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辰門曾天養部打進城內,陣斬已革布政使李本仁、都司馬良勳及手下兵勇近千人。兩路太平軍迅速控製了廬州城,即刻把守各門,外禦敵援,內搜殘敵。
為除掉頑敵江忠源,胡以晃特意命令部下到處張貼懸賞布告:“活捉江忠源賞銀一千兩,殺死江忠源賞銀五百兩,提供線索者賞銀一百兩。”
一時廬州城內以尋找江忠源為熱門,一些老百姓為混得賞銀提供了許多虛假信息,當然沒有得到證實是不會得到賞銀的。
江忠源狡兔三窟,有幾個隱秘住處,誰也不知道他現在藏身何處?隻有他的表弟劉坤一跟在他身邊服侍他。
江忠源知道,自‘蓑衣渡’之戰開始,他就與太平軍結下了深仇大恨。此次他身陷廬州城,定難逃脫太平軍懲罰。軍事失敗,省城陷落,江忠源羞憤氣惱,悲痛欲絕,他不想再活在這個人世。
江忠源隻有四十二歲啊!可是他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回想過去他真是大起大落,官運來得較早,倒黴也來得很快。老天注定他是一個不平常的人。
江忠源以舉人身份躋身仕途,先任浙江秀水知縣,後調往湖南協助向榮鎮壓農民暴動,起初並無什麼名氣,如果沒有太平天國,他也許永遠隻是一個普通的朝廷官吏。可是時代把他推向了風口浪尖。
幾年前的蓑衣渡之戰,使江忠源名聲大振,皇上把他當著特殊人才破格提拔,直到他當上安徽巡撫,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一省最高長官。
然而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傷人,剛剛當上巡撫僅幾個月的江忠源,麵對太平軍強大攻勢,已覺走投無路,身心俱疲,一心隻想自尋短見。
江忠源隱居在水關橋附近一所公寓裏,想要死的人自然有許多傷感和愧歎,他對劉坤一說著許多莫名其妙的話:“徐豐玉、張汝瀛本來守田家鎮好好的,我一去反而害了他們。他們陣亡了,生前對我寄予了很大希望,我活著慚愧呀!我對不起他們呀!”
劉坤一安慰道:“大表哥,田家鎮遲早保不住,你一去便丟了那隻是一種巧合,你何必如此傷感呢?”
江忠源陷於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輕聲道:“巧合太多了,廬州原本兵馬不多反而安然無恙,可我嘔心瀝血帶兵一入廬州,反而使省城陷於包圍之中。唉!人倒黴喝涼水也塞牙。現在省城陷落,我身為巡撫還有何臉麵立於人前?”
劉坤一安慰道:“大表哥,勝敗乃兵家常事。廬州城丟了,大清江山還在,城外有官兵逾萬,繼續戰鬥下去,遲早會收複廬州的。”
江忠源一聽表弟提起城外那些無用之輩,頓時火上澆油:“靠他們收複廬州?呸!一群酒囊飯袋,官兵再多也是白搭。”
劉坤一見表哥情緒不好,便岔開話題:“大表哥,眼下發匪搜查很緊,還是請表哥化裝逃出廬州城。”
江忠源口頭上表示讚同:“好吧!你去將我的貴重物品收拾一下,再給我找一套合適衣服。”
劉坤一按照表哥意思辦事去了。江忠源哪裏想真心出逃?他的精神已經崩潰,對人生再無留念。權勢富貴沒有給他帶來什麼歡樂,廬州陷落,賊匪懸賞捉拿,倒使他決意離開人間。
江忠源身著朝廷官服,頭戴頂戴花翎,從從容容走向公寓旁一個深水池塘。這水池名叫古塘,本是天然水池,經人工修繕後,建有樓台假山,一年有三季花草鮮豔、樹木茂盛、風景秀麗,恰恰在這嚴冬季節裏,顯得百葉凋零、山寒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