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武昌城洪秀全下令進軍 湘鄉縣曾國藩奉命招兵5(1 / 1)

隨之響起一陣歡呼和鼓掌。

“天軍出廣西以來,一路所向披靡,妖兵聞風喪膽。取嶽州、占武漢勢如破竹,士、賈、工、農,各界人士已紛紛覺起踴躍來歸。天軍人數日益增長,已具備了強大力量。推翻滿清恢複漢室之目的,即將能夠實現了。”

又是一陣掌聲和歡呼聲。

“金田團營初期,軍營裏便有‘一打南京,二打北京’之說。現在,我們應當朝著這個既定目標進軍。朕莊嚴宣布:我軍即刻順長江而下攻取南京。”

三聲禮炮響過,歡快鑼鼓又起。太平軍各部將按照早已安排好的帶兵計劃開始行動。

洪秀全不愧為教師出身,聲音洪亮,即使沒有什麼擴音設備,人們也能聽到他講話。當眾麵授口諭,表露出他的權威。

廣大將士們讓開一條路,畢恭畢敬地護衛天王先行登船。然後,東王、北王、翼王也各自登上自己的船隊。長江之上桅帆林立;南北兩岸旌旗飄蕩,盡百萬天國軍民分水陸三路沿長江而下,浩浩蕩蕩氣勢磅礴,威武熱鬧之景自不必說。

龐大船隊不僅保證了最高首領的行動安全,而且平穩地運載了眾多的隨軍家屬和一些傷病號,供應著大軍的基本口糧,免除了戰鬥部隊的後顧之憂,為迅速東進創造了條件。

典水匠唐正財負責運輸船隊調度;天官正丞相秦日綱負責水師作戰;殿左一指揮羅大綱為水師先鋒官;新任殿右四指揮賴漢英協助羅大綱;天官副丞相曾水源給秦日綱當副手。

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丞相李開芳率主力部隊五萬人沿長江南岸向東推進;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殿右一檢點吉文元再率五萬精兵,在長江北岸同時東下,加上秦日綱指揮的雄壯水師,三路兵馬威力巨大,勢不可擋。

太平軍離開武漢沿長江東下之時已有百萬之眾,戰鬥力甚是強大,更兼人心歸向士氣高昂,確有排山倒海翻天覆地之勢。此時又正值初春季節,氣溫由寒轉暖宜於行軍作戰,如此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給太平軍攻打南京提供了有利條件。

太平軍摧枯拉朽、迅猛東下;南京城危在旦夕、充滿恐慌。沿岸地主豪紳富商貴人,拖大帶小逃往他鄉。

此時此刻,北京城內皇宮之中,養心殿裏,二十二歲的鹹豐帝愁眉苦臉地坐在龍椅之上。他右手五指張開撐住額頭,食指與拇指不停地揉捏著兩邊太陽穴。他隻有這樣才能緩解腦袋的疼痛與昏暈。

麵前站著他最寵信的三個近親大臣,即:戶部尚書肅順、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垣。這三人都姓愛新覺羅,係皇室家族,與鹹豐帝愛新覺羅、奕詝還未出五服,深受鹹豐帝信任。

鹹豐帝閱曆尚淺而又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他隻有繼承先皇傳統,牢記一個宗旨那就是重用皇族近親。所以他常召集端華、肅順、載垣商討軍政大事。

鹹豐帝揉揉太陽穴,沒有一絲笑容道:“列位親王請坐。朕登基以來困惱於內憂外患之中,你們看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