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武士的決斷(二)(3 / 3)

在幕府末期,財閥力量更是越加強大,維新派甚至需要依賴它們的支持才走上了權力的巔峰。剛剛建立的明治朝廷,無論是軍隊(特別是海軍)的建立,還是貨幣的發行,再到北海道地區的大開發,無一不是依靠幾大財閥的支持而實現的。

努力轉向

書歸正傳,三菱和三井通過自己的改革和除舊布新,力量越來越強大,而安田財閥則陷入權力角逐的混亂當中,它們還能重新屹立於財閥的巔峰嗎?

如果你看過《日本商業四百年》的話,一定還記得安田財閥的社長結城豐太郎。他因為在安田內部銳意改革,最後被無情排擠,於1929年辭職。在此之後,為了填補人員空虛,公司又請來另一位精明能幹、見識廣博的年輕領袖,他叫森廣藏。

森廣藏生於1873年,鳥取市人,自幼聰慧,但家境貧寒,中途輟學,後來到文部大臣奧田義人家中做書童。這位大臣非常賞識森廣藏的才華,資助他進入東京高商就讀金融學。在這所高等學府裏,森廣藏徹底忘記了外麵的世界,一心讀書,據說他每天坐著讀書的榻榻米都壓出了一個大坑。

畢業之後,森廣藏進入橫濱正金銀行(現在的東京銀行)工作,而他的上司、公司副總裁則是金融界鼎鼎有名的高橋是清。

在這個地方工作了半年後,森廣藏被派到上海,負責開設分行的工作。沒想到的是,這個契機讓森廣藏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在此之後,他花費了十年時間幫助橫濱正金開展在中國的業務,也讓他自己成為日本金融界少有的中國問題專家。

回到日本之後不久,森廣藏再次被派往倫敦。請大家注意,當時日本企業有這樣的慣例,如果一個員工多次被派往海外工作,那麼,在他回國之後,就會迅速得到晉升。在日本企業家眼中,海外的管理經驗彌足珍貴,可以說是每一個職業經理人的必修課。

於是,再次回到日本的森廣藏青雲直上,成為神戶分行的行長,1913年,正式升任為正金銀行行長。

成為行長之後的森廣藏首先要麵臨的工作是奔赴中國台灣,整飭台灣銀行。我們之前講過台灣銀行如何拒絕鈴木商店而導致它破產的故事,這都是森廣藏的傑作。傑作完成之後,森廣藏就成為日本民眾抨擊的對象,大家認為他不在關鍵時刻拉鈴木一把而是赤裸裸的見死不救,而且會導致倒閉的連鎖反應。

但“朝廷”中有一個人始終支持他,那就是井上準之助,因為井上準之助一直憎恨財閥,他認為森廣藏的決斷是完全正確的。

但很快,井上準之助也因為金本位的事情黯然收場。民眾再次把矛頭指向森廣藏,他在一片咒罵聲中辭去行長工作,成為失業浪人。

浪蕩了一年多之後,井上準之助再次推薦森廣藏進入安田工作,成為安田銀行總裁、安田財閥首席理事,繼續開始跌宕起伏的金融生涯。

但周圍的人冷眼旁觀,並不看好森廣藏的選擇。他們認為,以他堅忍不拔、獨斷專行的性格,必然成為結城豐太郎之二。

但事實證明,浪蕩了一年多的森廣藏收斂了很多。他變得成熟、堅強,心思縝密,他就像破繭而出的蝴蝶一樣,準備譜寫新的金融篇章。

客觀來說,森廣藏所處的時代充滿詭異、動蕩和灰暗的色彩,諸多企業都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三菱、三井在堅持改革路線,走大眾公司的道路。森廣藏也是個改革者,而且是堅定的自由經濟信徒。他堅持認為,憑借家族管理公司必然走向衰敗,“富不過三代”是永恒的詛咒。

於是,他開始從內部瓦解安田家族的力量,推動各個事業部獨立化,加強它們各自的權力,同時,加強力量培養人才,從各個事業部中挖掘出傑出優秀的員工擔任公司中高層,這樣一來,安田家族的勢力就被削弱。

緊接著,森廣藏開始剝離掉安田財閥內與金融無關的業務。他的思路很清晰,安田財閥和住友、三菱、三井都不一樣,這三個都是綜合型的大財團,業務遍布各個領域和行業,而安田的立命之本是金融,要想在殘酷的商界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好鋼用到刀刃上,不熟悉的行業堅決不去觸碰。

於是,在兩年時間裏,森廣藏讓安田旗下30多家公司關門,隻保留優質的金融業務。

安田的元老們當然不願意,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當時三井、三菱都在進行家族退出經營第一線的改革。安田家族的人們明白,這是一個誰都無法抗擊的趨勢。

1937年,森廣藏認為自己的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新管理層已經逐漸壯大,能獨當一麵了,於是他辭職離開,退隱而去。

1945年,在天皇宣布投降之前,森廣藏去世,享年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