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眼裏逃出的生命》序(1 / 2)

《針眼裏逃出的生命》序

王汶石

一本讀來多麼真切,多麼令人心酸,

而又多麼激勵人們的精神,鞭策人們奮

進不息的小書啊!

作者李風傑同誌,是大家熟悉的兒

童文學作家,他的榮獲全國少年兒童文

藝創作獎的《鐵道小衛士》,在讀者中有

著廣泛的影響,為讀者所熟知。現在,他

又把這樣一本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為題材

的書,奉獻給小讀者們,我深信,任何

一個讀完這本書的人,都會留下深刻的

印象。

坦白地說,當風傑同誌要我為他這

本書寫幾句話時,我曾經有過一霎那的

猶豫。因為我不知作者寫了些什麼。雖

然我和風傑同誌交往已有多年,在文藝

界是老相識了,但是近兩年來,文藝界

的情況變化很大,對現實生活和文學藝

術發生了各種各樣看法。正是用得上一句古老的格言:士別三

日,當更刮目相待了。不知作者現在對生活、對文學是怎樣的

看法,寫了些什麼?又是怎樣寫法?但是,當我讀完一兩篇之

後,就被牢牢地吸住了。男兒有淚不輕彈,讀手寫的原稿,我

是不會輕易掉淚的,然而書中主人公的生活和遭遇卻使我掉淚

了。

作者寫的是他童年的生活和故事,正像他在書中所說的:

“童年留在我記憶裏的,是一個悲慘的童話。”然而這悲慘的童

話又何止是作者一個人的生活際遇,它是舊社會的窮孩子們的

共同遭遇,每個窮孩子都可以在這兒找到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影

子。一個在繈褓中就幾處被燒焦的孩子,頭上長著黃水瘡、聰

明、頑皮、弱小、而又倔強的孩子,在極端敵視自己的嚴酷的

世界裏,在愛撫和憎恨、饑餓和壓迫中,對來自各方的打擊,躲

避著,屈辱著,反抗著,頑強地存活過來了,成長起來了,在

解放之後,祖國需要人才的時代裏,堅定地向自己選定的目標

奮進了。

內在的激情和描述的真切,是這本書的特點。作者著重描

述解放前夕的社會生活,但他沒有去描寫地主豪紳吊打貧苦農

民的情景,沒有描寫國民黨軍警憲特、保甲酷吏隨意抓捕和槍

殺農民的血淋淋的場麵,雖然,在那個社會裏,這一切,都是

平民百姓最尋常的生活遭遇。作者也沒有正麵描寫迎接解放、土

改翻身等等農民生活中的重大政治事變,雖然,這些翻天覆地

的偉大革命變革無疑是中國農民、包括作者本人的曆史命運發

生徹底改革的根本原因,無疑它是值得作者用金字大書而特書

地寫在自己的童年生活經曆上的。但那應當是另外一本書。這

兒,作者隻是通過一個滿頭黃水瘡的窮孩子的日常生活,通過

孩子自身的感受,進行細膩、精練、逼真的描寫,向讀者呈現

出一幅真實,悲慘、動人的圖畫。

沒有重大事件,沒有曲折情節,要寫好,難度是很大的。這

要靠對生活細節選擇的嚴格,布局的自然,描寫的真實,,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