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紅牆內的養生小偏方
1.預防便秘的“三薯”
三薯是指甘薯(又叫番薯、白薯、紅薯、地瓜)、馬鈴薯(又叫土豆)和芋薯(又叫芋頭)。這三種薯類食物都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更重要的是,它們富含的膳食纖維都是可溶性的細纖維,能更好地保持水分,從而使腸道更為潤滑,有效預防便秘。而且,這三類薯能夠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群的增長,如雙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群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從而改善腸道內的新陳代謝,避免便秘。
吃三薯防便秘這招,是當年一起在中南海的一位營養專家教我的。我回去試了試,果然很有效。但是,我發覺每次吃了土豆我都會腹脹,雖說不是很難受,但是有時候會放屁,在辦公室裏很尷尬,就跑去問原因。那位營養專家告訴我,雖然有人吃土豆等會有些肚脹,這也是因為腸道菌群的改變所致,屬於正常,不必擔心,可以先少量吃,然後由少至多地使腸道逐漸適應。每周可吃5次左右,每次攝入50~100克,便秘患者可適當增加。
從那之後,我最後的疑慮也解除了,就開始放心使用這個小偏方了。
2.健脾消食的木瓜
中醫認為,木瓜性平味甘,色香味俱佳,具有平肝舒筋、和中祛濕之功效,可治療腰酸腿痛、麻木、腹瀉腹痛、腓腸肌痙攣、四肢抽搐等病症。
我們平時吃的水果木瓜,實際上是中醫所說的番木瓜,和中藥的木瓜稍有區別。這種水果果肉厚實細致、香氣濃鬱、汁水豐多、甜美可口、營養豐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萬壽瓜”的雅稱。這種水果的最大功效是幫助消化,健脾消食。最近有人研究還發現,木瓜有預防乳腺結節和豐乳的作用。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木瓜有這個功效,一次一個南方朋友來北京辦事借住在我家,見我愛人早上拿了個木瓜當飯後水果,就問她:“你一早吃幫助消化的水果,早飯吃得又不多,到了中午不會餓嗎?”我們兩個都是一愣,後來再吃木瓜時,就特別留意,果然吃過木瓜之後,就比平時餓得快!
後來我去查了一些資料才知道,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以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木瓜中含有一種酵素,能消化蛋白質,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它才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吃太多肉食,脂肪易堆積在下半身,木瓜裏的酵素可幫助分解肉食,減輕腸胃工作量,防治便秘,還可以預防消化係統癌變。不過,木瓜中有機酸含量較高,凡小便淋澀疼痛之人、胃酸過多的潰瘍病患者,最好不要吃木瓜。
那位南方朋友還教了我愛人兩種木瓜菜譜,我也放在這裏與大家共享:
木瓜鮮奶露
材料:木瓜600克,鮮奶1杯,椰汁半杯,糖200克,玉米粉3湯匙。
做法:木瓜去核去皮切粒。用兩杯清水加糖燒開,然後放入木瓜粒,再加入鮮奶、椰汁,用文火慢煮。用小半杯開水調勻玉米粉,逐步加入奶露中,再煮至稠狀即可食用。
木瓜鮮魚湯
材料:木瓜1個(約500克),鮮草魚約600克,幹百合50克,胡蘿卜1個,黃杏40克,黨參50克,薑2片。
做法:先將所有原料洗淨,木瓜去核切成塊,待水滾開後將所有原料放入鍋內,然後用文火燉兩個小時便可飲用。
3.治療緊張、頭痛的大蒜水
我學生的女兒麥穗是一家網絡公司的行銷主管,單身一人,30多歲了也沒找到對象,屬於大齡剩女。平時,她的主要精力都花費在了工作上麵,工作之餘看電視是她唯一的消遣和放鬆方式。前不久,她感覺到自己頭疼欲裂,但過一會兒就能好。然後,不能預料什麼時候又再一次發生。因為這個,很長一段時間裏,她的壓力都特別大,情緒也不太好,在單位都陰沉著臉,不願意說話。頭疼得厲害,自己又不肯去看醫生,每天吃了兩片止疼藥又去上班了。這天,麥穗回家又犯了頭疼,趴在自己房間的桌子上一動不動,我學生覺得她這樣遲早會出大事,就拉著她來了我家。
我問清情況後,初步判斷這孩子得的是緊張性頭疼。就給了他們一個我用了多年的小偏方:“用大蒜一頭,去皮後搗研成汁,抬頭,把少許大蒜汁滴入鼻中,急嗅入腦,等有眼淚出來了,頭痛也就緩解了。”我的學生看著我一臉將信將疑,我就幹脆讓老伴剝了一頭蒜,現場搗汁給麥穗滴鼻。沒一會兒,她就真的不疼了。父女倆都覺得這個小偏方很神奇,問我原理,我告訴他們中醫認為,大蒜性辛溫,能夠解毒殺蟲,《名醫別錄》中說,大蒜能“散癰腫魘瘡,除風邪,殺毒氣”。第二天,麥穗在家自己又試驗了這個偏方,止痛效果依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