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池田成彬知道,自己,打死也不能說。
但池田成彬比團琢磨聰明,當一封封恐嚇信來臨的時候,他並沒有忽視所有敵意,而是異常謹慎地保護自己。在日記裏,池田成彬說:“我的生命不僅僅屬於我自己,還屬於整個三井。”團琢磨被血盟團殺害之後,池田成彬就開始變得神龍見首不見尾,身邊、周圍都有保鏢保護,進公司的時候也是走後門,從來不出現在人多的地方。
這讓血盟團異常鬱悶——獵物太狡猾了。於是,他們派遣了一個狙擊手躲在池田成彬家對麵的樓上,時刻準備著。
池田成彬也在時刻準備著,他把自己家的窗戶都用鐵皮給封上,每天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早上,小汽車直接開到家門口,池田成彬一下就鑽進車去,有時候還讓自己的隨從先上車,就是為了混淆敵人的視聽。
當然,池田成彬不是一個懦夫,在那段險象環生的歲月裏,他一直在思考,為什麼社會對三井家的仇恨如此之深?
痛定思痛,他意識到,必須改變公司的家族性質,讓三井成為一家社會企業,才能避免遭到攻擊。
很快,池田成彬晉升為三井家族的理事,接替團琢磨統率全軍。掌握大權之後,他開始銳意改革。
這一項大的改革可謂是傷筋動骨,那些身居高位的三井家長們當然不願意離開權力的中心了。池田成彬苦口婆心地說服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這時候,三井家族的總本家三井高公決定幫幫自己的下屬。
三井高公這個人非常奇怪,他身居高位,但目光長遠。早在20世紀20年代,他就曾經寫信要求三井家族的人們放棄經營權。他在信中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前輩們個個都是經營之神,但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的後代也是如此,所以,該放手的時候理應放手。三井家族曆史上每次遇到重大危機,都是由外人來幫我們解決困境的,所以,外姓人也不一定是不可靠的。”
在三井高公眼裏,池田成彬就是個靠譜兒的好領導。
獲得大當家的支持,池田成彬格外驚喜。他開始著手說服其他領導,但幾乎每一位三井家的領袖都不願意放權。
三井高公想了一個很缺德的辦法。先是,每天早上,池田成彬都把媒體對三井的抨擊剪貼下來,做成文件夾送到各位老大的家裏,偶爾裏麵還夾雜著幾封恐嚇信、匕首、死貓、死狗什麼的。這些三井貴族們哪兒見過這架勢,嚇得好幾天不敢回家。
這時候,三井高公出現了。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導三井家族的人們放棄權力,同時表示,如果你的確有能力,還可以繼續工作,而那些拿錢不幹活兒的隻能作為股東分分紅了。
這場革新曆時半個月,在威逼利誘之下,三井家族的繼承者們徹底退離經營第一線,開始在幕後支持三井的業務。
也是從那時候起,職業經理人製度在三井和日本商界獲得了真正的確立。在一個家族內部,如果需要繼承者成為公司的領導,必須要考核他的學曆、經驗和經營才能。而家族內部的家佬們隻有在公司出現問題的時候才走到台前,一方麵,鼓勵公司度過困境;另一方麵,調動自己的關係解決問題。
這種製度一直延續到今天,豐田汽車的社長豐田章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成為公司社長之前在西方學習汽車、營銷知識,進入公司之後,從底層銷售做起,還在中國、美國工作多年,然後回到總部工作。在豐田汽車遭遇“召回事件”之後,消費者和公司上下都需要呼喚豐田精神的時候,這位年輕的社長就很合時宜地登基親政了。
為了改變三井的形象,池田成彬開始熱衷於公益事業。說起來,三井財團絕不是一個貪得無厭、寧為財死的企業。早在明治時期,三井就設立了很多家免費醫療機構,給窮人們體檢治病,廣受讚譽。後來東京大地震的時候,三井也一擲千金資助受難的同胞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