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才能保持成長的活力(2 / 3)

多元化的成長經曆,開放的學習態度,讓馬友友可以汲取不同文化的精華,從不同角度思考音樂,正因如此,他的音樂才比其他大提琴演奏家更加鮮活,富有生命力。不僅是做音樂,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都要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不斷開闊眼界,接觸新鮮的刺激,取百家之長,才能夠做得好。

以色列有兩個內海—加利利海和死海。死海在海平麵下392米的低處,它的周圍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對岸則是約旦的領土。死海的水中含有很高的鹽分,鹽的比重很大,當人們掉進去時,身體會自然浮起而不會淹死。死海的水中無魚,也沒有其他任何生物。

加利利海是一個淡水湖,裏麵含有很多生物,因耶穌基督曾在此地漁獵而享有盛名。海中盛產一種“聖彼得魚”,這種魚雖然外觀醜陋,可是肉味鮮美,是該地的名產。加利利海邊餐廳林立,都以售聖彼得魚為主,來遊覽的旅客們常常在此大飽口福。

加利利海岸邊的老樹枝葉茂密,樹上百鳥雲集,啼聲悅耳,是一個充滿生趣的美麗世界!相形之下,死海就沒有這麼活躍。死海沒有任何生物生存在其中,周圍也沒有半棵樹,更聽不到鳥兒的歌聲,連漂浮在死海上的空氣都讓人覺得沉重而透不過氣來,從來沒有一隻生活在沙漠中的動物到岸邊去喝過水,“死海”的名字可能由此而來吧。

兩者為什麼形成如此差別呢?先哲們的解釋是:加利利海不像死海—隻知收,而不知出。約旦河流入加利利海之後,又流了出來,最後歸之死海。加利利海接受了多少東西,也會給別人多少東西,所以它經常是活生生的。而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後,都要被占有。死海把所有的東西都占為己有,隻知進而不知出,所以,生物都不願意生活在其中,呈現死氣沉沉的景象。

這雖然是有點文學意義上的解釋,但也折射出一些人類社會生存的哲理。死海的封閉使它喪失了成長的活力,加利利海的開放使它周圍的一切都生機盎然。這說明,隻有保持開放,與外界不斷互動交流,才能夠讓自己保持新鮮的活力,嚐試多元化的學習,積極汲取不同優秀的文化。從多角度審視自己的人生、工作和生活,你的眼界、見識就會因為開放的心態而不斷提升,你的工作也會因此而有新的突破。南宋大詩人陸遊教導自己兒子寫詩時,說到“功夫在詩外”,指的就是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態,隻局限在詩詞的領域內,是寫不好詩的。無論是寫詩,還是做事,都要能夠跳出自己的領域,保持開放的姿態,不斷嚐試以新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工作,不要隻局限於狹小的視角和經驗,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做好工作。走出山外,才能識得廬山真麵目。

開放可以讓你學到更多東西

哈佛大學分班有一個原則,就是要保持每個班學生的多元化,包括性別、年齡、宗教、工作背景、國籍等。這些多元化因素是為了保證以後案例教學時,分析案例和辯論方案的質量,多元化能引出對同一案例,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進行有啟發性的唇槍舌劍。

比如,一個從印度來的學生可能會認為某一種公共政策在印度根本沒用,而另一個從智利來的學生則有可能會認為印度的解決方案在智利形同虛設。這樣就會形成分析在不同的環境下什麼是有效、什麼是無效措施的非常好的基礎。對一個學生來說,這樣的課堂是非常有益的,它讓你相信許多你認為正確的東西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件事情會有不隻是一種的處理方法,促使你在學習中更加注意對比和甄別,從而讓你學到更多的東西。

組成一年級新生集體的成員看上去差別很大。他們帶著不同的興趣和觀點來到哈佛,要朝夕相處整整一年。這種生活環境必然為他們的學術自由、誌向自由創造良好的氛圍。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不同背景的學生將各自不同階層、種族、文化中的經驗帶進課堂,社會各個集團的思想在這裏交鋒、整合,能夠使學生接觸到更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識,從而培養甚多角度的思辨能力。而且,不同的學生從他們不同的經曆、不同的視角來討論問題,可以使他們獲得許多寶貴的想法和多元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