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為太平軍勁敵的倒是曾國藩練成的湘軍。為母奔喪,在籍丁憂的禮部右侍郎曾國藩,自去年元月奉旨辦團練後,一直在厲兵秣馬,整裝待發,隻是在去年派出羅澤南部八百人增援南昌,小試牛刀。
曾國藩奉旨幫辦團練時,到長沙去拜訪時任湖南巡撫的張亮基,對著胡須花白,老態龍鍾的張亮基,曾國藩拱手施禮,十分謙恭道:“滌生乃一文弱書生,不懂帶兵之道,此次幫辦團練,還敬請巡撫大人多多指教。”
曾國藩故意把‘幫辦’二字說得特別重,強調自己是附屬地位,表明皇上隻是讓他幫助湖南練一支新軍,讓他為朝廷盡點能力而已。
張亮基知道麵前這位三角眼睛,瘦窄臉麵,尖尖下巴但卻目光犀利的禮部侍郎,是朝廷的特等人才,他把比自己年輕二十歲的曾國藩,按坐在椅子上說道:“我已老朽矣!滅發匪還得靠你們這些相對年輕的人。去年夏天守長沙時還多虧了湘陰舉人左宗棠出主意。湖南本身就出人才,加之你是才中之才,想必你此來必有良策,不妨快快講來。”
曾國藩崇尚程朱理學,但並不是一個迂腐子,先前已行禮節,一聽張亮基求計,他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發匪多亡命之徒,打仗不怕死,所以才以少勝多,由弱變強,橫行萬裏。我綠營兵多為衣食謀,敢玩命者太少,一遇發匪紛紛潰散尤不耐苦戰,人數再多又有何用哉?此次皇上命令在下幫辦團練,在下想在長沙建立一個大團。尤其注意兵源素質,油嘴滑舌、賣乖取巧者一律不要,就各縣曾經訓練之鄉民擇其健壯而樸實者,招募來省,練一人受一人之益,練一月有一月之效,求其精而不求其多,練成之後定能以一當十也!”
張亮基擊掌叫好:“曾侍郎言之有理,就依你之計行事。”
曾國藩將個人建軍意圖,寫成一篇奏章稟報皇上。鹹豐帝原本隻讓他幫辦團練,不料想他一個文人倒有如此精辟的軍事見解,遂免去幫辦二字,讓他獨創一軍。
早在太平軍圍攻長沙之時,湘鄉知縣朱孫詒就委派本縣儒生羅澤南及弟子王鑫、李續賓、李續宜辦團練。這些團練已鎮壓過湘鄉縣境內幾次小規模農民暴動,在湖南小有名氣。
曾國藩立即將羅澤南、王鑫、李續賓、李續宜等調往長沙,著手招兵買馬,以湘鄉團練為基礎,開始創建曾係湘軍。
曾係湘軍還處在組織發展階段時,就一邊訓練一邊在湖南境內到處用兵,扼殺省內民眾起義。一八五三年三月至次年一月,曾國藩先後派王鑫攻常寧縣白沙堡何六吳起義;派羅澤南平息衡山草市劉積厚暴動;派劉長佑鎮壓安仁劫獄焚燒縣衙民眾;派朱孫詒剿滅安化縣串子會;派夏挺樾擊敗宜章、臨武、永興三縣暴民;派多名湘軍將領來往於湘南一帶,擊殺進入湖南之廣東、廣西起義民眾;派塔齊布打退鄒恩隆天地會,奪回茶陵、安仁兩座縣城;派周鳳山、儲玫躬、曾國葆打敗何賤苟亂黨,收複常寧、嘉禾兩縣;派羅澤南用兵郴州、永興,鎮壓農民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