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是主動“交際”出來的(2 / 2)

第一個學年過去,我申請了第二年度的助學金資助,但結果令我大失所望。學校助學金辦公室隻給了我5700美元的助學金,而年度學費卻漲到了11500美元。這意味著如果我不能獲得進一步資助,我將要支付5800美元的學費!我找到學校助學金辦公室的主管,詢問有無補加的可能。主管堅定地告訴我絕無可能。

帶著極度焦慮,我找到了導師雷萬恩教授,請他幫我出謀劃策。他聽我講完,問:“你上學年的學習成績怎麼樣?”

“1個A,6個A-,1個B+。”我回答。

導師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麵帶慈祥地說:“很好,讓我想想辦法。”

過了兩個星期,我收到了大學文理研究生院的一封信,通知我教育學院提名我接受一項名為John Thayer的助學金。這項助學金隻授予那些學習出色且經濟困難的學生。我興衝衝地拿著這封信找到導師,他告訴我這是因為他將我的情況與院長格蘭姆教授談了,院長說哈佛大學每年都有各種名義的助學金可供申請,她會想想辦法。

“這麼說,這個John Thayer的助學金是院長出麵聯絡的結果?”我問,心中充滿了感激。

“我想是吧,”導師說,“我還沒有見到院長。”

“那John Thayer助學金大概有多少錢呢?”我問。

“我也不大清楚,你等著吧。”導師說。

再過了一個星期,我收到大學文理研究生院的第二封信,通知我將授予我1676美元的助學金。這使我頗感沮喪,因為我原來的期望數額至少是它的兩三倍。我又與導師聯絡,向他谘詢。導師建議我找大學文理研究生院的人談一談,看看有沒有什麼資源可以挖掘。由此,我找到大學文理研究生院的秘書賽克斯女士,她聽完我的陳述後問:“你有沒有在你們教育學院進一步想辦法?”

“有,但絕無可能了。”我回答。

“但我們這裏的經費隻資助我們文理研究生院的學生,我們是不會資助外院的學生的。”賽克斯女士說。

我想了一下說:“這個我很清楚,作為教育學院的學生,我是不應該從文理研究生院獲取助學金的。我今天來找您,是想向您了解我們大學有沒有什麼助學金是可供所有學生申請的,就像這個John Thayer助學金一樣。”

“這個—”賽克斯女士沉吟了一下說,“我可以替你查詢一下,但我需要有你導師的一封推介信,哈佛的許多助學金不是個人可以隨便申請的,你必須有係一級或院一級的推薦才可以。”

“謝謝您的費心!”我心中掠過一絲興奮,轉身就去找我的導師。

再過了三個星期,我收到大學文理研究生院的第三封來函,通知我大學將授予我Currie助學金,其數額為1.2萬美元。我接到信後,又興衝衝地找到導師,與他分享我的激動。

“太棒了!”導師說,“我也沒有想到結果會這麼圓滿。”

“我真不知該怎樣感謝你才對!”我說道。

導師笑了笑說:“沒什麼,其實這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要知道,如果沒有你上學年的出色成績,什麼都免談!”

這個故事中,最讓人感動的是嶽曉東博士奔走於各係之間,聯絡各方、主動爭取,從不輕言放棄,最終,憑著自己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社交能力,他為自己爭取到了助學金。如果沒有他的主動交際,即便是學習成績再出色,他的助學金是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

上麵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機會和資源都是在主動交際中爭取到的。想要獲得機遇的青睞,我們就要忘記羞怯,勇敢自信地去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