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商品裏確實藏著許多商機,但絕非他玩得轉的,況且還有十幾天就是下一個月,又要滾出更多的利息。
“那廝,汝說何,想找揍?”梁小乙舉起拳頭對人一喝道。
宋朝到這時候人煙已經非常稠密,也隻是相對於前麵的朝代而言是稠密的,弄不好現在整個宋朝人口隻比河南省多一點點。
尉氏縣城一千來戶人家,說它小也不小,說它大也不大,花家的設套,李家的提親,知縣的杖打,使劉昌郝成了這幾天城裏老百姓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加上他這張“絕世容顏”太容易辨認,許多人一眼就認出劉昌郝來。
對於劉家的遭遇,有不少人抱著同情心理的,也有極少數人幸災樂禍,說話還特難聽,梁小乙聽怒了。
劉昌郝連忙拉住他,此時劉昌郝還不能完全了解現在的各種情況,在他隱約的記憶裏,梁小乙與他自幼關係就十分要好,某些方麵不亞於他的父親與劉昌郝以前父親的關係。
小時候劉昌郝比較瘦弱,李莊私塾裏的小夥伴欺負劉昌郝,梁小乙立馬出麵替劉昌郝討公道揍別的孩子。即便搬到縣城來讀書,梁小乙一年也由他父親帶著來看望三四回。
村子裏碾壓豆麥的石滾子足足有一百多斤重,能讓他兩手舉起來。石滾子不像杠鈴,甚至比鼎還要難舉,可見梁小乙的力氣有多大。然而這是在縣城,弄不好你與他比拳頭時,他與你說律法,你與他說律法時他與你比後台。大街後麵縣衙裏那個昏庸的知縣,有理也說不清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梁小乙仍不服氣,劉昌郝說:“我們回去。”
回到家,劉昌郝小妹苗苗怯怯地看著劉昌郝。
已經回不去了,劉昌郝認真的回想著前身那些殘存的記憶。
謝氏的娘家是中牟縣的,離劉梁村有十幾裏路。謝氏從小聰明懂事,長相又美麗……實際就是相貌了,剛剛及笄就有許多人上門求親。
劉昌郝祖母性格有些強,包括娶兒媳婦也要娶最好的,便托媒人上門提親,最後出了許多聘禮,才將謝氏迎進門。
謝氏長相是很美,可是很瘦弱。
她嫁到劉家才十四歲,生下劉昌郝才十六歲,是虛十六歲!
在宋朝這年歲數成親生子也不罕見,關鍵謝氏那個時候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好,骨盆也沒有完全撐開,人又長得瘦,雖然將劉昌郝生了下來,謝氏大吐血一回,差一點一屍兩命。
劉昌郝還有一個二妹,身體也不大好,小時候時常生病,算命先生瞎扯了一番,正好劉昌郝四叔父與四嬸結婚兩年沒有動靜,於是劉父聽信了算命先生的話,將二妹送給了四叔父。不過也奇怪,劉昌郝四叔父家情況不是很好,可是二妹到了四叔父家,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起來,四嬸不久也有喜了。
又過了好幾年劉昌郝小妹才出世,隨後劉父去世,次年劉昌郝與他母親小妹搬到城裏。先是租房子,宋朝房屋有點類似後來的農村,每間房屋麵積皆不小。
但為了省錢,謝氏隻租了兩間耳房,是原來房東家放雜貨的,做飯的廚房還是小叔在邊上搭建的。劉昌郝母親帶著小妹睡裏屋,外麵一間房子既是客廳也是劉昌郝的臥房。
那時候小妹才兩歲,是虛兩歲,實際才出生剛剛一周年。一周歲的孩子什麼也不懂,餓了哭,身體不舒服了哭,拉耙耙了也會哭,並且到處亂爬。
劉昌郝本人歲數也不大,正是中二的年齡,他以為進城讀書就要加倍珍惜,這種心思也是好的,妹妹不停地哭鬧,讓劉昌郝不耐煩,動輒就罵,就這樣一直罵到現在。特別是前幾天,高利貸上門後,小妹苗苗還是不懂,就一個哥哥,有時候想找哥玩,劉昌郝氣憤之下,都動手打了。
其實苗苗才可憐,在生下苗苗之前,謝四娘身體就不大好。苗苗出世後,謝四娘奶水一直不足,在鄉下還好辦,有奶羊子。然而進了城,隻好向別的婦人討奶水,飽一頓餓一頓的,小時候苗苗喜歡哭,不是喜歡哭,而是餓的,抱在手中都咯得慌。
劉昌郝這個書呆子什麼都不懂,劉昌郝長得苗條可能是遺傳因素,苗苗才真正是瘦,瘦得皮包骨頭,這就是打小起營養不良造成的。
唉……劉昌郝將這些回想出來後,都不知道說什麼是好。