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萊特的這位美國同學,就是大名鼎鼎的比爾·蓋茨。
對大學生活的不同認識和規劃,讓科萊特和蓋茨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
在哈佛,科萊特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教科書”。他認為上學就是為了學習知識,創業應該是畢業之後再考慮的事。在他的大學規劃裏,學習是排在第一位的。他在哈佛將近20年,取得了計算機碩士和計算機博士學位。等到他認為自己終於學到足夠的知識,可以開發32Bit財務軟件時,這種軟件已被市場淘汰了。
和科萊特不同的是,蓋茨來哈佛是為自己的事業做準備的。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學生,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名創業者。他經常在宿舍裏與同學們討論計算機行業的未來。有時候在哈佛的咖啡館裏,他和艾倫一邊品嚐著烤臘腸和餡餅,一邊商談著成立軟件公司的事。課餘時間,他如饑似渴地閱讀營銷管理方麵的書籍,研究商法,為運營企業積累知識。在哈佛計算機室,他和艾倫開發出微軟第一個產品。為了帶領微軟發展,蓋茨果斷選擇了退學。對於蓋茨來說,他看重的是哈佛提供給他的創業平台,而不是一張名牌大學的文憑。
蓋茨的成功很好地詮釋了一句話:上學是為了自己的事業做準備。不管你在學校學什麼專業,未來要做什麼,都要記住,我們是在為事業而學習,不是為學習而學習。在學校裏麵,當別的同學隻知道埋頭功課,或沉溺網絡遊戲,追求過度娛樂時,我們應當提醒自己,要為自己未來的事業積極準備。
在校園裏,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為事業做準備。
1.你可以多想想自己的夢想,這有利於你發現自己的事業目標
先有偉大的夢想,然後才有偉大的事業。正是由於霍華德·舒爾茨對夢想的執著和堅持,才有了星巴克的出現。
2.你可以嚐試擬訂一份創業計劃書
很多偉大的公司都是從一份創業計劃書開始的。不要害怕向別人提你的創業計劃,多討論不僅能夠讓你的計劃更完善,而且還可以幫你找到誌同道合的人。如果沒有蓋茨和艾倫的反複討論,就不會有微軟的誕生。
3.嚐試尋找創業夥伴和團隊
創業需要夥伴和團隊。蓋茨就是在朋友艾倫的幫助下,才成功創業的。你可以在同學和朋友中尋找可以一起創業的人選,你們之間的智慧碰撞和相互砥礪是創業成功的關鍵。
4.要了解想要創業的行業
對行業的了解是成功創業必不可少的條件。你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學習行業知識,通過上網,去圖書館或向專業人士谘詢等方式,了解未來你想要創業的行業。
5.加入一家“未來你想要創立”的公司
有機會的話,你還可以嚐試進入一家“未來你想要創立”的公司,在實踐中學習它運營和成功的經驗。李嘉誠在早年創業時,就曾遠赴歐洲,到一家意大利同行的公司裏“偷師學藝”。
除了上麵提到的,在學校還有很多方法為自己的事業做準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事業心,每個人都是人生的“創業者”,學生時代是一個人最具潛力和創造力的時期,越早發現你的事業,越早為它準備,你就能越早嚐到成功的滋味。
青少年朋友們,盡早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事業,並為之努力奮鬥吧,你的青春和人生也將因之更加充實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