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吃得好不如睡得好
睡眠足,精力好,健康第一寶。
——胡維勤
睡眠是最好的養生方法之一。現代人常患的幾種病症,大多是由於睡眠不足引起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不注重飲食健康,經常會受到失眠的困擾。很多人雖然年紀輕輕,但是眼袋卻大得離譜。我在工作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一個個年輕人一臉疲憊地詢問我要怎麼調節自己的精神。
其實,對於這些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睡覺。隻有睡足了覺,精神自然就會振作起來,身體在經過睡眠的調節之後,也會恢複到健康的狀態。
1.睡眠足又好,疾病不來找
我經常跟病人說,不管是從中醫學還是西醫學上講,隻有充足的睡眠,才會擁有健康的身體。睡眠不僅是人的一種生理需要,也是一種能力。在人的一生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人們處於睡眠狀態的時候,大腦和身體才能夠獲得完全的休息、恢複。
有時候病人就會問我:“胡大夫,您把睡覺說得這麼重要,我看好多人常年熬夜,人家不也活得挺好?”還有朋友跟我說,他們感覺自己睡眠挺好的,但是總有人說自己最近幾年老得很快,自己也經常感到體力不支。事實上他們的睡眠不是優質的睡眠,雖然從時間上看他們好像睡眠時間很充足,但是他們沒有達到優質的睡眠。
通常,醫學上把具有下列5個要素的睡眠稱為優質睡眠:第一,入睡快,從上床到入睡,大約在10分鍾之內;第二,睡眠深,睡眠安穩,一覺到天亮;第三,不會中斷,夜晚不會起來;第四,起床容易、輕快;第五,白天頭腦清醒,精神好。
擁有優質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保證。而且在中醫養生理論中,隻有保證充足的睡眠,人才能夠減少疾病,益壽延年。
保證睡眠的意義重大,因為良好的睡眠是孩子生長發育的依靠。因為促進孩子生長發育的生長激素是人體下丘腦所分泌的一種蛋白質,它具有促進肌肉、骨骼、內髒和結締組織生長發育的重要作用。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或者過少,必定會導致身材矮小。而根據生長激素分泌的特定規律,人們在熟睡後才能分泌出生長激素,經過深睡1小時以後逐漸達到高峰,一般在夜晚22時至淩晨1時為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因此,對於處在長身體階段的兒童來說,優質的睡眠是他們生長發育和茁壯成長的一個先決條件。
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優質睡眠能改善免疫係統,這種作用是由睡眠因子所引起的。睡眠因子被認為是能引發睡眠的分子,它們白天積蓄在血液中,達到一定濃度的時候,就會令人體感到倦怠。而免疫細胞則參與構造了睡眠因子。一種叫作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協助腸線菌消化,並且使大量微小的蛋白質透過細菌的細胞壁釋放出來,這些蛋白質經血液循環後到達大腦,由此產生持久的深度睡眠。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人們在患病時容易出現嗜睡的現象。那些一直活躍在淋巴和血液中的細胞因子和其他免疫細胞,對大腦產生了影響,在病毒持續感染的同時導致睡眠出現;相反,質量低下的睡眠會打亂人體的生物鍾,使新陳代謝失衡,那些阻礙機體生理活性的有害物質也會淤積在身體的各組織器官內,令各種免疫物質的分泌量迅速減少,白細胞及巨噬細胞對病菌的吞噬能力減弱,結果免疫力下降,就將無法抵禦疾病的侵襲。睡眠使人體的免疫力增強,一般的疾病就不會靠近你。比如流行性感冒之類的病狀都會被抗拒在身體之外,大病都是由小病積攢而來的,如果我們不會經常有小病,那麼我們也就不會得大的病症,沒有疾病才會健康長壽。
睡眠可以讓人保持充足的精力。一天24小時,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在這24小時中一直處於高速運轉狀態,總會有那麼幾個時間段,精力會不足。要想擁有充足的精力,必須得到充足的睡眠。成人每天需要8小時的睡眠,過多過少都不合適,最好的睡眠時間是晚上11點到早上7點。睡得過多容易讓人頭昏腦漲,過少則讓人渾身乏力。但是在如今這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中,人人都想增加自己的時間和效率,對於時間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增加,但是可以在這絕對的時間內相對增加精力充沛的時間,在精力充足的狀態下就會有很高的工作效率。
充足的睡眠給人體提供了充沛的精力,精力是支撐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資源。沒有精力麵臨的就是死亡,精力不足也不能辦好事情。精力與人的體質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們之間是成正比的。所以說睡眠足,精力就充沛,就會健康長壽。
2.沒事使勁睡,這樣也不對
我的很多病人在了解了睡眠的好處後,又開始向另一個極端傾斜,他們問我:“胡大夫呀,既然睡眠可以減少疾病,延年益壽,那麼是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來找我看青春痘的小姑娘,這個孩子還帶著一點沒有退去的童音,問我:“胡爺爺,總聽阿姨們說‘美容覺’,是不是我沒事就睡覺,使勁睡覺,我的‘痘痘’就能快點好呀?”如果說別的病人的提問讓我覺得有進一步詳細解釋的必要,這個孩子的提問則叫我隻剩下啼笑皆非、搖頭歎息了。小姑娘很可愛,但是對睡眠的理解完全錯誤。睡眠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睡眠時間也是有規律的,但這個規律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因人而異。
從醫學角度來看,睡眠時間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不同人群的睡眠時間也不同。
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睡眠時間不同,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嬰兒階段:新生兒因為腦部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導致容易疲勞入睡。為了保證各組織器官的發育和成熟,從剛出生到滿周歲的嬰兒需要的睡眠時間最多,大約每天睡20小時。
1~4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夜裏要睡12小時,在白天他們最多還需要小睡3小時。較為有趣的一種現象是:有些寶寶會一次睡很久,有些寶寶則喜歡不時地打一個瞌睡;有些寶寶睡眠十分規律,有些寶寶的睡眠則沒有任何規律可循。
5~12歲:5~10周歲的兒童睡12小時是完全必要的,另外,要盡可能地在中午小憩一會兒。年齡再大一些的兒童睡10小時或8小時就足夠了。
13~20歲:此年齡段的青少年通常習慣於每天睡眠8小時。平時特別是從淩晨零點到早上6點要固定為長期不變的睡覺時間。
21~30歲的年輕人:8小時的睡眠時間已經足夠了。下午可小睡一會兒(30~60分鍾),這樣對身體有益。
31~60歲的成年人:統計資料表明,成年男性平均需要6.5小時的睡眠時間;女性需要的時間會稍多一些,達7.5小時,原因是更年期連續睡覺的節律被改變。
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白天嗜睡,晚上睡眠時間較短,一般平均整晚睡眠時間為6小時,做夢階段約占20%。
不同年齡階段需要的睡眠時間各不相同,而且睡眠的時間段也都不同。所以說睡多少要根據年齡來看。
不同人群的睡眠時間也不同,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是大不相同的,平均計算起來大約是8小時,有的人可能4~5小時就足夠了,健康人當中約10%屬於這種情況,而有15%的人睡眠超過8小時甚至更多。
除此之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由於生理狀態的影響,實際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出現增減。例如,處在月經期的女性,其睡眠時間或許會多一些;孕婦則常常需要每天超過10小時的睡眠時間;進行體育運動或經過重體力勞動後睡眠時間一般會延長,而過度的腦力勞動卻大多使人的睡眠時間減少。所以說,人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時間才合適,應根據不同人群來實際判斷。
睡眠質量的好壞,不能單純以睡眠時間的長短來衡量,而應該以是否消除了疲勞,精力是否恢複來判斷。隻要第二天自己感覺精力充沛,沒有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就表明睡眠質量高,是一次健康的睡眠。
總之,每天睡多長時間最好,應該根據個人的情況來定,有些人會認為每天的睡眠時間應該達到8小時,如果自己沒有睡足8小時,就醒來睡不著了,這時就會認為自己是不是失眠了,或者是有什麼病了,結果這種過分擔心反而影響了睡眠質量。
3.盜天地之生機,為我所用
中醫講“天人相應、天人合一、法於陰陽、道法自然”,意思就是說人要順應天地的變化,根據天地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生活起居。而晚上的子時和中午的午時正是天地陰陽的一個轉換點,是“合陰”“合陽”,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時,人體也必須注重這個轉接點進行休息調養,讓身體順應天地的氣機變化。所以古人把睡“子午覺”叫作“盜天地之生機”,這是最高明、最科學的養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