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勞逸結合
合理利用時間,不是要將每一分每一秒都用來工作,而是要認真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即便工作忙碌,也不應該讓它們成為犧牲休息時間的借口。每一個半小時,最多不超過兩個小時,人們就應該為自己安排一些休息時間。不肯在健康上花費時間,就意味著將來會為疾病花費更多的時間。當大多數人認識到這一點時,已經躺在病床上了。
保持平衡
在哈佛的時間管理課上,克裏斯坦森教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時間管理課?台下學生們回答,有的說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效率,有的說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自己的夢想,有的說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教授聽了學生們的回答後,隻是微微一笑,他用手輕擊了一下鼠標,屏幕上出現了“balance the world”(使一切趨於平衡)幾個大字。
克裏斯坦森教授提到保持一切平衡,不是把平衡理解為時間安排上的均等,而是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安排時間的多少,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質量,獲得事業和生活,成功與幸福平衡兼顧。克裏斯坦森教授說,隨著人生階段的改變,人們的生活重心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每個人生階段,總會有特定的中心任務需要完成。例如對於一個剛剛接手重要任務的人來說,事業與成就會成為他個人的生活重心。對於一個妻子,剛剛懷孕的人來說,夫妻以及家庭關係將成為生活占重要地位的部分。
利用好課外時間
哈佛學生之所以能夠在相同的人生長度中做更多的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秘訣不在於他們的課堂時間比別人多。而事實上,他們也像我們一樣,每天有不到8小時的課堂學習時間,他們的秘密就在於8小時之外的課餘時間。如果說,課堂時間對於哈佛學子而言是台上十分鍾,那課餘的學習時間就是台下的十年功,哈佛學生的主要學習時間是課餘,一切課餘的準備都是為了那短短的課上的兩小時討論和課後作業。
為自己安排實用的日程表
哈佛第27任校長勞倫斯·薩默斯在商學院授課時曾要求學生完成一份計劃方案,這個方案將占據學生等級評分的50%。每位學生都需要給一家特定的公司製訂一個計劃。對於學生來說,這份工作最難做的就是製訂日程表。為了讓學生可以出色完成任務,他讓學生們買了一本《效率手冊》,並指導他們用鉛筆填寫日程表。因為在進行計劃過程中,學生們會經常犯錯,他們必須將每一個任務放在卡片上,然後,勞倫斯要求學生們把任務與日期綜合起來。勞倫斯認為,完美計劃是個人和企業成功必不可少的,而製訂日程表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如何製訂日程表呢,勞倫斯給出了以下建議。
1.首先安排每日固定活動。待固定事情安排完之後,然後再看剩下多少時間可供支配。需要注意,事情之間要安排緩衝時間。用來休息或者準備進入下一件事情。
2.根據自己的生物鍾來分配時間,將重要的事放在精力最好的時間。
3.將大任務分成小任務來完成。
4.充分利用零碎時間。
5.為每件事設定明確的期限。
6.留出休閑時間。
7.留出彈性時間。
8.日程表安排完之後,隔段時間要進行評估。
不被幹擾是時間管理的前提
洛塔爾·塞維特教授是歐洲著名的時間管理學專家,他曾多次受邀到哈佛講課,他多次表示,“不被外界幹擾,是時間管理的前提”。
全球債券市場主要操盤手比爾·格羅斯管理的固定收益基金高達6000億美元。他也整日處於各種通信工具的包圍中,然而他卻沒有陷入科技的陷阱中,而是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比爾·格羅斯為了集中精力工作,每天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沉思,在這段時間裏,他會關掉自己的手機和電腦,關掉其他所有現代化通信設備,沒有人能夠打擾到他。而他也可以專心致誌地進行過去以及未來事務的思考。盡管這段時間,比爾·格羅斯不和任何人聯絡,但他表示,自己從未因此而錯過一條重要信息或者重要電話。顯然,時刻不停地查閱電話或者郵件,並不是保證時刻與重要人士保持聯絡的秘訣,更何況,人們時刻不停查閱的,很可能是一些對自己無關緊要的信息或電話。
別讓科技成為時間的陷阱
哈佛商學院維勒瑞·鮑希艾羅教授指出,科技不隻為人們帶來了便利,也可能會成為人們糟糕的敵人,成為吞噬人們有限時間的大陷阱。對此,我們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在心態上,把手機或電腦當成學習、交際和工作的工具,而不是一個娛樂工具。盡量不要在上麵安裝太多娛樂遊戲軟件。如果喜歡玩遊戲的話,要規定一個玩遊戲的時間,超過這個時間絕對不能玩,並且把玩遊戲的時間放在精力比較差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