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是為自己的事業做準備(1 / 2)

上學是為自己的事業做準備

大學是人一生中最為關鍵的階段。從入學的第一天起,你就應當對大學四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規劃。

—大學生導師、創新工場創始人 李開複

我愛上大學裏的課程,我當年輟學並不是因為學校不適合我,而是因為我要帶領微軟抓住轉瞬即逝的發展機會。

—微軟創始人 比爾·蓋茨

去尋找一個能給你的生命帶來意義和價值,能讓你感覺充實的事業。這樣每天早晨從床上爬起來時,你才能對這一天充滿期待。

—蘋果公司創始人 史蒂芬·喬布斯

一位大學生曾給創新工場CEO李開複寫過一封信。

“開複老師,就要畢業了。回頭看自己所謂的大學生活,我想哭,不是因為離別,而是因為什麼都沒學到。我不知道,簡曆該怎麼寫,若是以往我會讓它空白。最大的收獲也許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

這封信道出了很多大三、大四學生的心聲。因為對大學沒有規劃,所以很多人在懵懂中虛度大學時光,“University”成了“由你玩四年”。有些同學把大學念成了高四、高五,隻知道讀書考試,證書拿了不少,真本領卻沒學到多少。這樣“混”到畢業,失望和悲觀情緒就在所難免。

因此,李開複在回信中建議大學生從入學第一天起,就應當對大學生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規劃。從某種意義上說,規劃大學生活,就是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你怎樣規劃大學生活,決定了你畢業後要走什麼樣的道路。

1973年,一名叫科萊特的英國青年經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學。在進入哈佛大學的第一天,科萊特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在哈佛學出個名堂來。

在哈佛有一個18歲的美國小夥子,經常和科萊特坐在一起聽課。兩人經常一塊討論問題,很快就成了要好的朋友。一轉眼就到了大二,有一天這位美國小夥子突然對科萊特說,“我有一個好想法,我們一起退學開發32Bit財務軟件吧。新編教科書中,已解決了進位製路徑轉換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創立一家軟件公司。據我平時的觀察和很多人的討論,接下來的20年是計算機軟件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可以抓住機會在這個領域做點事,現在正是創業的絕佳時機。”

聽了這話,科萊特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因為他從來沒考慮過退學創業的事。來學校是為了好好學習知識,怎麼能說退就退呢?另外,等畢業後再考慮創業,那時候學到更多知識,成功的機會不是更大嗎?

想到這裏,他對這位美國同學說:“我們到這裏來是為了學習的,不是鬧著玩的,我想還是在學校好好學習,將來畢業後找一份高薪穩定的工作,這才是我們要走的路。再說,對於Bit係統,默爾斯博士還未全部教完,要開發Bit財務軟件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委婉地拒絕了那位美國小夥子的邀請。

回到家後,科萊特一個人又想了很久。因為他也想擁有自己的事業,何況,這名美國同學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他一想到自己來哈佛的目的,就對自己說,先把學業搞好,創業的事還是等到畢業之後再說吧。

於是他決定繼續留在哈佛深造。而他的那位同學,真的離開了哈佛大學,投身到自己的夢想之中。十年後,經過辛勤學習,科萊特成為哈佛大學計算機係Bit方麵的博士研究生。

那位退學的小夥子也在這一年,進入美國《福布斯》億萬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萊特在哈佛博士後出站,而那位美國小夥子的個人資產,在這一年又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他僅次於華爾街大亨巴菲特,達到65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二富豪;1995年,科萊特認為自己已具備了足夠的學識,可以研究和開發32Bit財務軟件了,而那位小夥子則已繞過Bit係統,開發出Eip財務軟件,它比Bit快1500倍,並且在兩周內占領了全球市場。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