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很受感動:“我軍之所以能在粵匪猖獗之下力挽狂瀾,就是因為有你們這樣一批忠義之士。想我湘軍與粵匪對陣以來,陣亡了多少好弟兄!羅澤南之弟羅鎮南、羅信東,在增援南昌時主動出城殺敵,結果遭埋伏陣亡,連屍骨都沒有收回;保衛長沙第一仗,儲玫躬帶本營五百人在晚餐時分,突然殺向寧鄉縣城,打得石祥禎部上萬人潰不成軍。儲玫躬身先士卒,多處受傷仍然殺敵不止,直到鮮血流盡倒地而亡、、、”
曾國藩說到此處,止不住淚流滿麵,使每個在場的人都感到一種悲壯氣氛,說起自己的好部下曾國藩如數家珍,但不能讓他就這樣說下去,否則太傷人心了。
褚汝航道:“大人,正是有弟兄們的前仆後繼,才換來今日湘軍威名。粵匪尚未剿滅,湘軍任重道遠。大人,您就讓我們帶水師去奪回嶽州吧!”
曾國藩坦誠地說道:“我動情的說起這些不僅僅是懷念他們,而且是在提醒正準備衝鋒陷陣的弟兄們,炮彈槍子不長眼睛,上了戰場無論是貴賤貧富、無論你什麼身份,都有傷亡危險。”
夏鑾有力道:“貪生怕死就不來參加湘軍,從與賊匪交戰的那一天開始,弟兄們就做好了隨時為國捐軀的準備。大人,您就下命令吧!”
曾國藩看到了湘軍的未來,他三角眼裏閃出希望的光:“好!你們兩位知府就率領水師向嶽州進發,同時塔齊布帶步兵齊頭並進,水陸兩路一起攻打嶽州。我祝你們旗開得勝!”
曾國藩並沒有讓彭玉麟、楊載福歇一歇,作為褚汝航的部下,他們一起揚帆起航,由長沙出發順湘江而下,入洞庭湖北上嶽州。出發時間是一八五四年七月七日。
有塔齊布陸路軍在岸上攻擊敵人,掃清道路,褚汝航帶領船隊行進順利。七月二十四日,湘軍水師在君山、雷公湖一帶與太平軍水師作戰。湘軍水師配備有先進的洋炮,火力很猛。而太平軍水師多是搜集來的打漁經商的船隻,比不上敵人特製的戰船,且又有許多人中暑生病,一經接戰,運轉不靈,火力不濟,很快土崩瓦解,七零八落。戰鬥以湘軍大獲全勝而結束。
太平軍水師損失船隻三百多條,傷亡數千人,已是潰不成軍,活著的各自逃命。洞庭湖已向湘軍水師敞開,褚汝航率水師暢通無阻開向嶽州城。同時湘軍步兵方麵,曾國藩派知府羅澤南帶兵一千;又派新任嶽州知府魁聯帶兵一千,增援塔齊布來攻嶽州。
曾天養知嶽州難守,不願作無謂犧牲,在水師戰敗第二天便主動撤離嶽州城,退守到城陵磯。褚汝航率湘軍水師官兵,捷足先登首先進入嶽州城。隨後嶽州知府魁聯正式上任,處理城內政務,在這個水陸交通樞紐,軍事重地的知府任上,曾國藩又一次推薦了旗人。
退守城陵磯的曾天養並不服輸,幾天之後緩過氣來。他將丞相汪得勝叫到麵前道:“東王對我們丟失嶽州十分不滿,他說如果我們不奪回嶽州,一味潰敗將以軍法從事,甚至還殃及我們在天京的家屬。所以我們要不顧生死去搶奪嶽州。”
汪得勝道:“卑職一切聽您的,您就下命令吧!”
曾天養道:“我在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奪得過許多州縣,曆來隻習慣於帶領步兵,我還是率領陸軍進攻;你則指揮水師作戰。不過為了步兵就近向嶽州城發起攻擊,我們還是要乘坐水師船隻一起前進。”
汪得勝言語不多:“卑職聽您的。”
曾天養率一萬多人乘坐四百條木船向嶽州進發。汪得勝雖言語不多關鍵時刻還是保護上級的,他道:“龐大船隊走在前麵的危險性最大,卑職是水師統領,卑職理應在第一條船上當先鋒。您是主帥,您就在最後一條船上指揮全軍吧!”
這些話都是軍事常識,曾天養隻好順其自然,坐在了最後一條船上。
就在曾天養部接近嶽州城,準備登陸就近發起攻擊時,湘軍水師地麵同時向他們開炮,坐在前麵船上的水師先鋒汪得勝,當場被炸死。四百條船損失多半,官兵被炸死淹死的也有好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