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日就是獨立日:靠自己去成長(1 / 1)

畢業日就是獨立日:靠自己去成長

上帝為我們創造雙腳,是讓我們靠自己的雙腳走路。

—美國石油大王 約翰·洛克菲勒

一個人坐在絨毯之上,困在綢被之下,絕對不會成名的;無聲無息地度一生,好比空中煙,水麵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跡頃刻就消失了。

—歐洲文藝複興開拓人物 但丁

依賴的習慣,是阻止人們走向成功的絆腳石,要想成大事你必須把它踢開。隻有靠自己取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微軟創始人 比爾·蓋茨

哈佛前任校長薩默斯在哈佛畢業演講中,對即將離校的哈佛學生說:“你們開始獨立,不再依賴他人。在場的父母們,作為哈佛的校長,我可以告訴你們,好消息來了,學費賬單已經完事了。作為前任財政部部長,我可以告訴你們一個壞消息,你們不再能夠聲稱你們的孩子還未獨立。”

在薩默斯校長看來,畢業日是哈佛學生的“獨立日”,雖然未畢業時,很多學生已經在磨煉獨立素質,為踏入社會做準備。但等到畢業,這種轉折還是帶給人一種“殘酷”的感覺。正如德魯·福斯特校長對畢業生所說的那樣,“我這兩天才得知哈佛從5月22日開始就不向你們提供夥食了。雖然有比喻說‘我們早晚得給你們斷奶’,但沒想到我們的後勤還真的早早就把‘奶’給斷了”。

食堂裏不再有夥食提供,這種轉折意味著不能夠再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了,也不能再事事依靠父母,而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憑自己的才華和貢獻,在社會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任何人都不能永遠依賴別人生活。就像約翰·洛克菲勒對自己兒子所說的那樣,“親愛的約翰,你希望我能永遠同你一起出航,這聽起來很不錯,但我不是你永遠的船長。上帝為我們創造雙腳,是讓我們靠自己的雙腳走路”。每個人都會迎來屬於自己的“獨立日”,這一天或許是畢業日,或許是因為生活變故,我們要提前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或早或晚,這一天總要來臨。總有一天我們都要獨自麵對生活。

莉斯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因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最後離她而去了。父親因酗酒被送進了收容所,外公不肯收留她,她隻好流浪街頭。

貧窮無援的生活沒有讓她絕望,反而激發起她與命運抗爭的勇氣。母親去世後的幾個月,在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精神鼓勵的情況下,她自己申請進入了一所高中開始念書,她沒有地方睡,還要在肮髒的洗碗槽前一麵工作賺微薄的薪水,一麵讀書。她一直都知道,在自己生長的環境之外,還有其他人過著很不一樣的生活。她也知道,隻有想辦法脫離現在的環境,才有可能到那個新世界去。她的辦法就是靠刻苦學習,考上大學,那樣,她就可以脫離眼前的環境了。

但她身邊的人認為這隻不過是一個小女孩美麗的幻想罷了。很多人對她說:沒有用的,不要癡心妄想進大學。但她沒有動搖,她要以刻苦的學習敲開大學之門。她用兩年時間,完成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成績都在A以上,拿到了班級第一名,幸運地得到了參觀哈佛校園的機會。

看到哈佛大學校園的那一刻,她的心靈被深深震撼了!看著走在哈佛校園裏的男男女女,不禁問自己:“這些人的動作舉止,為什麼這麼不一樣?是不是因為他們來的世界不一樣?若是這樣,那我要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個世界去。”

想要上哈佛,她必須申請到助學金。她找遍了所有的助學金資訊,發現紐約時報社提供全額的助學金,可以讓她去念“昂貴”的哈佛。麵試那天,她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穿著一件破爛衣服,外麵罩上一件借來的大衣。她在所有麵試官的麵前,很真誠地講述了自己的經曆,所有的官員都被她感動了。她獲得了《紐約時報》1.2萬美金的一等助學金,獲得了進入哈佛的通行證。

她成功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向她張開了雙臂。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改變命運的強烈渴望,她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領獎致辭的那天,她說,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將永遠地被改變。

一個父母無力照養,被親人和命運拋棄的小女孩,曆經生活的重重磨難,卻從未想過放棄自己。正如她所說,這個社會可以放棄你,你的父母可以放棄你,隻有你自己沒有理由放棄自己!

莉斯過早地承擔了生活的重擔。很多學生在家長的照顧下,一直到大學畢業都衣食無憂,在真正走入社會之前,他們都有一個很長的適應期和過渡期。但是莉斯從小就沒有父母的照顧,當別的孩子都在父母的羽翼下享受疼愛的時候,她卻被生活過早地推到了前台,一切都要靠自己,她的“獨立日”來得比任何人都要早。但這未嚐不是一種幸運,她失去了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卻收獲了“靠自己改變命運”的頑強信念和寶貴經曆,麵對未來的困難和挫折,她有更強的“免疫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也將會比別人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