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四十二歲的安徽巡撫江忠源,剛剛上任才幾個月,就因廬州失守而自殺身亡,消息傳到北京朝廷上下一片哀悼,鹹豐帝也為之心酸不已。
消息傳到天京,楊秀清連忙叫好,立即坐轎趕往天王府向洪秀全稟報這一喜訊。洪秀全聞言果然喜形於色道:“好!胡丞相率軍攻破廬州,迫使江忠源投水自殺,報了南王早逝之仇。這功勞很大應該給予重賞。”
楊秀清征求洪秀全意見道:“是否可以給胡丞相封王?”
“不能輕易封王。按《周禮》之製,王以下便是侯爵,那就給他封侯,朕希望他好好護衛天國,就叫他護天侯吧。待日後立了新功再行封王。”洪秀全回答道。
楊秀清道:“獨獨封一個侯可能不太合適。翼王帶兵主持西征後,秦日綱實際成了守衛天京的主帥,他猛如張飛功不可沒,也應該封一個侯。”
洪秀全十分讚同:“對!對!胡以晃、秦日綱二人都是朕在金田起義前發展的會員,功勞不相上下,理應一起封侯。既然秦日綱猛如張飛,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那就給秦日綱封個頂天侯吧。”
洪秀全打仗不行,給人封官加爵倒是出口成章,張嘴就來。別看他安於享樂,不願插手具體事務,把軍政大權都交給了楊秀清,但僅憑天王這個身份,關鍵時候說話還是管用的。在繁瑣的軍政事務上,洪秀全不願去傷那個腦筋,可在重大問題,人事任免上,他有時還是要行使天王權力的。
楊秀清道:“萬歲,兩位侯爵的稱呼就這樣定了。本來小弟想重用國舅賴漢英,西征初期讓他擔任主將,怎奈他帶兵攻南昌數月而不下,人力物力浪費巨大得不償失,小弟隻好撤去他的兵權,改任東殿尚書入刪書衙辦文事。不是小弟不重用他呀!”
洪秀全寬和道:“清胞做的對!人各有所長,賴漢英本是一鄉下醫生,屬文人類型,你讓他帶兵打仗那不是趕鴨上架麼?還是讓他入刪書衙辦文事的好。朕之所以讓清胞總攬大權,是覺得你是一個難得的軍事天才,頭腦靈活因勢利導。南昌攻數月而不下,你及時改變作戰方案,任命達胞為西征主帥,一心經營安徽,此舉立見成效,安慶、廬州及附近州縣已歸天國,物資源源運進天京。清胞乃天國之諸葛亮也!”
由此可以看出洪秀全對楊秀清的欣賞和倚重,他這樣近乎阿諛奉承的內心表白,是想以情感人,把楊秀清的關係拉得更近一些。
此時的楊秀清在天王麵前大麵子還是過得去的,大部分時候還是把他當著兄長和上級,所以有什麼重大事情還得先向他彙報一下:“萬歲,西征軍已在安徽站穩腳跟,下一步就是要繼續擴大戰場,全麵攻打江西、湖北、湖南、、、”
楊秀清還想說得更詳細一些,而洪秀全就好比一個不喜歡數字的人,麵對一大堆數學題一樣,頭腦發悶不知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