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秦日綱東援鎮江 陳玉成猛衝火網2(1 / 3)

兩人說著話,就來到了吳如孝的駐地。大老遠的小兵就跑上去報信:“冬官丞相來了!冬官丞相來了!”

“什麼?冬官丞相來了。”吳如孝正在西麵城門指揮官兵作戰,聽得冬官丞相到來精神為之一振:“整個鎮江城內就數我檢點官最大,冬官丞相必定是從城外衝進來的,鎮江有救了!”

吳如孝高興地對左右說道。他情不自禁地沿著小兵喊話的方向跑過來:“冬官丞相在哪裏?冬官丞相在哪裏?”吳如孝已經有些迫不及待。

“檢點大人,陳玉成在這裏。”陳玉成雖然官大吳如孝一級,可實際年齡整整小了一十二歲,幾年前陳玉成曾是吳如孝部下,他不敢在吳如孝麵前妄自尊大。

兩人迎麵相迎跑到了一起,這下該吳如孝喋喋不休了,他手抓住陳玉成雙臂,上身微微後傾,仔細打量對方,又是激動又是好奇:“長高了、長壯了,長得越來越像個男子漢了!想想你今年也才十九歲。幾年前和你分手時,你還是一個半小夥子,還帶著孩子氣。可是現在你完完全全是個威武的大將軍了。你長得越來越英俊,越來越成熟,幾乎都認不出來了!不過你的臉部特征,一下子就可以讓人知道:你就是陳玉成。今天能在鎮江城內見到你,太好了、太好了,鎮江城有救了!”

陳玉成性格本來有些靦腆,被吳如孝這麼仔細打量著,還真有些不好意思。就像個大姑娘似的,陳玉成白皙的臉上浮起了紅暈:“大人,一別幾年玉成投身西征戰場,總是活動在湖北、江西、安徽一帶,再沒有到過鎮江。您比以前老多了!鎮江被圍一年您吃了不少苦啊!”

從前是上級現在是部下,這個稱呼習慣一下子還真有點倒不過來。吳如孝還沒有忘記彼此之間的身份:“丞相大人,現在您是卑職的上級,對卑職您應當放手指揮。您冒著生命危險衝進鎮江城內,決不隻是來敘舊的,您說,鎮江之圍怎麼個解法?”

於是二人進入室內,開始密談解鎮江之圍計劃。

鎮江在南京東麵不到一百公裏,北臨長江東西南三麵環山,的確是南京東麵咽喉要道。一八五三年三月底,太平軍在打下南京以後,一鼓作氣順勢拿下鎮江。最初是以殿左一指揮羅大綱為駐守鎮江主將,木一總製吳如孝副之。

從一開始太平軍就將鎮江城牆加高加厚,把護城河挖深加寬,北麵臨長江的灘頭上又修築了一道城牆,四麵城牆上增設了炮台。最初還在長江上駐有水師,與江北的瓜州隨時可以來往通航,很好地保護天京安全,成了天京東麵的安全屏障。

由於戰局變化,羅大綱在鎮江城內呆了僅一個月,便被抽調到了西征戰場,吳如孝成了駐守鎮江的主將,從此他就沒有離開過鎮江。

吳如孝駐守鎮江後,清軍一直沒有停止過進攻。朝廷帶兵攻打鎮江的將領換了一個又一個,部隊換了一批又一批,可就是拿不下來。講敘這些沒有特色的戰鬥是枯燥的,所以一筆帶過。唯獨有一個戰役值得一提,有些特色。

朝廷方麵總是感歎,江蘇一個人口大省卻沒有出一個曾國藩似的中流砥柱人物,其實也不盡然。江蘇也出現過不惜個人一切,誓死效忠朝廷的常州籍大員,這個人就是原浙江布政使汪本銓。汪本銓乃是道光進士,道光中期做了浙江布政使。鹹豐帝登基後,汪本銓因為年事已高,身體又不好,所以拿著朝廷俸祿在常州老家養老,享受退休老幹部待遇。

汪本銓在常州是有名的大地主,當然是太平軍革命的對象,他的身份決定了他是太平軍的死敵。汪本銓本來在常州老家頤養天年,身體越來越好了的。可是太平軍打下南京,讓汪本銓憂心如焚,他一是擔心朝廷的安危;二是個人的身家性命受到了威脅。

他為此召開了家庭會議,對幾個兒子說明利害關係:“粵匪占住南京作為根本,企圖改朝換代。他們專與地主富豪為敵,搶奪財產,草菅人命。朝廷對我恩重如山,往大裏說我們應當拿起武器為朝廷分憂;往小裏講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應該武裝起來保護自己。朝廷已給各在籍的朝廷大員下了誥諭,希望我們多辦團練,去抗擊粵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