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是主動“交際”出來的
要打開成功之門,必須勇敢地推或者拉。
—猶太諺語
不怕的人麵前才有路。
—日本近代著名作家 有島武郎
社交的意義在於:和偉大在一起也容易使自己成為偉大。
—著名思想家 愛默生
哈佛商學院教授比爾·喬治,講過自己小時候的一個故事,他認為這件事對自己的成功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當我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曆時,總會想起我的父親,他在多年前為我做的一件小事,對我的人生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我從這件事中學到的東西,比我在任何課堂上學到的都更為重要。
我的父親很愛我們,隻要是為了滿足家人的需要,多麼難堪的事情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記得有一次,我們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他瞥見路邊的一堆垃圾裏扔著一個壞了的大腳玩具車,於是他就停下車把那個玩具撿起來,走到扔這堆垃圾的那家人的房子前敲門。
門開了,他對房子的主人說:“我剛才在你家的垃圾桶裏看到了這個玩具,如果你不要的話會不會介意我把它拿走?因為我覺得我可以好它給我的兒子玩,如果他能喜歡,那樣我也會很開心。”
一個鋼鐵廠的工人在一個陌生女士麵前非常坦誠地承認自己很窮,所以需要拿走她家的一件廢品,這是怎樣的一種勇氣啊!
開門的那名女士忽然之間得到了一種幫助別人的機會,她很開心,所以她當時脫口而出:“當然可以!”然後解釋說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不需要這些舊玩具了。然後她又說:“當然,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這裏還有一輛自行車也用不到了,它還不算舊,隻是我們已經用不到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就這樣,我得到了一輛“新”的玩具車可以開,而且還有一輛自行車等著我長大以後去騎。那名女士微笑著,我想她因為自己的善行而高興。而爸爸這時也在教育我:大膽些!勇敢是一種神奇的天賦,即使是表達善意也需要這樣的勇敢。
後來,當我每次躊躇於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或者對某件事遲遲不敢行動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當年的那輛大腳玩具車。它讓我想起父親教給我的道理,做人勇敢些沒什麼不好,最差的情況無非是被人家拒絕而已。如果你去求助的人不肯幫助你,那麼其實失敗的是他們。
這件事鼓勵我養成了一個習慣,並為我創造了無數機會。那就是積極去攀談,不管是何種情況!記得當年我作為一個無名小卒參加瑞士達沃斯經濟論壇時,我在酒店的大巴上看到了耐克公司的創始人菲爾爵士。他對我來說一直就是一位偶像級的大人物,多年來他主導了很多營銷方法的創新。雖然見到他很緊張,但是我還是立刻就想到要爭取跟他說上幾句話才行,所以我就坐在了他旁邊的位置上……後來,他成為了我的YaYa公司第一位大主顧。類似這樣的事情我經常會幹,不論在什麼場合下從不膽怯。
比爾·喬治的父親用自己的言行,為兒子上了一堂生動的交際課,或者說是一堂人生智慧課,他不僅教會了比爾·喬治要勇敢與陌生人交往,而這往往意味著收獲新的機遇和資源;同時還教會喬治怎樣看待自己,怎樣看待自己與別人的關係,這對我們的交際至關重要。當我們比別人強的時候,都會很樂意與別人交往,展示自己的優越。但當我們不如別人的時候,往往出於自尊和自我保護,不願意暴露在別人麵前,更別提向別人求助了。父親的行為,讓喬治可以正確地看待自己和別人,不會因為自己的貧窮或者別人的顯赫而自卑,在交際中敢於坐在那些“偶像級”人物身邊。而那些大人物,往往也十分欣賞,並樂意與那些自信、態度不卑不亢的人交往,不管這個人的背景如何。
著名心理學家嶽曉東博士在《與真理為友》一書中,講到過自己在哈佛教育學院求學時申請獎學金的故事,對我們的交際很有幫助:
我進入哈佛大學第一年,隻拿到了9000美元的助學金資助,我自己還要補交1500美元的學費。我雖然無力支付以後昂貴的學費,但我還是抱著先進去,然後再想辦法的心態,開始了自己在哈佛教育學院的學業。但怎樣確保進一步申請助學金,一直是我的焦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