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武士的決斷(二)
哈佛大學裏的日本人
那麼,池田成彬為什麼會成為池田成彬?他身居三井財閥金字塔的頂端,卻銳意改革,敢於突破固有觀念,敢於和保守勢力作鬥爭,甚至敢於和軍部等極端勢力作殊死鬥爭,不避暗殺,不怕滑落到官職的低穀,是什麼塑造了他強悍的人格和堅定的信念呢?
其實,他是日本商業界的革新者,就像日本明治維新期間那些敢於打破封建藩籬的誌士一樣。池田成彬堅信一家企業若想長久興盛,必須建立一套完備的企業製度,同時回饋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員,而不是它的對立麵。
池田成彬的思想是在哈佛大學形成的。在進入哈佛之前,他是慶應義塾的大學生。這所大學是日本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福澤諭吉一手打造,以“思想自由”為學校宗旨,傳播西方文化,繼承傳統智慧。
池田成彬學習成績很好,被哈佛大學看中,邀請他作為交換生到美國潛心修業。池田成彬大喜過望,最讓他欣喜的是,去美國遊蕩完全不用承擔費用,都由哈佛埋單。
雄心勃勃的池田成彬奔赴大海的那一邊,興衝衝地奔到哈佛大學報到,可是得到的問題是:“老兄,交學費吧!”
池田成彬根本沒帶多少錢來,他質問美國同仁:“我有獎學金,哈佛說的!”
美國人查了查資料問他,你之前來沒來過美國?池田成彬搖了搖頭。美國人沉默了,他告訴這個年輕的小夥子:按照哈佛大學的規定,如果是第一次來美國的外國人,是不能提供獎學金的,所以,你若想入學,還得自己想轍。
池田成彬如墜穀底,內心冰冷。他根本沒錢交學費,甚至都沒錢回日本。
哈佛大學非常人性化,他們了解了池田成彬優異的成績和才華之後,決定拉他一把。鑒於規定,哈佛告訴池田成彬,大學裏麵有一筆基金,專門用來幫助那些品學兼優、家境貧困的學生。本來這筆基金專門為美國人服務,可是哈佛大學決定破例一把,讓池田成彬先解決燃眉之急。
但是,池田成彬拒絕了。拒絕的理由很有骨氣:“老子如果因為成績好,拿到獎學金,那是我的榮耀,但是要是因為家裏窮拿救濟,太給日本人丟臉了,絕對不能接受。”
骨氣是可貴的,但現實也很殘酷,馬上開學了,池田成彬還沒錢交學費。最後關頭,他決定要挾一下自己的母校。
他給校長寫了一封信說,“當初是你說有獎學金,結果沒有,現在我一個人流落他鄉,不僅沒學上,還沒飯吃。如果讓美國人嘲笑了,咱們學校情何以堪?反正你得給我想辦法,要不然你就會看見一個優秀的日本人在美國要飯了。”
校長收到信之後大驚,他絕不允許自己的學生在美國丟人。於是,慶應義塾馬上召開大會討論如何處理此事。
結論是:“還是讓他要飯吧!”
學校的董事們不同意給他錢,原因是沒有先例。
池田成彬得知自己的母校拒絕了自己的要求之後,大發雷霆。他馬上又寫了好幾封信要求學校借錢給他,但慶應義塾根本都不回複。
池田成彬心如死灰,他開始在美國街頭遊蕩,準備物色一個適合要飯的地方長期蝸居下去了。這時候,池田成彬的父親知道自己要給乞丐當爹了,大驚失色,但是老爹也沒錢。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池田成彬的父親跑到慶應義塾去鬧事,跟他們要孩子。校長無奈,最後雙方商量,得到一個大家都接受的方案:學校借錢給池田成彬,但是要用他父親的家產作抵押。
池田成彬拿到錢之後非常憤怒,他給父親寫信說:“我畢業之後一定要憑借自己的能力還錢給學校。還有,我買了一份人壽保險,我要是死了,父親您就用保險金還給學校吧!”
說這件事情的意思是,池田成彬具有堅忍的性格,為了目的不屈不撓,敢於挑戰權威,性格高傲,不輕易接受施舍。
回到日本之後,池田成彬的唯一理想,就是賺錢還給慶應義塾。他的才華和經曆受到三井銀行行長中上川彥次郎的賞識,於是,這家大財閥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池田成彬在三井銀行表現優秀,很快獲得中上川彥次郎的讚賞,讚賞的實際行動就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他的女兒壓根兒不知道池田成彬是誰,她困惑萬分地問老爸:“我丈夫的性格是啥樣?”中上川彥次郎微笑著說:“那是個非常非常頑固的家夥!”
日本商界都知道,中上川彥次郎是有名的頑固達人,他決定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可是,三井銀行的人一致認為,池田成彬決定的事,就是中上川彥次郎帶著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當了行長的女婿之後,池田成彬的職業發展一路暢通。很快,他成為三井銀行的掌門人,開始塑造他心目中財閥該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