。

最終,由於他的對手霍爾卷入家庭虐待,奧巴馬以52.8%的支持率贏得了伊州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候選人的資格。

後來,看著奧巴馬在電視上慷慨陳詞,吸引成千上萬人演講的畫麵,奧巴馬曾經的同事和學生們紛紛明白,也許從芝加哥大學的講台上開始,奧巴馬就一直在為這一刻積蓄能量,他演講時的風采還清楚地可以看出在芝加哥大學時的樣子,隻是聽眾比起以前的學生來又翻了無數倍,更讓他們驚訝的是,在奧巴馬總統競選中被問到的問題裏,有一些,他和學生們在課程上早就討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