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你希望自己做什麼?
設定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是個人進步的第一步。
—《哈利·波特》作者、美國著名女作家 J.K.羅琳
確立目標與製訂計劃是學習規劃的兩個必不可少的內容。目標是前進的燈塔,計劃是行動的方案。沒有目標,所謂的計劃就沒有了明確的方向,隻能是四處亂撞;沒有計劃,目標則隻是一句空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哈佛大學前任校長 勞倫斯·薩默斯
如果一個人在采取行動前不先過過腦子,想想他為什麼要實現這個目標,而這個成功又會對他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最後十有八九會既耽誤了時間又枉費了精力。
—哈佛商學院教授 霍華德·斯蒂文森
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你自己。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雪萊
勞倫斯·薩默斯是哈佛大學的前任校長,在一次演講中,他提到哈佛曾對學生做過的一項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那些學習目標明確、對未來有明確規劃的學生,畢業後的成就遠遠超過了那些缺乏目標、對未來沒有規劃的學生。
“在很早以前,我們的一個行為問題調查組曾經對10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向每個人提出了同一個問題:10年以後,你希望在什麼地方,從事什麼工作?被調查的學生大都回答說,他們想得到財富、榮譽,希望去經營大公司,或者從事能影響和主宰我們所生存的世界的重要工作。
“但是,在這100個接受調查的年輕人中,隻有10個學生將目標清清楚楚寫了出來,並說明他們什麼時候即將取得何等成就,取得這些成就的理由是什麼。而其他人則沒有像他們一樣寫出各自的目標和理由。
“10年過去了,我們的調查人員發現,原來寫過目標和計劃的那10名學生,所擁有的財產竟占那100名學生總財產的96%。這意味著那10名學生的成功率超過他們的同學整整10倍。”
勞倫斯·薩默斯校長以這項調查為例,建議年輕學子在學校要好好規劃未來,並為自己製訂明確可行的目標和計劃。他認為,學習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你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將來的生活狀況如何,都取決於你的學習。”“意識到學習是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事,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規劃未來的一種手段。”
靠著對自身事業的積極思考和大膽規劃,洛克菲勒改變了與競爭對手兩敗俱傷的惡性競爭的局麵,將競爭對手一個個納入標準石油公司的麾下,締造了他的石油帝國。洛克菲勒認為,“設計運氣,就是設計人生”。他不僅把“策劃和設計運氣”當成自己事業成功的秘訣,而且還用它來指導兒子規劃自己的人生。
蘭特畢業於哈佛大學。他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有著令人稱羨的財富,受人尊敬的地位和一個美滿的家庭。命運似乎對他格外開恩,他總是能夠很順利地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然而,對於自己的幸運,他並不覺得應該歸功於神秘的“上天眷顧”,而是應該歸功於自己高中畢業時與父親的一次長談。
高中畢業那天,他告訴父親,自己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
父親知道蘭特身上有做一名成功商人的商業天分,但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隻有理想和天分是遠遠不夠的。他的知識麵還很狹小,對於社會和人心了解也很少,他隻是一個沉浸在自己理想中的熱血少年罷了。因此,他告訴蘭特,一個人擁有想法並不難,難的是用行動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一個人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固然重要,但是能夠用思想引領自己腳步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一個真正意義上成功的人,他的成功必然要經曆兩次創造,第一次創造是用自己的頭腦規劃人生藍圖,第二次創造是用計劃和行動把自己的規劃變成現實。有這樣兩種人,一種人隻懂得空談規劃,而不思將它實現,這種人善於自欺。而且隨著年華流逝,他們漸漸連欺騙自己的能力也沒有了,因為他們的夢想從未實現過,連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另外一種人,他們隻知道腳踏實地,努力工作,卻不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他們就像是一個糟糕的生意人,雖然擁有很好的本錢,卻不懂得怎樣去經營,最後隻好廉價出賣自己。
上麵這兩種人,他們的人生是缺乏規劃的。因為他們不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所以隻好由別人幫他們規劃,這樣做的代價就是事事受製於人,處處步人後塵。最優選擇都被那些懂得規劃的人“霸占”了,留給他們的隻有次優選擇,甚至有時候根本沒有選擇。社會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他們終日辛勞,拚命加班,還要擔心哪一天會被老板裁掉。他們付出的所有努力,僅僅是為了生存而已。而他們從未反思過,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是社會不公,而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更缺乏把規劃變成現實的能力。
聽了父親這一席話,蘭特的心一下被震撼了。他之前十分敬佩那些雖然處境艱難,但十分努力的人,認為他們都像貝多芬一樣,是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人”。現在他會用另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他們艱難的處境,是不是由於以前自己缺乏規劃造成的?或者也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們之前缺乏規劃,他們現在才需要拚命努力來改變艱難的處境?從某種角度而言,他們不是“扼住命運咽喉”,而是“扼住自己咽喉”,他們因為缺乏規劃,造成了自己現在的困境。他們就像一個缺乏戰略眼光的將軍,把自己和士兵領到了絕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