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宿舍裏開始做生意(2 / 2)

比爾·蓋茨、紮克伯格等哈佛學子的成功表明:宿舍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創業基地。大學生要善於利用學校的獨特資源,在課外嚐試一些創業項目,如果成功了,就能盡早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如果不成功,也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弱點和“短板”,為將來積累創業經驗。不管成功和失敗,這都是一件“穩賺”的事。那麼,大學生如何利用學校資源開啟自己的創業嚐試呢?

第一,可以嚐試從校園起步,先為校園消費者服務

Facebook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從大學裏起步。參與創建Facebook的哈佛學生莫斯科維茨認為,大學是人們社交網最密集的地方,通常也是人們一生中結交朋友最多的地方,這就是Facebook為什麼能在大學發展得如此迅速的原因。Facebook在哈佛成功後,將服務對象進一步拓展到整個常春藤聯盟學院,在這些學校站穩腳跟後,又漸漸推向社會。最後Facebook由從宿舍裏運行的一台服務器,成長為超過10億人使用的社交方式。

微軟的成功,也得益於哈佛大學在計算機方麵的優秀資源。微軟的第一個軟件產品就是在哈佛大學的計算機室裏開發出來的。如果沒有哈佛大學的計算機資源,比爾·蓋茨就不會那麼順利地開發出微軟第一款軟件,建立起微軟。大學生創業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先為校園消費者服務,然後再嚐試走向社會。

第二,可以嚐試做校園代理

校園代理對經驗、資金等方麵一般沒有太高要求。大學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代理校園暢銷產品,積累市場經驗、鍛煉創業能力,做校園代理沒有成敗之分,對於大學生來說多多益善,如果做得較好,還可以積累一定的資金,為畢業後的創業之路準備必要的物質和精神條件。

第三,可以嚐試開加盟店

統計數據顯示,在相同的經營領域,個人創業的成功率低於20%,而加盟創業成功率則高達80%。對創業資源十分有限的大學生來說,借助連鎖加盟的品牌、技術、營銷、設備優勢,可以較少的投資、較低的門檻實現自主創業。

第四,可以嚐試在高科技行業創業

大學生處於高新科技的前沿,在這方麵有先天的優勢。微軟、穀歌、Facebook等高科技企業,都是起步於大學宿舍。國內“易得方舟”、“視美樂”等大學生創業企業的成功,也是得益於創業者的技術優勢。想在高科技領域創業的大學生,可積極參加各類創業大賽,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同時也能吸引風險投資。軟件開發、網頁製作、網絡服務、手機遊戲開發等都是不錯的方向。

第五,可以嚐試在智力服務行業創業

智力是大學生最大的資本,選擇這個行業可以讓大學生揚長避短。新東方的創業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般來說,智力服務創業項目成本較低,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就可開業。家教、家教中介、設計工作室、翻譯事務所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六,可以嚐試開網店

網絡購物的快速普及為開網店提供了較好的環境。而且開網店在資金、場地方麵也要求不高,非常適合大學生的情況,有不少大學生都加入了網店創業者的行列。

除了上麵所說的幾種途徑外,大學生還可以通過閱讀、上網、與創業者交流等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機會。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實現從大學生到創業者角色的轉變,在心智上要成熟起來。蓋茨、紮克伯格等人在創業時,已經有十分成熟的心智,對人、事、物的看法都很深刻,懂得通過思考人性和社會趨勢來確定企業的戰略和發展方向,在人際交往和經營管理方麵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

不少大學生表麵上雖然開創了自己的事業,但在心態和行為上還延續學生的習慣,這常常是導致創業失敗的根本因素。畢業於哈佛大學,易趣網的創始人邵亦波說過,自己永遠都是一個創業者。當被人恭維“看上去蠻像一個互聯網企業的老板”時,紮克伯格就會有點被激怒的感覺,因為潛意識裏,他不願再把自己當成一個局限於象牙塔的大學生。對於大學生來說,想要成功創業,就要先從意識上把自己當成一個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